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败家子

第29章 轲比的工作

三国败家子 关二朵 3005 2025-03-09 06:24

  “师傅,我回来了!”

  轲比能来到春晓茶庄门口,故作活泼,实际上大伤未愈,仍然憔悴。

  高盛只是简单点点头,这点头的动作极为敷衍。

  眼神却凝视正在数钱的春晓众人。

  也莫怪高盛无法对轲比能提起好感。

  轲比能可是在几个时辰前,毁了高盛梦想的男人。

  “你,为什么要留下?”高盛冷冷道。

  轲比能口齿并不清晰,但是依旧说出一大串:

  “高公子永远是我师傅,让我陪在师傅身边。

  轲比不会是吃闲饭的,我什么都可以做!”

  此刻,高盛只觉得自己像是被一块甩不掉的牛皮糖给黏上了:

  “那你说说你能做什么?”

  “师傅,我会打猎,我会驯马。”轲比能顿了顿:

  “我愿做夏侯婴,一生一世给师傅牵马,不,是两生两世!”

  轲比能一言瞬间令春晓茶庄炸开了锅:

  “祖宗啊,切莫胡言乱语,这都是掉脑袋的话!”扫把星王平嘱咐道。

  “不、不。”邓范支支吾吾:“不错。

  夏侯婴是给汉、汉高祖皇帝驾马,你是暗喻公子是、是皇帝?”

  春晓则是给轲比能说着好话:“轲比是胡人,对中原汉文化理解不深。

  胡汉因为沟通出现冲突也在所难免。

  轲比,以后你不懂的,切记不要胡说。”

  倒是春晓这番话让高盛重新审视了一下轲比能:

  一、没有经商天赋。

  二、只会打猎、驯马。

  三、生死看淡,不服嗑药就干。

  四、具有造成胡汉冲突的潜在风险。

  总结下来,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刺头。

  令高盛哭笑不得的是,轲比能竟然主动申请工作:

  “师傅,你看徒儿能做点什么,就让徒儿做点什么。”

  其实,现在能力商肆,还真有一项工作缺人。

  那就是保安。

  大汉并没有银行、钱庄之类的行业。

  经常流动的钱财,往往需要就地屯放。

  就比如此次‘曹轲大战’赢回来的四十万钱。

  只能找个安全地方囤起来,还要防着小偷的惦记。

  所以,高盛便给轲比能安排了一项工作:

  日夜守着春晓茶庄后院仓库里的四十万钱。

  不得有失。

  实际上,若是轲比能监守自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去报官又是一场闹剧:“败家子任人唯亲,小徒弟监守自盗。”

  也够许都的百姓笑一壶了。

  ......

  一晃多日而过。

  高盛又双叒叕从败家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生活还要继续。

  败家亏钱这种事,就如打麻将一般。

  就算你胡一四七条夹三六九饼拐八万。

  摸不到那张牌你就是胡不了。

  可机会到了,哪怕胡个单张白板,一样能明牌自摸。

  高盛坚信找到机会,一次就能直接让自己喝西北风。

  开始重新审视最近发生的一切。

  最初的选择就是败家从民生开始。

  也就是吃喝玩三大元素。

  吃:长沙臭豆腐失败。

  喝:祁门红茶失败。

  玩:轲曹大战失败。

  结果再次回到了起跑线。

  但是高盛认为,路子是对的,只是运气每次都差那么一点。

  也就是押错宝了。

  长沙臭豆腐和祁门红茶属于大汉没有的东西,相当于发明。

  发明有风险,发明需谨慎。

  如果原点回到了‘吃’,那高盛这次选择开发一个新吃法。

  不搞发明,只做微创新。

  创新到离经叛道,倒反天罡那种。

  ......

  高盛带着邓范、王平在南大街转悠。

  尝试从风土人情中找到一些关于新吃法的灵感。

  “高公子~高公子~”

  高几人走到南北大街的交界处,听到有人呼唤。

  转头一看,是市令陈汪。

  作为京兆尹府的市令,也就是未来世界的城市与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

  陈汪每天都在南北两条大街巡视。

  而陈汪的办公地点市署,就在南北大街交界处,靠近南大街的一侧。

  这个位置确实不错,一街之隔就能远观南北大街。

  同样一街之隔,南大街的破败与北大街的繁华也是对比明显。

  高盛应陈汪的召唤,抱拳道:

  “是陈大人啊,有何贵干?”

  陈汪快步走到高盛身旁:

  “高公子,上次你委托本官盯着三大茶商。

  本想去春晓茶庄告知您,却刚好遇到。”

  陈汪顿了顿:“三大茶商,近两日之内,全部身死。

  而且都是自缢,所以陈某斗胆告诫一下高公子......”

  高盛明白陈汪的意思,抢先答道:“本公子明白,不会再去调查。”

  陈汪这次的提醒,确实是出于好意。

  逼死三大茶商的幕后势力,并不是现在高盛能掌控住的。

  自己的父亲只不过是个尚书郎而已。

  虽然也属于重要官员,但是相比郭嘉、荀彧、程昱之流,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远远不及。

  一旦出现动摇曹魏集团内部的大事,家父高柔可以说瞬间就会被曹操牺牲掉。

  所以现在依旧是亏钱败家,稳妥前行为好。

  收回思绪,高盛看到陈汪所在市署,隔壁的楼层闲置着。

  这栋木质结构楼房,高达三层,在市署的南侧。

  小楼的木纹雕花,看起来还有一些派头。

  小楼的南侧,是一棵巨大的杨柳。

  “这棵柳树好生壮观,这栋小楼好生气派。

  陈大人,可知这栋建筑为何闲置?”

  高盛可算问对人了,陈汪回答道:“高公子,这里曾经是京兆尹临时办公地。

  迁址后,南大街生意萧条,加上楼层交大,所以一直无人问津。”

  “陈大人,我若租下这栋楼房,可否为本公子搭桥?”

  邓范支支吾吾道:“公、公子啊,这里位置不好,不适合做生意。”

  高盛最喜欢邓范谈这种封建民俗:“但闻其详。”

  “公子,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

  若是开店的话,就会让人觉得,将顾客留在柳树之下,店铺之外。

  不利于店铺生意的长久和兴隆。”

  “怪不得这三层高楼如此壮观,却空闲破败。”高盛内心再次激情澎湃:

  别人怕,本公子不怕。

  不利于生意兴隆,可利于长命百岁啊。

  高盛手持纨绔折扇道:“陈大人,这里,本公子要了。”

  邓范仿佛已经适应了高盛的逆向思维,反而表现得很冷静:

  “公、公子,租下作甚?”

  高盛浅笑:“这回不走寻常路,先不考虑用途,本公子反而想给其取一个名字。

  名曰:绿柳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