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结账
客栈里人声鼎沸,食客们的谈笑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厨娘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脚步匆匆地凑到梁良跟前,眼中满是好奇,笑着问道:“梁公子,您这独特的吃法,可有个名堂?”
梁良正吃得兴起,闻言抬头,目光扫过客栈那雕花的窗户,窗外湛蓝天空中飘过几朵白云,恰似棉絮。
他灵机一动,脑海中闪过家乡上元县的模样,站起身,双手抱拳,对着众人拱手,朗声道:“上元烤鸭。”
他下巴轻抬,眼中闪烁着细碎光芒,好似藏着一整个春天,满是藏不住的自豪。
“在下乃是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人,所以这吃法,便叫做上元烤鸭。”
厨娘不住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一旁的陈清阳也颔首微笑,周围的食客们纷纷交头接耳,赞叹之声不绝于耳:“没想到应天府还有这般美食,咱们竟从未尝过,实在可惜!”
“这吃法,我就送给厨娘了。”梁良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爽朗的笑容。
“你小子还挺有心。”陈清阳笑着打趣,脸上的褶子都透着几分亲切。
“那是,咱也是知恩图报的人。”梁良拍了拍胸脯,引得众人一阵大笑,客栈里的热闹氛围愈发浓烈,仿佛连空气都染上了欢愉的色彩。
接下来陈清阳又咬了一大口驴肉火烧,腮帮子鼓鼓的,随后拿起几片黄瓜丝塞进嘴里解腻。
梁良则夹了几片羊肉,慢悠悠地在碗里蘸上黄豆酱,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满是陶醉,回味无穷。接着,他又伸手拿了一块黄瓜糕和一块雨花饼,就着枣子和梨子,吃得不亦乐乎。两人吃得嘴角流油,陈清阳连着打了五个饱嗝,梁良也打了三个,肚子高高隆起,显然是吃撑了。
陈清阳边打嗝,边抬手抹了抹嘴,对梁良说道:“梁公子,等我休息片刻,就履行约定。”梁良放心地点点头,他心里清楚,陈清阳吃了这顿饭,人情肯定是记下了,轻功传授一事想必不会食言。吃饱后的梁良有些犯困,趴在桌上,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此时,梁文景正从客栈二楼踱步而下。他本在楼上休息,鼻翼轻动间,一股浓郁的肉香钻进鼻腔,瞬间勾起了他的食欲。
待他匆匆走到楼下,却见桌上一片杯盘狼藉,食物已所剩无几。他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嗔怪,不禁叹道:“这兔崽子,吃货的天性还是一点没变,也不给老夫留一点。”
陈清阳坐在椅子上,听到声响,忽地闷咳半声,左手尾指似不经意地滑过腰间的令牌。梁文景眼皮微微一颤,下意识地拱手,拇指虚扣食指,正是那神秘帮派接头的手势。
一时间,客栈檐角的铜铃无风自响,“叮叮当当”的声音惊飞了一只停歇在旁的灰鸽,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
梁文景走到两人桌前,抬手拍了拍手。梁良还趴在桌上,听到声响,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迷迷糊糊中瞧见来人,觉得有些眼熟。待来人走近,才看清是自己的父亲梁文景,他立刻起身,脸上堆满笑容,说道:“老爹,您不是在睡觉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梁文景看着桌上的残羹剩饭,撇了撇嘴,冷哼一声:“吃饭也不叫我?”随后,他一脸疑惑地看向陈清阳,“还有,你旁边这位是谁?”
梁良心里暗自嘀咕,不过是没叫吃饭,不至于这么计较吧。嘴上却恭敬地说道:“您在睡觉,我哪敢打扰您的美梦啊。这位是陈道长,轻功极为高超。”
梁文景对前半句还算满意,微微点头,可听到后半句,眉头又微微皱起:“高手?你怎么就这么凑巧碰到高手了?”
“老爹,这不就是运气好嘛。”梁良挠了挠头,一脸憨笑。
“那就算是吧。”梁文景将信将疑。
梁良使了个眼色,悄悄朝客栈庭院走去,陈清阳心领神会,也跟了上去。这时,厨娘不紧不慢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赊账的竹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菜名和价格。梁文景一脸诧异,接过竹纸,疑惑道:“厨娘,老夫可没有赊账过。”
“是您儿子留下来的。”厨娘微笑着解释。
“梁良?”
“对,就是他。”
“那一共多少?”
“一两银子。”
梁文景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这两人到底吃了多少啊?”要知道,一两银子在明代,可是工匠和泥瓦匠20到33天的劳动收入,这一顿饭,实在是价格不菲,奢侈至极。
他望向庭院,满心都是疑惑,忍不住嘟囔:“梁良这小子结识陈道长,到底是碰上财神爷,还是惹来个讨债鬼啊?”
想着想着,他一拍大腿,“不行,等回了应天,说啥也得去趟武当,找冲虚那老伙计唠唠,看看他是咋教弟子的,别把我儿子带歪咯!”
一想到那一顿饭就花了一两银子,他就感觉心口被人狠狠揪了一下,肉疼得直咧嘴,“我的银子哟,就这么长翅膀飞咯!
梁文景满脸肉痛,极不情愿地将手探入怀中,摸索出那沉甸甸的一两银子,重重地拍在桌上,没好气地说道:“厨娘,给你了。”
顿了顿,他眉头拧成个“川”字,又道:“但话说回来,你咋也不找我那兔崽子确认下就记账?”
厨娘咧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脸上的褶子里都透着精明:“有钱不赚?
我又不傻!您家公子出手阔绰,一看就是信得过的,哪还用得着确认。”
梁文景一听,心里跟明镜似的,瞧这架势,这厨娘和自家儿子指定是早有默契,保不齐平日里没少这么干,感情他俩是穿一条裤子的,自己倒成了那个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