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栖云
闭门不出五日。
明晟便将三房名下的产业资料和账册尽数理顺。
得益于之前的经验,苏州城内的铺子已经开始派人接手。
进展顺利。
城外的庄子则是按照兴麟庄的模板推行。
暂由苏慎行全权负责此事。
如今他已经带着人,一个庄子一个庄子的摸底和签订契约了。
不过目前来说,还只是意向。
具体的契书还需要等他亲自走一趟,确认过了,才会正式生效。
等一应产业田庄的负责人该换的换,该处理的处理。
尽数换上对他忠诚度足够高的人之后。
才算是真正的将三房产业抓在了手里。
于是,五日后,根据各方反馈,在了解了各处产业的资料和账目信息之后,他便带着韩石挨家挨户的上门。
说起来,这些产业到底是在三房名下。
比之兴麟庄的接手要轻松了许多。
他这个三房唯一的正统继承人自是有几分牌面。
更别说,他还是如今名盛苏州城的解元公。
敢耍手段,阳奉阴违的几乎没有。
即便是有人被下了职位,甚至是赶了出去,也不敢有丝毫不轨的举动。
包括薛梅名下的产业也同样如此。
树倒猢狲散。
除了正儿八经的死士,几乎没有人会一条道走到黑。
毕竟他接手这些产业,除了有法理的支撑之外,还年纪轻轻便有着举人功名,这意味着他未来的前景也是不可估量。
但凡有些脑子,都不会与之对抗,自取灭亡。
如此,足足半个月过去。
苏州城内外,但凡三房名下产业都已经尽数落入他手。
至于江南各地的零散产业,倒也不急于一时。
如今,随着他麾下产业实力的扩大,已经不乏一些忠诚度高的可用之人。
早已经不是吴下阿蒙。
细算下来,如今尚且不满十五岁的他,便已经掌握着超过数千人的命脉。
所有的资产加在一起,怕是不下百万两银子。
这等财力,比之一些中等世家都不弱什么。
可谓是相当惊人。
更别说如今临近年终。
三房还有着明家与三大坊相关产业的半成分红。
又能够入账十余万两。
资产的膨胀简直肉眼可见。
不过,区区明家三房一脉的壮大速度就已经十分惊人,整个明家的壮大速度怕是已经可用骇人二字来形容。
要知道,叶轻眉才死了十一年。
意味着明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贾世家壮大至此,也不过只用了十一年。
若是再过个十年,甚至百年。
明家的一举一动怕是都足以轻易动摇国本。
倒也怪不得庆帝都心生忌惮。
后来专门让范闲来处理。
而从范闲婚事定下的时间来看,庆帝对明家的忌惮,如今怕是便已经有了预兆。
当然,他目前也犯不着去考虑这些。
他需要考虑的是,他在城西打的基础宅院和兴麟庄收拢的孤儿和流民如今已经破千。
读书,习字,练武,学艺。
每日都要耗费一笔不小的银钱。
凭目前的产业倒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但他收拢孤儿和流民的步伐不会停止。
这份花销只会越来越大。
更别说,他目前已经筛选出了一百名年龄合适,资质不弱的人准备修行血烬燃魂术。
单单修行此秘法的花销,便要逾百万两之巨。
即便是有三年的期限。
但以他如今名下可供使用的现银数量,也支撑不了多久。
更别说他还有诸多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钱财。
现下,他大抵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干等着,等火锅和烧烤店开业,风靡苏州城乃至整个江南后,借此赚取大量的白银用于麾下势力的培养。
要么,就是另想办法,先搞到一批银子,度过前期的艰难。
他心中自然是不愿意平白消耗时间。
所以他只能去想办法搞到一批银子,用来过渡。
根据他大致估算。
在他的商业版图铺开,可以赚取大量利润之前。
想要满足名下各个产业的正常运转,兼顾麾下餐饮美容产业的准备和布局,还要供应足足百人修炼血烬燃魂术的前期消耗。
至少还有三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但如果算上麾下招收孤儿和流民的规模不断扩张的消耗。
三十万两怕是都有些不够。
当然,如今最主要的问题是,他该从什么地方才能够搞到这么一大笔银子。
明家?
他瞬间摇头。
要知道,他刚刚接手三房产业,按理来说,不该有这么急迫的银钱需求。
更不必说还是三十万两之巨。
而且他也没有什么正当合理的向明家要钱的理由。
反而可能会招惹明老太君和明青达的怀疑和警惕。
所以,他只能从明家之外想办法。
其他世家?
这个念头才生出来,就被他抹去了。
这就更不可能了。
没有哪个世家会莫名其妙拿出三十万两银子给他挥霍。
当然,若是合适,等他真正涉足餐饮业和化妆品等行业的时候,倒也可以试试找几家顺眼的一起合作。
这对他名下产业的扩张,必定有着十足的好处。
如此,他想要搞银子,似乎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办法。
借贷。
这天下商业繁荣,江南更是其中佼佼者。
可提供借贷服务的钱庄,可不在少数。
只要他能够拿出足够价值的东西,三十万两,甚至更多,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瞬间,他便想到了当今天下的第一大钱庄,太平钱庄。
这太平钱庄信誉一流,资本雄厚,服务周到。
背后不仅有着东夷城四顾剑坐镇,北齐和南庆也都有在其中参股。
钱号可谓是遍布各地。
单单这苏州城内,便有足足五家分号。
借贷三十万两银子,对于太平钱庄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他手中还真恰好就有一个价值足够高的东西。
想到这,他倒也不急了。
以他目前的财力,支撑个十天半个月不是问题。
等寻个合适的日子。
他自会亲自过去一趟。
见识见识这天下第一钱庄的风采。
至于现在。
他或许是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了。
作为三房既定的,或者说实际意义上的主人。
他自然也应该回到三房。
更何况,如今他的亲生父亲身体不佳,他这个当儿子的,孝字当头,自当服侍在其左右。
另外,春华院虽好。
却隶属于明园。
再怎么样,也是寄人篱下,不得自在。
他也不愿意继续将自己搁置在明老太君的眼皮子底下,许多事都不方便。
搬回三房,本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于是,他当日便专程去拜访了明老太君,以照顾明长恩为由,提请了此事。
明老太君笑容都淡了几分,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此事。
毕竟,她可没有什么理由阻止一个儿子去父亲床前尽孝。
恭谨的拜别了明老太君,下午一用过饭,他便带着柳若雪和桑文等人,大包小包的搬出了春华院,重新回到了三房。
他也第一次正视起了这三房院落的名字。
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