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德说道:“达瓦里希,这是河岸东侧,我看到岩架那里有个六七米深的凹陷,很适合搭建临时庇护所。”
几个人顺着河岸走到了山壁凹陷处,检查了一下,除了洞口有些苔藓,里面挺干燥,地面光滑平整,只有靠近洞壁处有一些凸起的岩石,
云燕说道:“这应该是冰川侵蚀的洞穴,充当住所很合适,宽度十五米左右,深度六米,半圆形,高度三米出头,咱们只需要建造一个围墙就好。”
史蒂夫用工兵铲敲击黑色玄武岩,接着说:“朋友们,地面是微微倾斜15度的岩层,能导流雨水,所以里面并不潮湿,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天然住所。”
我们立即分工协作,云燕给我们指认了几种树,什么桫椤蛇木、苏铁一类,让我们去收集干枯的枝叶和树皮,二呆则跟着她,带着刺刀去割取鳞木蕨、狼尾蕨或者条蕨科植物的气生根,那些的纤维抗拉强度高且结实,能充当捆扎绳索。
我们捡来了一堆枯枝烂叶,此时云燕和二呆也拿着一捆气生根和大叶子回到了洞穴,云燕说道:“这是大羽羊齿叶片,蜡质层防水,唉,这种植物应该早在二叠纪就灭绝了,之前只有煤矿中出土过化石,要是能留下活体标本就太有学术价值了,我切割了几片已经用密封袋装上,希望能带回去作为科研标本。”
我说道:“那科研也用不到这么多啊,这大叶子跟蒲扇似得,咱有天然石壁当房顶,用不到啊。”
云燕说道:“可以当床垫啊,只要用刺刀在叶脉处穿孔,穿上气生根纤维这天然的线,就能当防潮垫用。”我们听闻齐声叫好,将两米长的叶片重叠铺设,气生根穿过孔洞绑缚,又采集了几次,横着分层压叠,铺了足足四层叶子,两边用竖起来的叶子固定框边,造了一个宽四米,两米长,如孔雀尾屏一般的大垫子。
垫子被放在山洞的最内侧,有了休息的地方下一步就是弄食物和灶台,衣食住行么,衣服咱自己有,住的地方也确定了,我们腹中饥饿,食物的获取成了首要任务。
我们弄来的水龙骨根茎被二呆在溪水中洗干净,云燕说道:“这些淀粉要捣碎混水,析出再晒干,这空间内太阳快落山了,急切弄不了,还是要找些别的食物来源。”
二呆问道:“嗨,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蘑菇咱能找些么?这守着溪水呢,有水就有鱼,还有这些蕨类有果实能采集对吧。”
云燕说道:“我刚和你采集叶子的时候看见了几丛肾蕨,它们的果实在地下,和土豆花生类似,俗称凤凰蛋,挤出里面的水分就能直接食用,可那东西是药材吧。”
我点头道:“对,野生菌类不能乱采,云南的老山民也不见得能分辨是否有毒,再说这还是异空间,别乱弄菌子,至于凤凰蛋……那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的功效,还能用干品冲泡水来服用,指望它果腹不太可行。”
云燕点头道:“没错,那些水蕨菜、猴腿蕨我也看到了一些,但数量不多,当凉菜还行,要凑齐五个人需要的碳水和蛋白质恐怕杯水车薪。”
我说道:“所以咱们还真要弄点肉类,云燕你说这并不是古生代,因为没那么高氧气含量,蕨类的尺寸也和咱们世界相当,所以这里应该就是一个有古动植物留存的异空间而已,泥炭纪水里有什么能吃的鱼么?”
云燕笑道:“五哥你真有意思,你分析的没错,那么这里不过是有古代植物遗存的环境,不见得会有上古时代的鱼类啊,如果这是泥炭纪,淡水里应该有肉鳍鱼或者盾皮鱼,在那之前水中的动物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算真正的鱼类,只能叫鱼形动物,直到志留纪中晚期,无颌类才演化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鱼类,包括盾皮鱼、软骨鱼和硬骨鱼,那盾皮鱼也就是咱们星球上第一种鱼类。”
二呆说道:“不管什么鱼祖宗也好,普通鱼类也罢,咱总要去捉啊,咱也没有鱼竿渔网,用那气生根编织也来不及,我弄个桫椤蛇木棍子削吧削吧下水去插就完事了,你们现在洞口生火,我去去就回。”
我说道:“别乱下水,咱们一块去,万一出来什么怪物也好应对,史蒂夫你看守咱这庇护所,其余的人一块去小溪,对了,就按二呆说的,削几个桫椤木棍当叉子,咱们去碰碰运气。“
我们各选了一根笔直的桫椤蛇木,枝干上密布着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痕,二呆用军刀削去分叉的侧刺,我说道:“桫椤木是蕨类,得选带髓心的老枝,这样木质部纤维有韧性,受力不容易劈裂。”
二呆说道:“知道,前面十字刀劈开,中间放个石块,再用气生根当绳子捆紧,不就是咱在老山做过的四头木鱼叉么?”
我依样处理着木棍,将末端削成四棱锥形,中间放上小石块卡紧,接过云燕递来的几条气生根,用其在尖端下方二十公分处捆扎,还反着削了几刀,做成倒刺结构。
在四个尖端下方缠好根须绑紧,这简易的鱼叉长矛算是做成了。
一行人出了洞口,只留下史蒂夫让他生火捡柴,暮色中的溪流泛着铁灰色的光,我们在浅滩处找到一片卵石堆积的缓潭,二呆把裤腿卷到大腿根,小腿上凸起蚯蚓状的青筋。
二呆说道:“看那漩涡边的阴影,肯定有不少鱼,哥,你跟着我,咱来买卖了。”
我和二呆不是第一次捕鱼,对于这些事早就驾轻就熟,谢明德和云燕在岸边观察,替我们警戒,老谢手里的44步枪就没放下过。
第一条鱼是在我们弟兄第三次尝试时得手的,当我的木叉刺破水面时,那条三十公分长的大鱼正用尾鳍推开水底的细沙,它的鳞片呈现出青金石般的冷色调,体侧分布着不规则的墨色云纹,宽大的口裂几乎延伸到鳃盖后方,这口器是典型的伏击型掠食者特征。
木叉穿透鱼身时,我能清晰感受到脊椎骨与叉尖摩擦产生的震颤,一扬手大鱼被提出水面,甩着尾巴弄了我们一脸的水。
二呆惊呼道:“好家伙,少鳞鳜!看样子没有上古怪物,这也不是乌盆记。”
我说道:“泥炭纪、泥盆纪都有,就是没有乌盆记,我那是和云燕开玩笑,你还真当我不知道?”
二呆咧着嘴笑,接着说:“甭管是什么,咱看鱼吧,哥你看它背鳍的大刺,足足有七根硬棘。”我拎起的鱼仍在扭动,夕阳下余晖照射,其下腹部的珍珠白与背部的铁青形成强烈对比,尾柄处突起的肉质凸起显示这是条雄性成鱼。
之后我们哥俩在一个小时内叉到了五条这样的鳜鱼,最肥硕的那条接近四十公分,上了岸用刺刀剖开鱼腹时,发现其胃囊中竟有半透明的小鱼虾残骸,这让我们对溪流的生态系统有了新的猜想,这和主世界的森林溪流并没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