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第32章 新式教育

  沈家,龙武学堂。

  沈家的宅院位于淳安城外,沈秀专门将沈家的一部分院子用来安顿这些孩子。

  为了方便管理,他将这些孩子分成了三个启蒙院和一个天才院,启蒙院每院四十人不等。

  这些都是沈秀的班底,他不会让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酸秀才来启蒙。

  孩子们启蒙的教材沈秀都是自己亲自编撰的。

  他需要的是能帮他的人才,而不是一群只会张口吃饭的蠹虫。

  此刻,他正在给龙武一院的孩童启蒙,连带着沈嫣然和沈楚楚两姐妹一起。

  这些孩子都是大致十一二岁的孩子。

  “上课!”

  随着沈秀一声令下,所有的孩子一同站了起来,冲着沈秀高喊道:“忠诚!”

  虽然只是孩童,但是一百来人的声音足够撼人心魄。

  沈秀满意的点着头,他挥了挥手道:“坐!”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左右,沈秀一直在帮这群孩子启蒙。

  连带着李时珍都对他的启蒙方式感到好奇。

  起初,他看着沈秀用石灰制成的粉笔,在漆板之上写出那一个个不明所以的符号时,还觉得沈秀是在误人子弟。

  在见到沈秀将韵母和声母一个个对应到汉字之上时,他瞠目结舌。

  古人教授知识讲究的是一个口口相传。

  这就意味着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失真。

  要认识一个新的字,将字形、字音、字意三者相融合,起码要一日乃至数日之久。

  也就是说,光启蒙就差不多要两年时间。

  而用沈秀的方法,一日能认识数字,甚至数日之后仍能准确识得字音、字意。

  这是圣人之功!

  在这十数天内,李时珍曾不止一次祈求沈秀将此法传扬天下,可沈秀每次都是笑着摇头拒绝。

  传扬天下?沈秀还没有自大到能与帝王为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帝王之术的基石,谁动谁死。

  若是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识字,那天下哪里还来的愚民?

  没有愚民,谁又能来巩固皇权。

  可李时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但行好事。

  沈秀不教,那他就“偷学”。

  也就是从那日开始,只要是沈秀开课,李时珍准在台下与一众孩童同坐。

  沈秀也不赶李时珍走,他正愁没什么理由让李时珍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的这帮学生呢。

  “张载曾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谁能将这四句话写在漆板之上?”

  台下众人窃窃私语,迟迟不见动静。

  过去的十几天,沈秀教授给他们只是单字,只是解释了每个字的意思。

  而教授给他们的单字就有数百个之多。

  这谁能一下子记住?

  沈秀的目的也很简单,他要找的是天才,能帮到他的天才!

  角落中,一个衣衫整洁却头发蓬松的女孩缓缓举起右手:“先生,我想试试。”

  沈秀让女孩上前,并将手中的粉笔交给了她。

  女孩的手劲很小,漆板太过光滑,几次落笔都没有落下印记。

  此刻的台下也响起了稀稀疏疏的议论声。

  沈秀肃声道:“每人一百个蹲起!”

  孩子们脸色一白,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马做了起来。

  他们怕的不是那一百个蹲起,而是沈秀生气了。

  以前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只有他们自己清楚,饿着上顿没下顿。

  现在的他们有新衣穿,甚至是棉布制成的,穿在身上十分舒服,有肉吃,一旬日有两顿肉。

  他们害怕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

  没过多久,台上的女孩就完成了书写,虽然歪歪扭扭,但依旧难掩其中的真意。

  啪啪啪!

  随着沈秀的掌声响起,所有人都自发的替台上的女孩鼓掌。

  “沈一二,我记得你。”沈秀脸上带着笑意。

  沈一二面上难得腼腆的扣了扣后脑勺:“谢谢先生。”

  “你做的很好,从今天开始,你进入龙武四院。”

  龙武一院至三院有着不同的职责,而龙武四院则是沈秀网罗各种天才的修罗场。

  听到沈秀让自己进入龙武四院,沈一二眼中露出了精光。

  龙武四院的每个人每月都有十两银子的俸银。

  十两银子足够她买好多喜欢的甜食了。

  台下的一众孩子都用艳羡的眼神看向沈一二。

  说着沈秀从怀里拿出一块方糖,递到了沈一二的手中。

  看着手中的方糖,沈一二的眼眶突然红润了起来,眼泪不自觉滑落。

  沈秀知道她的名字,知道她喜欢吃甜食……

  她是一个乞儿,自她记事起就随着乞丐爷爷一起乞讨,被别人大骂是家常便饭的事。

  “忠诚!”她哽咽着喊道,随后冲着沈秀敬礼。

  所有的人都立马站起身来,高喊:“忠诚!”

  沈一二的手中死死握住那块沈秀送给她的方糖。

  此刻的李时珍也被气氛渲染,也不自觉的站了起来,差点就将那两个字喊出。

  见沈秀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自己,他拍了拍胸脯,悻悻坐下,然后小声道:“忠诚?”

  孩子总是比成人好塑造。

  在没有皇权思想的束缚下,沈秀可以教授更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内容。

  而天才的接受程度只会更快。

  沈一二如愿进入了四院,可进到这里,她才发现天有多高。

  仅仅只是十数天的时间,四院的人就已经启蒙完成。

  自然离不开沈秀给他们,没人一本启蒙自学读物,只要将拼音学会,剩下的交给他们自学便可。

  每本启蒙读物皆是沈秀让淳安县的秀才们抄写而成,一本的成本就在五两银子。

  而沈秀在四院的教授方式与一院的截然不同。

  他在做过简单的基础科学熏染后,便开始让所有的学生开始动手实践,给出的任务则是“坏茧抽丝”。

  前世,他曾接触过丝绸相关的行业,因此记得一些相关的步骤。

  他给这些学生准备了近一百石的坏茧。

  术业有专攻,沈秀不是天才,但他可以筛选出天才。

  李时珍最爱来的也是龙武四院,这里的一切让他感到新奇。

  沈秀的实验法与他所学的格物致知不谋而合。

  他成功的走上了沈秀的贼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