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恪:从贬谪到千古一帝

第22章 武科举

  翌日清晨。

  蜀州城满大街都张贴了告示。

  百姓们闻讯纷纷凑了上来。

  虽然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可还是有读书人将告示读了出来:“蜀州大都督府谕:为防北方吐蕃袭扰,为保蜀州一方安宁,今日大都督府前召开武科举比试,选拔统兵之武将,科举规则为…最终获胜者任命为车骑将军,官居四品…”

  “特此谕令,望蜀州民众踊跃参加。”

  哗!

  四周百姓听了告示上的内容,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武科举?”

  “只要获胜,就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那可是正四品的官职啊!”

  “谁要是拿下这次武科举的选拔,那就是鱼跃龙门,光宗耀祖啊!”

  “唉,咱要是有武艺傍身,一定也去参加!”

  “武科举比试在大都督府门前举行吗?咱们快去看看吧!

  在普通百姓眼里,能够当官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不需要经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仅仅通过武科举的选拔,就能得到四品高官。

  这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看了这个告示更是迫不及待的朝大都督府赶去。

  他们都想着参与这次武科举的选拔。

  这些人虽然没有多少武艺,可有着一把子力气,他们想着若是侥幸获得胜利,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还有一些人在告示前犹疑不定,他们还在考虑是否该参加。

  这些人中间,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一身白衣,眼若星辰,器宇不凡。

  背着个包裹,腰间挎着一把宝剑。

  似乎是路过这里,恰好看见了这份告示。

  “武科举?”

  “选拔获胜就能任命为车骑将军?”

  这个青年目光犹疑的盯着这告示,思考了一番。

  他在蜀州这些年,虽然有着一身的本领,可在刘忠义统领的蜀州,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便打算,出蜀州到中原去闯荡一番。

  没成想刚走上大街,便看到了这份告示。

  “反正都是闯荡,这次蜀州武科举选拔,说不定就是一个机会,一定要争取!”

  思考片刻。

  白衣青年也跟着人群朝大都督府赶去。

  等百姓都兴冲冲朝大都督府赶去后,告示前还留着三个目光鬼祟的山里人。

  “这大都督府召开武科举,选拔车骑将军,不会是陷阱吧?”

  “应该不会,你没见百姓都赶过去了!”

  “不管是真是假,都要把这事禀报给寨主。”

  “这个蜀王一来蜀州,就把刘忠义给杀了,没有了刘忠义,咱们山寨的财路也断了。”

  “寨主武功盖世,他老人家下山一定能拔得头筹,拿下这车骑将军,咱们也不用整天躲在山上,可以光明正大的抢东西了,因为咱们寨主就是朝廷的将军!”

  “哈哈哈,咱们这就回去禀告寨主…”

  三人越说越得意,狂笑着朝城外走去。

  只是三人没有注意,就在他们的不远处,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一字不落的将他们的话听在耳里。

  “殿下果真神机妙算,猜到这刘忠义和山中的贼寇有勾连,真是一箭双雕,既举办了武科举,还能将山中贼寇一举歼灭!”

  ……

  大都督府内。

  刺史褚遂良劝谏着李恪:“殿下,您的这个决定臣觉得有待商榷。”

  “殿下通过武科举这种方式选拔统兵之才无可厚非,可获胜就直接任命为四品将军,统领蜀州之兵,这大大不可啊!”

  “一旦这获胜之人品性不端,将来会坏了殿下您的大计。”

  要知道历来武将,都是通过一枪一刀拼杀,获得军功得以晋升的。

  这样做好处就是,掌权者通过战事了解这些武将是否忠心,是否有真本事,最后才慢慢将兵权交予他们。

  可李恪完全颠覆了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直接通过武科举选拔统兵之人。

  别说其他官员,就连褚遂良都对李恪的做法很不理解。

  作为辅佐李恪的头号谋臣,褚遂良对李恪这一做法,有不同的看法。

  就算李恪不喜,该说的他还是要说。

  否则他就不配当一名谋臣。

  李恪眼见褚遂良极力反对自己的决定,并没有动怒。

  他知道褚遂良是从历史教训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劝谏也是为他好。

  可是他这么做,有自己的苦衷和目的。

  于是他反过来劝起褚遂良:“褚先生,你所说的本王都懂,本王这么做的确有些唐突。”

  “可现在武科举的告示都已经贴出去了,百姓们这会估计都看了告示,若是再收回成命,会让百姓认为本王出尔反尔,今后还怎么取信于民。”

  “本王今后要彻底整治蜀州,就要在百姓心中树立一诺千金的形象,所以本王没有理由再收回成命,还请先生理解。”

  李恪见褚遂良依然一脸忧虑,安慰道:“本王知道褚先生在担忧什么。”

  “你放心,若是这次武科举获胜者真的品行不端,本王岂能将蜀州军权真的交予他。”

  听了李恪这么一解释,褚遂良眼前一亮:“殿下,难道是…”

  李恪莞尔一笑,站起来道:“走吧,咱们一起去看看蜀州可有让本王心仪的武将,希望这次武科举没让本王失望!”

  出了大都督府。

  远远便看到,府外广场上,已经搭好了一座擂台。

  擂台四周围满了百姓。

  人声鼎沸,热闹无比。

  见到李恪走上擂台,百姓们一个个闭上嘴,满是崇敬的望着他。

  李恪来蜀州不过十来天,可就是这些时日,让蜀州百姓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先是除掉了危害一方的大贪官刘忠义,接着免除了各种苛捐杂税,后来更是将刘忠义从百姓身上榨取的钱银归还百姓….

  李恪所做的一切,让蜀州百姓看到了希望。

  更是将李恪视为青天大老爷。

  对他的崇敬也扎根在心中。

  李恪走上擂台,环顾四周。

  他感受到了百姓们崇敬的目光,淡淡道:“今日在此召开武科举,选拔统兵之才,维护蜀州一方安宁…”

  “本王在这里先说一下,比试规则。”

  “本次比试采用淘汰制,先十人为一组,相互混战,获胜者进入下一轮。”

  “第一轮获胜者接着进行三人混战,再次获胜者两两对战,直到决出最终胜者。”

  “本王在此承诺,无论谁获得最终胜利,本王都将授予其为车骑将军,官居四品,统领蜀州之兵!”

  李恪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百姓,随即宣布道:“武科举,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