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终汉

第35章 【035】不费一兵一卒招降敌军

终汉 我非夕我 5315 2024-11-15 08:13

  不知过去多久,

  邓安被一股强烈而耀眼的光芒给刺醒。

  他睁开眼,发现一束清晨的阳光打在他的身上。

  微微侧头,躺在峭崖边际的他,一望而去,百里山川尽收眼底,而此时大阳已从东边缓缓升起,露出了头角。

  “想不到这么快就天亮了……”

  邓安低喃,有些出神,感觉无比的不真实,昨夜攀登峭崖时情形现在还回荡在他的脑海中,历历在目。

  每当闭眼想到灰暗环绕,置身高地,他便忍不住打起寒颤。

  “希望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险关吧。”

  轻叹一声,邓安拾起斗志,起身将那条缠在手上的黄巾给摘了下来,随后又绑在了额头之上,多余出来的半截黄巾迎着风扬起。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步入一处草丛。

  少顷,一片菜田映入他的眼帘。

  抬眼望去,他才发现这块菜田之后还接着另一块,不仅如此,越往前走,菜田的数量越多,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

  “那群黄巾贼竟真的在这座山上垦殖出了这样一片地!?”

  “站住!”

  刚要走出杂草丛,去近处看看那些菜田,一个头戴黄巾的中年将他给喝住。

  邓安精神立刻紧绷,转头望去,那个中年的身后,还紧紧跟随着三个同样头戴黄巾的人,而看上去,年龄都普遍较大。

  “你是什么人?我怎么没有见过你?还有你身上这是怎么回事?”中年打量着邓安,其杂乱的衣襟上还留着血迹,难让人看了不警惕。

  一连三问,邓安尽量压住内心的慌乱,回答道:“我是新来的,刚才走到那边,不小心被那些杂草给割了。”

  闻言,中年只是盯着他,一言不发,而另外三个人则是走到了邓安的身边,将之围住。

  见情况有些不对劲,邓安心跳愈来愈快。

  实在不行只能拼一把了,反正三个老人他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解决,至于那个中年,他动用神通,对方也不能拿他怎样。

  “你在骗我。”等待良久,中年才开口。

  此话落在邓安耳中,犹如一颗雷,怦然炸响,预示着他只能和这四个人拼一把了,然后再想办法逃走。

  可紧接着,中年眯起狡黠的眸子,继续说道:“你是营寨校场那边偷跑过来的吧!”

  邓安:“???”

  邓安一头问号,但随即装成好像是被识破一般,满脸无奈地点了点头,道:“我是……偷跑过来的,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

  中年一叹,走近前,拍了拍邓安的肩头,语气深长的说道:“可惜啊,你这么年轻就被迫上山沦为了贼寇,这个世道真是太该死了,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活不下去的老少只能落草为寇,揭竿起义。”

  “是啊……”邓安附和着。

  “你躲到这边也是因为昨日李渠帅下达的命令吧。”中年目光复杂地望着他。

  邓安满头问号,但却一脸真诚地点头。

  中年再叹,缓缓道:“没办法,前天晚上,有人告诉李渠帅,朝廷派来了一支大军,想要清剿沁山,他只能遣出三千人去沁县打探那支朝廷兵马的情况,结果谁知道那三千人一去不复返,一个人也没有回来,而李渠帅与沁县的联系也断了。”

  “为了这事,李渠帅一夜都睡不着,所以昨日才决定对底下除了我部以外的所有队伍加强操练,虽然会很辛苦,但这也是为了防止朝廷兵马万一攻上山来。”

  邓安道:“我能理解李渠帅的用心,可你也说了万一,如果朝廷大军真有那么一天攻上来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中年沉思片刻,握起拳头道:“哪怕朝廷大军真能攻上来,届时他们必定也元气大伤,而我们寨中还有七千余人,大不了拼了。”

  闻言,邓安摇了摇头。

  “你觉得我们可能打不赢?”

  “不,”邓安望着中年,说道:“是一定打不赢。”

  中年微微皱眉,道:“为什么这么肯定?你要知道,我寨七千余人也不全是摆看的!”

  邓安笑道:“比起朝廷的正规军,你以为凭寨子里的那些老弱病残可以抵挡的住?且如果说,朝廷大军真能攻上山,那便说明其准备充分,又怎么可能因为上了山后就元气大伤了?”

  听了这番话,中年噎住了,仔细一想,也确实如邓安所说。

  邓安继续说道:“再说这次对各个队伍的加强操练,你以为临时抱佛脚有用?人家的大军说不定都已经打到咱们山脚下来了。”

  中年慌了,因为这个看似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说的句句在理,无懈可击。

  “而且一旦等到朝廷大军攻上山,你、我、他,最后都逃不了一死!”

  “那该怎么办?”

  听邓安说到这里,且分别指了自己和旁边的几人,中年脸色微白,下意识地问。

  邓安沉默不语,静静地望着中年。

  见对方不说话,中年自语道:“无论如何,我寨都不可能是朝廷大军的对手,难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吗?”

  正是因为不想死,怕死,所以他们起义了,带着人逃到了山上,最后慢慢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可是现在,有人告诉他,再这样下去,接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中年可谓是心情复杂,且慌张到了极点。

  “你说了这么多,你究竟有没有办法?”中年的目光继续望向邓安,只不过这一次,眼神之中略带一丝求助。

  “有,”邓安点头,然后表现出犹豫的表情,才道:“但是这个方法……完全取决于大家认不认同了。”

  “你说,如果能活命,我敢肯定,绝没有任何人会拒绝。”中年肯定道。

  “主动招降。”

  说罢,邓安注视着中年的双眼,观察着对方眼神之中的变化。

  “不行!”中年斩钉截铁道,“投降就算我们能同意,但李渠帅也不会同意的,而且你怎么知道,我们降了,朝廷一定会放过我们?”

  邓安从中年的眼里看出了一丝顾忌,敢断定对方一定有这方面的想法,随即紧接着说道:“不降都得死,降了尚有一线生机可活。”

  中年目光陷入犹豫,沉思了许久,叹道:“我承认……你说的对,可怎么说服渠帅,他不会同意的?他不敢赌这一线生机,也不会愿意把自己性命交给敌人来决断。”

  抓紧机会,邓安道:“让我去说服渠帅。”

  望着眼神坚定的邓安,中年愣了愣,道:“以李渠帅的性格,你不怕吗?”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敢为生,死又何足惧哉。”邓安毫不犹豫回答。

  “我带你去见李渠帅,但你不要在李渠帅面前提起是我带你去的。”终于,中年的选择倾向了邓安,愿意被招降。

  邓安答应了中年提的那一点要求,随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山寨。

  经过菜田的时候,邓安才知道中年名叫黄才元,是专门负责垦殖这片菜田的,而他则等于是部长,其底下部门里的人基本都是一些年纪偏大的,无法上战场的。

  所以之前邓安称自己是新来的时候,才被黄才元瞬间识破。

  不过也好在,黄才元的一番自行脑补,让邓安化险为夷,而今更是峰回路转。

  也许说不定,不废一兵一卒,他就能让这支黄巾军甘愿被招降。

  如此一来,也省却了己方大军的伤亡。

  离开那片菜田后不久,一座圈养野猪的猪舍出现在邓安眼前。

  邓安仔细数了数,里面有十三头野猪和四只小野猪,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兴许这山中的确能够成为一片世外桃源。

  但可惜,无论是大汉,还是邓安本身,都不会允许黄巾贼驻于此山,继续发展。

  因为哪怕这些人一开始是被迫沦为黄巾军的,但他们在成为黄巾军后,所谓的粮食和资源,归根结底都是掠夺来的。

  不然,也不会出现像李老农那样的悲惨情况。

  所以,邓安不能坐视不管,放任这些黄巾贼在并州境内继续猖獗下去,只能用招降或者镇压两种手段之一解决。

  经过猪舍、鸡舍后,一阵喝声传来,只见不远处有一块校场,一大批头缠黄巾的人在里面操练,太阳直照,让这些人满头汗珠,

  见此,邓安才明白,为什么黄才元会认为他是从校场逃到菜田的。

  随后,黄才元走在前面,带着他绕过校场,沿途的黄巾守卫见到黄才元出示身份令牌后,没有一个人阻拦。

  不久,二人顺利来到寨主楼。

  “渠帅就在这上面,你自己上去吧,我就不和你一起了。”黄才元站在阶梯下,对即将踏上阶梯的邓安再补充了一句:“希望你真的说服渠帅。”

  邓安点头,迈步踏上台阶,直至寨主楼门外。

  这时再回头,已见黄才元走到了远处,给他呈现的是一抹略显佝偻的背影,显然是担心自己失败以后会牵连到他。

  邓安不再多想,抠响门钹,而心里则在悄悄打腹稿。

  “进来。”

  里面传出一道随性的声音。

  邓安推门而入,坐在前方的是一名身材肥硕,圆脸大耳,留着一头乱蓬蓬头发的中年。

  而此人便是李大目,这支黄巾军的首领,也称渠帅。

  在他打量李大目的同时,对方也在注视着他。

  “你是何人?”李大目蹙眉,疑惑道。

  邓安作揖拱手,道:“在下邓安,见过李渠帅。”

  “邓安……”李大目低喃,思虑少顷,道:”听起来有些耳熟,但我看你却很陌生,说一说,你找本渠帅做什么,又是谁带你来的?”

  李大目眯起眸子,在通往寨主楼的途中,他都布置了守卫,若是没有人引荐,邓安是不可能如此顺利走到这里来见自己的。

  邓安放下手,挺直身板,抬头道:“我来见渠帅,只为一事。”

  “何事?”

  “山下朝廷大军一事。”

  朝廷二字,瞬间让李大目凝起神色,为了如何应对朝廷大军,这两天他可是夜不能寐,心力交瘁。

  现在突然有个人向他提起,不由得让李大目郑重起来。

  “你提这个做甚?”

  “当然是为了解决渠帅烦忧。”

  闻言,李大目站了起来,紧盯着邓安,道:“你有办法?”

  邓安道:“有是有,不过此法非绝境不可用。”

  “你先说办法是什么,倘若可行,本渠帅绝不会亏待你。”

  一直为此事而烦恼的李大目连忙追问,突然听到有办法,他就像是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只希望紧紧抓住。

  邓安顿了顿,接下来一番话,可就是决定他命运的时候了。

  “办法就是被招降。”

  此话一出,二者之间皆陷入寂静。

  紧接着,是如雷霆一般的声音,李大目一拍桌子,喝道:“你想让本渠帅降了朝廷?休想!这等于是我亲手把自己的命献给那些该死的官,绝不可能!”

  听闻寨主楼的动静,外面的守卫赶忙走了进来,以防渠帅发生不测。

  邓安依旧注视着李大目,只不过对方的眼神而今充满了怒火。

  “我认为,官也有好坏之分,不是所有官都是好官,亦不是所有官都坏官。”

  李大目冷笑一声,道:“至少在我李大目见过的官里,坏官要比好官多的多!就好比沁县县尉,一边与本渠帅合作,一边坑害本渠帅,若是让我再见到他,必抽其筋剥其骨!”

  邓安低下头,道:“沁县县尉不能代表所有人。”

  “他是不能,可我若降了,他第一个要弄死的人,那必然是我!”李大目面容狰狞,又道:“而且你先前也说,此法非绝境不可用,本渠帅还没到绝境呢!”

  邓安摇头道:“渠帅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

  “嗯?”

  “沁县县尉与渠帅合作的好好的,可为什么要突然背叛,利益双收的局面不好吗?”邓安注视着李大目,观察其眼神变化,继续说道:“而这只有两种原因,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太强大了,无论是在人数还是装备等各个方面,使得沁县县尉不得已如此。”

  李大目愣了。

  邓安紧接着道:“至于另外一种,则是沁县县尉派人提醒渠帅是出于好心,但好心却办了坏事,因为他低估了那支突然介入的军队,以至于让渠帅折损三千人。”

  “而现在,假如这支军队一旦准备好攻山,渠帅必败无疑,也许可以仗着地势坚持一下,但正面对抗,绝无赢面!”

  李大目缓缓坐下,怒气渐散,开始认真考虑邓安所言。

  良久之后,他开口道:“就算是必败的结果,我也没得选,因为降与不降都是死,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邓安道:“不,降还有活的可能。”

  李大目蹙眉,厉声道:“那若是没有呢?”

  邓安后退一步,拱手道:“我愿下山,为渠帅与那支大军谈判。”

  李大目起身,眼中透露出一丝敬佩,说道:“好,就冲你这份胆气,我让你去试,如果能成,就告诉他们,我李大目愿意招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