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呆说道:“对吧,说了半天都是纸上谈兵,你要想弄个手推板车怎么也要有洗眼儿的钻头,还有什么锯条钉子一系列的,现如今这满是上古植物的地界上哪淘换去?这也没有广开四马路的鬼市儿。”
云燕说道:“没有板车咱们还有藤蔓似得气生根,编成长绳把能带回来的材料打捆拖行回来也可以。”
我说道:“条件有限,这也没办法,先卖点傻力气吧,打造工具什么的等再侦查侦查,看看有什么意外收获才能提上日程。”
二呆笑道:“想的挺好,意外收获?那帮德国兵的大坦克绝对算收获,有那么一辆嘛工具都好解决,问题是碰见了还有命在么?”
我摆手道:“咱不是走了么?再说那帮玩意因为连锁反应都爆炸了,其实要说起来STG44使用的是792短药筒子弹,这种子弹的材质是钢制,咱们拆点弹壳也能塑性成工具。”
谢明德说道:“咱们AK步枪的子弹我还有一个弹夹在背囊里,子弹是钢芯外皮包铜,整个弹夹是采用厚钢板冲压制造,表面光滑还没有加强筋,达瓦里希这是否用的上?”
我点头道:“咱们没有苏联步枪了,子弹留着也白搭,二呆你把苏联弹药都拆了,火药和弹壳分着放,都收集好,这不就有金属了么?”
二呆说道:“铜皮包衣是不是也要撬下来分类?又给我安排这精细的手工活,那咱坑还挖么?”
我说道:“这不有老谢帮你么?你俩分工,史蒂夫云燕,等吃完了鱼虾,咱们仨带着气生根编的绳子去林子看看。”
吃好了鱼虾,剩下皮啊鱼刺我们也收集了起来,物资有限,什么都不能浪费,甚至连我们临时挖的茅坑都很金贵,自己的排泄物是上好的堆肥材料。
我和云燕史蒂夫编了一条结实的长绳子,由他们俩带路,奔着他们之前探查的石松林而去。
其实距离并没有云燕估算的那么远,只不过密林山路比较难行,绕过我们这缓坡山脊,侧面就是一个阴坡山谷,其内树木并不茂密,单株植物异常高大,稀稀拉拉互相间隔距离挺宽敞,跟数座高塔建筑类似,而山谷边缘远远就能看见一大片榉木林,密度比谷中茂密的多。
云燕说道:“下面很泥泞,你看我脚上的泥就是从那带出来的,高大的植物就是石松,但应该过了繁殖季,剩下那几棵都是还没倒塌的,周围有不少鳞杆已经干枯倒落的树墩。”
我说道:“要是你说的厚度简易石斧可弄不动,不过咱们手里有刺刀有铲子,好歹切割一些材料,咱们用绳子打捆拉回去一批,对了,那榉木林咱也去看看,弄点树枝比那蛇木做鱼叉好用,至少不用削刺。”
史蒂夫说道:“周,我恢复了身体,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可以多捆一些,我来拉。”
我们踩着泥,奔着那山谷走,到了左近,果然每隔着十几米就有一个跟巨大木桶似得树墩,边缘一圈翘起,有些像花托儿,凑近看都是两三公分厚的木质板材。
山风掠过,中空的树干发出呜咽般的共鸣,史蒂夫用刺刀划开一片干枯的鳞甲树皮,露出底下蜂窝状的纤维结构,我说道:“这些鳞片下的厚树皮就像天然的三合板,隔热和韧性都足够好。”云燕屈指叩击,闷响中带着金石之音,她说道:“这植物的化石在咱们那也是煤矿中才能找到,能带出去活体组织的话,世界各地的植物博物馆都会疯抢。”
我说道:“这不是咱该考虑的,回来用下脚料留点样品就完事了,咱目前手里的铁器砍柚木很费劲,暂时不弄那木材,就拆点这带鳞片的树墩版子回去吧,弄两捆咱拉着走。”
史蒂夫说道:“周,你是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全听你安排。”
我说道:“其实我有个想法,六鼻镜残存能量把咱穿走,那时候高塔上应该有些钢材和什么机械兵也应该被传过来一些吧,我觉得还是要从山坡小溪下去,回到空地后的密林,也就是咱们刚来二呆被红孔蕨控制住的地方,能找到一些金属残骸最好,咱的工具就有着落了。”
云燕说道:“对,咱们也没仔细搜索那里,但先弄木板吧,至少现在基本生活能保证。”
我说道:“这里不可能风平浪静,夜晚溪边出现的暗影和单色光就是预兆,墙壁必须要赶紧建成以备不测,六鼻镜恢复到能把咱们传回主世界我估计要恢复至少两三个月,也许还要长吧,咱们在这的营地越完备,生存下去的概率就越大。”
我们商量了一下,开始照着几个筒形树墩开工,用刺刀顺着自然裂开的缝隙剔了剔,用工兵铲两边一撬,就能取下一片带着弧度的板材,云燕说道:“五哥,挺容易的,之后只要压平烘干就好,我看韧性挺不错,应该不会开裂。”
我点头道:“这天然板材虽然不能当立柱或者墙桩,但做一些小物件是够了,桌椅板凳什么的没问题,用处不会少,甚至如果有箍子能插一个木桶,之前采集的蕨类根茎压粉浸水析出的事就有着落了。”
云燕说道:“五哥,大炼钢铁的时候我记得有很多土灶,我也听老人念叨过,咱们能制作么?”
我说道:“回去合计合计,矿渣或者矿土可不好找,所以我说咱们要是能找到一块呗传回来的金属残骸才好,之前木材要多弄,咱们可以先做个烧炭的土窑,多弄木炭,还要制作个简易鼓风机,炼铁打造都是后话,达不到一千四百度高温什么都白搭。”
史蒂夫说道:“对,咱们先拿能找到的材料,后续需要什么再商量,多弄些板材回去吧,来,帮忙捆上我收集的这些。”
我和云燕帮史蒂夫捆扎上了一大捆木料,都是两公分后的树皮木板,长度在半米左右,捆扎了两捆,每一捆足有二百斤,抬是抬不动,只能拉着走。
山谷泥泞摩擦力大,我们只能用古早的土法子,拿了几块板材垫在地上当轨道,拉半米再放上新的,然后把之前的倒腾前面去,就跟拿着三块砖倒着趟水的原理相同,虽然好歹能走,可速度大大受限,十分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