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灵异悬疑 门口的鞋不是我的

第7章 朋友圈有人动过

门口的鞋不是我的 天不渡我 2066 2025-05-10 13:33

  顾清在回去看母亲之前,做了一件看似无关的小事。

  她打开了微信。

  这段时间,她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除了几个客户群和平时偶尔联系的同事,几乎没有主动发过什么内容。她原本只是随手点开朋友圈,打算刷几条分散注意力——

  可她忽然看见了一条**“自己发的状态”**,落款时间是两天前凌晨三点。

  内容是一张模糊的夜景照片,配文只有四个字:

  “快回来了。”

  那一瞬,她的指尖微微发凉。

  她没发过。

  顾清可以确定,那两天她整晚没睡,根本没点过微信,更没在凌晨三点发朋友圈。她翻了翻那张照片,是一条楼道尽头的影像,像是从电梯出来时拍的。模糊、阴沉,颜色偏冷。

  更诡异的是,评论区里并没有点赞,但有一条回复,是她大学时的朋友发的:

  “你不是搬家了吗?回来干嘛?哈哈。”

  她试图删除那条状态,却发现早已设了“仅自己可见”。对外界开放时间仅仅几分钟,却足够让那位好友看到。

  她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

  她猛然翻到“微信登录设备”页面,果然看到另一个设备名:iOS设备(BJ),登录时间为凌晨3:08。

  她一直用的是华为。

  她冷静地点开“退出所有其他设备”按钮,又立刻修改了密码,绑定双重验证。

  手机刚提示“其他设备退出”,下一秒她收到了微信发来的提示语:

  【你的账号有新的登录尝试,设备信息不明,是否为本人操作?】

  她点了“不是”。

  然后,她收到了第二条提醒:

  “安全提醒:近期频繁异常操作,请确认您的身份是否被他人模仿。”

  顾清盯着这行字,一动不动。

  “模仿”?

  是微信自动识别文字时系统生成的内容,还是……某种系统外的暗示?

  她翻出那张夜景照片,仔细分析拍摄角度。

  这是一层公寓楼的尽头,地砖带有红色条纹、灯光偏蓝,不是她现在住的小区。

  她越看越眼熟,猛地意识到——

  这是她上一套公寓的走廊。

  那栋房子她已经搬走十天,而那条朋友圈,是“某个她”在半夜三点,用别的设备登录她的账号,在旧居拍照发出的。

  她立刻拨通那位好友的电话。

  “喂,小沈。”

  “欸?怎么突然打电话过来了。”

  “我……那天发的那条朋友圈你看到了?”

  “看到了啊。你不是又回老地方了么?怎么突然拍那楼道了,吓我一跳。你不是说那房子怪得很?”

  “你……看到照片里有人吗?”

  “啊?没有啊,就一张走廊图嘛,挺正常的。”

  “你确定,照片最深处,电梯门那边,没人?”

  “……你等等,我翻一眼。”

  对方沉默了几秒,“还真没注意。等下,我放大看看……靠!”

  顾清心跳停了一秒。

  “小沈?你看到什么了?”

  “……最尽头,好像……有个影子?人形的。但模糊得离谱,像是画上去的。”

  顾清闭上眼,喉咙干涩:“你能截个图发我吗?”

  “好,我发你。”

  很快,她收到那张放大的照片——楼道尽头的电梯门旁,确实有一个人影,像是背靠着墙站着,脑袋低垂,看不清脸。

  那种模糊感,不像是对焦失败,而是像……本来就不属于那张图。

  而那个人的体态、站姿、头发长短,全都和她自己一模一样。

  她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看到“自己”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出现了。

  ⸻

  她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她回到书桌前,从之前记录的笔记中翻出一个关键词:同步频率。

  这是她之前随手写下的一个设想:如果“她”和“另一个她”共处于同一时间维度,却试图交错接管同一段人生,会不会出现“重影”或者“数据冲突”?

  现在看来,那个设想正在发生。

  她拿出之前那张纸条,再次读了一遍:

  “你已经走得够远了,换我来试试。”

  现在这句话突然有了新的含义。

  也许对方不是单纯的替代者,而是某种“延续者”。

  她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身份互换,而是一种循环调试行为。

  就像程序卡在某个错误节点,反复运行同一段代码,只不过每次执行的变量都变得更“聪明”——更适合生存,更能适应生活。

  如果她曾经失败了,那么新的她,正在替代她完成这段“失败轨迹”。

  顾清忽然产生一种疯狂的冲动——她想验证,自己的“失败版本”是否早就不止一个。

  她要回去。

  回那个她最初搬离的地方,看看那个公寓里……是否还住着另一个“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