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我!晋西北扛把子!

第24章 难道你不想成为精英吗?

  二战区总指挥部——

  司令官看着手中的电报,心情大好,立马对身旁的人说:“这点小事你直接安排,赶紧通知下面的人,在阎震的驻扎地附近给他几亩田地。”

  参谋长在一旁听到了,立刻变了脸色。他走上前,小心翼翼地说:“司令,现在是战争时期,田地本来就很紧缺,况且小公子的357团和楚云飞的358团本来就离得近,您这样直接批准,如果有人背后议论怎么办?”

  司令官一听这话就怒了:“老子倒要看看谁敢多嘴?”

  “我告诉你,不只是这几亩地,等将来晋西北这片土地都是我儿子的。”

  “给他分点地怎么了?再说,凭我儿子这段时间的战绩,谁有资格指手画脚?”

  “楚云飞不就是个团长嘛,不服气的话,让他也消灭一个鬼子联队或者拿下一个重镇啊?”

  “如果他没这本事,那就闭嘴!”

  听了这番话,参谋长不由得缩了缩脑袋:“抱歉,司令,是我多虑了,我这就去办。”

  见参谋长的态度,司令官点了点头:“嗯,除了这件事,再送去一批德国武器。这段时间我儿子功劳不少,也没给多少奖励,算作是他打鬼子的辛苦费。”

  这次参谋长应得很痛快:“是!”

  ……

  没多久,相关文件就被送到357团。

  阎震拿着盖着印章的文件和车上的一批装备点头微笑。

  没想到这个便宜父亲还是挺给力的。

  接着他对警卫员说:“把和尚叫过来。”

  “是!”

  几分钟后,和尚走了进来:“团长,找我有事吗?”

  阎震点点头:“仓库里有几袋小麦种子。这几天,派一个小分队把它们种下去。”

  和尚一听,眉头皱了起来。

  想了想,还是说道:“团长,打仗您在行,可说到种地,嘿嘿,咱可就不是专家了!”

  “眼下不是播种小麦的好时机,就算真种了也不可能有收成啊。”

  “依我看,不如把这些麦子磨成面粉,大家吃个馒头喝碗粥也好啊。”

  “行了,按我说的做吧。”阎震的态度十分坚决,根本不容商量。

  和尚跟随阎震的时间不短,清楚对方性格如何。

  他知道只要团长定了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

  于是只好点头答应下来,心里却想:“唉,看来这批小麦算是白搭了。”

  不过虽然这么想,但做事一点也不马虎,很快他就召集了一个连的士兵,开始下田播种。

  后来听说阎震拿到了几亩田地,之前担心浪费粮食的心情也就轻松多了。

  “哎呀,真是忘记了咱们团长可是晋西北的少爷。”

  “就咱们357团的待遇,比中央军还好呢,这些小麦就算没了也没什么。”

  ……

  与此同时,在独立团——

  “老子不学了!”李云龙坐不住地挠着头抱怨。

  “这一个个字儿认识我,我可不认识它们!”

  “难不成真刀实枪跟敌人打架的时候,我还拿笔写东西啊?”

  “要我说打鬼子就得硬碰硬!”

  赵刚神色严肃道:

  “老李,在军事上你是很有天分,但这还不够。”

  “只要你肯好好学习,一定可以克服这些难关。”

  “到时候你的指挥能力更强,上阵杀敌效率更高。”

  “所以……”

  “你别劝了,老赵,愿学者就去学,我反正是不会再去碰书本了。”

  赵刚觉得无奈。

  想不到李云龙居然是这样容易放弃的人。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便说:“老李,记得阎震说过,要想学会打仗并有大成就,必须得懂文化知识啊。”

  李云龙顿了顿。

  沉思一会儿,没再反驳。

  赵刚见状继续鼓励:“你别忘了,孙德胜还在阎震那儿。你不识字,怎能学到新战术新本领?”

  “这样一来咱们岂不是亏了吗?”

  李云龙浑身一震,连连点头:“说得对,咱不吃亏的买卖不能干。万一到时孙德胜成了别人的徒弟赖着不走,那老子就亏大了。”

  “行了,老子就再试试!”

  赵刚欣慰一笑:“这就对了。”

  ……

  此时此刻,晋绥军358团内——

  方立功面色铁青,心情相当糟糕。

  不久前,他得知二战区司令给阎震批了几亩地的消息,顿时觉得不公平极了。

  “团座,我们358团的兄弟这么多,附近的那几块田地我一直争取好久!没想到最后居然被司令直接批给了357团!”

  “而且还不只是田地,还有一批德国装备!”

  “就算阎震是他亲生儿子,也不能明摆着这样偏心啊?”

  面对情绪激动的方立功,楚云飞依旧冷静从容,没有马上回应。

  看到领导不说话,方立功忍不住追问:“团座,你就没想法?”

  楚云飞微笑着说:“要是换作其他人,哪怕有司令下令我也非争不可。”

  “可阎震毕竟有成绩摆在眼前。给他些奖励也算合理。”

  听到这儿,方立功还想说什么却被制止住了。“不想让装备比别人差太多,就得加把劲儿训练,争取做出点成绩来!”

  方立功感觉有点无奈,不过仔细一琢磨,确实也是这么回事。

  一会儿后,楚云飞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走向窗前,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色,轻轻地说:“看样子,得找个机会跟阎震这位兄弟见个面了。”

  ……

  晋绥军,357团!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一群骏马在训练场上疾驰而过,马蹄声震耳欲聋,仿佛滚雷一般,烟尘四散飞扬。

  “挺直腰杆!握紧缰绳!”

  孙德胜骑在马上,对士兵们大声喊话,气势如虹。

  看到这番景象,357团的许多战士都被深深震撼。

  起初,阎震让孙德胜负责骑兵营的训练时,不少人心中颇有不满。

  但这几天来的成果显著,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当骑兵营正在紧张训练的时候,阎震也集结了357团的精英们。

  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面色严肃而冷静。

  阎震看了看他们,说:“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从现在起,我们357团将设立一个新的特战大队。这个大队享受最好的伙食,配备最好的武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