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的态度让三人的大脑一时间有些宕机,不过,好在这三个人还是有点机灵劲的,其中一个立刻站了出来解释道:“天子的所作所为,天下人都看在眼里,让女子入行伍,和一群男人同吃同住,不顾男女之别,污人清白,还给这些女子秀才的待遇,让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子们如何自处?”
“礼崩乐坏,赏罚不分,天下都将因为这些可笑的规矩大乱,这些事世人自有公论,何须证据?”
面对这些咄咄逼人的言辞,一旁看热闹的大臣们都有些头皮发麻。
还好现在站在下面被针对的不是他们,要不然他们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皇帝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对付皇帝最有效的几个词就是天下,百姓等等!
就在众人等着看赵昀难堪的时候,他却是淡然一笑,反问一句。
“天下人?你们口口声声说天下人,我倒想请问一句,你们两千多人聚集在这里,是天下所有的百姓请愿的吗?你们能代表天底下所有的百姓吗?”
“你们都是来自大隋诸省,若是你们这些人想代表天下百姓谴责朕,可以,你们每人拿一封万民书上来,要是朕真有你们说的那么不堪,被天下的百姓痛恨,斥责,那我可以下罪己诏,收回让女子当医疗兵的成命,向天下人告罪,如何?”
…………
三人沉默了。
怪不得赵昀刚刚非要搞那么一出,让他们选个表率出来。
感情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你们三个人能以这两千多人书生的身份当个表率,可你们能成为天下人的表率吗?天下人同意了吗?你们凭什么以天下百姓的角度来谴责我?如果只靠一张嘴的话,谁还不会说话呢?我还说你们这两千多人读书人,也被天下人谴责了呢。
万民书……先不说他们这两千多人有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就算有的话,估计这天下的百姓也不会签这个万民书,别的不说,至少天底下九成九的女子们是死都不会签的。
而实际上纵观整个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国家的主体构成性别就是女性,也就是说大隋是女人比男人多的,想搞万民书?做梦。
看到三人吃瘪,赵昀却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他冷笑一声,接着道:“怎么?说话啊?”
“你们口口声声说,天下人都觉得我这个皇帝做错了,我的罪行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现在我让你们为天下人做表率,你们却做不到,难道你们是要诬告不成?”
“诬告皇帝,欺君罔上,你们的胆子倒是不小嘛,看来是我这个当皇帝的太仁慈了,普通的升斗小民就敢随意的造谣抨击我,周佛,给我查清楚这三个人的底细,把他们的家眷全部看管起来,事后该诛九族诛九族,该流放流放。”
赵昀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三人大惊失色。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浩浩荡荡,正义执言的抨击之路还没有开始呢,自己的家人就差点被自己害死了。
“且慢!”
“陛下,我等只是搜集部分人的言论,所以才得到了这个结论而已,我们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确实有很多人对陛下的政策不满,但天下这么大,总会有人的想法异于常人,所以我们不可能代表得了天下每一个人,陛下如此抠字眼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没错,陛下,我们只是代替大多数人发声而已,陛下若是觉得我们言过其实,大可以派人去调查,看看有多少人会赞同陛下的医疗兵之策。”
三人急中生智,终于算是把自己的话给圆了回来。
不过这还没完,从今天这些人一起上门来逼宫这件事儿开始,赵昀就不打算放过他们。
自己的这个帝王威严居然已经弱到了这种地步,几个读书人而已,居然就敢骑在他头上拉屎了,他今天必须要杀鸡禁猴,好好树立树立帝王威信。
“哦?也就是说你们承认我的国策还是有不少人赞同的了?”
虽然很不想点头,但现在他们也只能认同赵昀所说的话,要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不错,是有人认同,但那些人大多数都是愚昧之人,不读书,不辨真理。”
赵昀继续冷静的开口:“照你们的话说,赞同你们的就是对的,和你们的意见不一样的,就是错的?”
“就因为你们是读书人,那些没读书的人赞同我的意见,他们肯定是错?可太祖皇帝也是草根出身,一辈子不认识几个字,你们是在说太祖皇帝,同样愚昧不堪了?”
“这天下的对错居然都落在了你们的一张嘴上,你们可是要比我这个皇帝厉害的多了,要不这皇帝让你们来做?”
三个人顿时吓了一跳。
这怎么又踩到太祖皇帝头上了。
几句话下来,三个人已经没有了,刚才的高傲与自负,有的只有小心翼翼。
他们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想要在言论上辩驳皇帝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因为皇帝身边的雷点实在是太多了,你说话要绝对的,公平公正,要有绝对的证据,要站在绝对正义的一方,这其中稍微有一点差错,要么就是欺君之罪,要么就就是以下犯上,反正随便一个罪名就能让你万劫不复,而且合理合法。
偏偏他们今天必须得按照规矩来,要站在道德,礼仪,和真理的这一边,因为这是他们用来对付皇帝的武器,如果连他们自己都不遵守这些,有何谈用这些来对付赵昀?
“这……陛下,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刚刚草民只是没有表述清楚,这天下这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是真理和正义却是有公论的,那些人反对正义的事儿,他们自然是愚昧的,和读不读书没有关系,和太祖皇帝更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