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恪:从贬谪到千古一帝

第20章 投名状

  褚遂良面带笑容,躬身道:“刚才慢待了殿下,还请殿下屋内休息。”

  李恪自然不会客气,紧随褚遂良进了院子。

  众人跟随褚遂良进了茅草屋。

  茅草屋内的客堂面积不大,设施也很简陋。

  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仅此而已。

  桌上放着个茶壶,两个杯子。

  褚遂良给李恪倒了杯茶,然后拿出李恪写的半幅对联,恭敬道:“殿下已然决意这么做?”

  李恪当然知道褚遂良这句话的意思。

  他坚定的点点头,自信道:“我大唐江山在父皇手上蒸蒸日上,成为盛世,可是细数本王的诸多兄弟,能将父皇的大唐盛世发扬光大的,除了本王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和魄力。”

  “太子李承乾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而且任人唯亲,阴狠手辣,注定成不了大事。”

  “他的这个太子之位,恐怕也干不了几年。”

  “四弟魏王李泰,虽在朝中有些贤名,但这一切都是装的!”

  “他的本性和李承乾无异,一心就想着怎么争权夺利,怎么玩弄阴谋,江山落到他的手里,注定会成下一个隋炀帝!”

  “至于其他皇子,年纪尚小。”

  “所以想要继承发扬大唐盛世,将大唐江山社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唯有本王。”

  李恪自信的将诸皇子的情况,做了初步分析。

  虽然有些话显得‘大逆不道’,但却也分析到了点子上。

  褚遂良听了频频点头。

  在他看来,李恪虽然年轻,可是心智成熟,考虑问题全面。

  确是争夺天下,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

  自己辅佐这样的皇子,必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褚遂良待李恪说完,将手里的半幅对联,拿到烛火上,将其烧的一干二净。

  “大胆!”

  “殿下的墨宝岂容你随便焚烧!”

  郑玄看到褚遂良没经过李恪同意,竟然将李恪的墨宝焚烧,顿时拔刀上前!

  “郑玄,退下。”

  李恪对于褚遂良的举动,不仅没有意见,反而对郑玄呵斥了一声。

  郑玄听了呵斥,赶紧退回李恪身后,不过还是狠狠瞪了褚遂良一眼,有警告的意味。

  “恭喜殿下,有此等忠勇侍卫,实乃幸事啊!”

  褚遂良没有因为郑玄的敌视,而有成见,反而对郑玄的举动,倍感赞赏。

  随即,他躬身一拜,表情严肃:“蜀州地处偏远,物资人才匮乏,正因为如此,殿下更要趁早积蓄势力。”

  “臣斗胆,有几件礼物送给殿下,也算是臣的投名状!”

  “礼物?”

  李恪闻言精神一振,身子也挺直了一些。

  褚遂良作为一代名臣,唐太宗后期的托孤重臣,他的能力李恪清楚的很。

  对于他给自己的礼物,李恪也是颇感兴趣。

  他想知道,一代名臣褚遂良第一次见面,会给自己什么礼物呢?

  难道像是诸葛亮一样,给自己献上‘隆中对’?

  他抬手扶起褚遂良,“本王,非常期待先生的大礼!”

  褚遂良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双手呈递:“殿下,这乃是臣的第一份大礼!”

  李恪接过这张纸,看了起来。

  褚遂良一旁介绍道:“臣隐居于此,闲来无事将蜀州的现状做了分析!”

  “臣想若是将刘忠义这等奸佞之臣铲除,如何快速恢复蜀州的经济,稳定社会治安,稳固官场吏治!”

  “臣为此想出十条计策,可保蜀州三五年内,达到扬州一样的繁荣。”

  扬州一样的繁荣?

  褚遂良的话,让李恪顿感浑身发热。

  扬州,江南之地!

  更是大唐的粮仓,扬州的粮食占到大唐的三分之一。

  税赋更是将近一半。

  而且。

  扬州吏治清明,社会稳定,是大唐最富庶的地方。

  而蜀州呢?

  在刘忠义的治理下,将天府之国蜀州,弄的成为大唐最贫穷的州府。

  府库之中粮食没有颗粒,银两不到千两。

  可就是如此贫困的蜀州,褚遂良居然敢说三五年之内,达到扬州一样的富庶。

  看褚遂良严肃的表情,以及斩钉截铁的语气,可见他是何其的自信!

  李恪将褚遂良的治理蜀州十策,仔细看了一遍。

  随即感慨:褚遂良不愧是治世之能臣!

  他的治理蜀州十策,将蜀州方方面面分析的颇为透彻,治理方法也很是对路,绝对适用于现在民生凋敝的蜀州!

  “好!”

  李恪看完后,忍不住叫声好,然后道:“有褚先生的十策,蜀州何愁不能快速富庶!”

  听了李恪的话,褚遂良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虽然列出了治理蜀州十策,但是他清楚要是没有一个好的领导,再好的计策也是白搭。

  眼见李恪对自己提出治理蜀州计策,十分认可,心中也是暗叹:看来投效李恪真的是最佳选择。

  “这是臣的第二份大礼!”

  接着,褚遂良在怀中取出第二张纸呈递给李恪:“殿下请看,这是一份名单!”

  “名单?”

  李恪心中一喜,难道是褚遂良帮自己推荐的人才。

  要知道褚遂良作为一代名臣,可谓是朋友故交满天下,他推荐的人才一定不会差!

  李恪打开纸张,一看,果然上面写满了名单。

  除了名字,还有这些人的介绍,包括学识,能力,经历等等!

  整个介绍非常详细。

  李恪暗暗欣喜,表面上却道:“这是?”

  褚遂良指着名单道:“殿下,臣在蜀州为官数年,仔细观察,辨别了一些有才能的人才,将其列举出来。”

  “臣知道,殿下将刘忠义以及他的那些党羽,部下都给处理了,现在殿下最缺的就是清廉贤能之才。”

  “蜀州这次经过殿下的整顿,官场大换血,各衙门所缺之人,十之八九。”

  “殿下可从这名单上找到合适之人!”

  “这些人有些是被刘忠义排挤打压过的,还有许多有才干,却不能施展抱负,郁郁不得志的。”

  “若是殿下能启用他们,这些人一定会感恩戴德,绝对效忠于殿下。”

  李恪听了褚遂良的话,心中大喜。

  虽然他留用了刘忠义治下的几十名官员,可是对于有着三十余县的蜀州来说,这些官员远远不够。

  只能算是暂时补缺,稳定局面而已。

  现在,褚遂良递给自己的这些名单,对他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李恪看向褚遂良,愈发的觉得满意。

  “好!褚先生给本王提供的名单,实在是帮了本王一个大忙!”

  “本王一定要好好启用这些人!”

  李恪边说,边小心翼翼的收好名单。

  褚遂良眼见李恪如此重视他提供的这份名单,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臣投效殿下,为殿下效劳,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听了褚遂良的话,李恪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怪不得叫做扛鼎之臣,先给自己提供治理蜀州十策,然后提供贤能之才名单,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有这样扛鼎之臣辅佐,何愁大事不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