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战前瓜分
三日后的清晨,定安城内一片忙碌。
宇文御昨日上午,就已经召过诸众将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浙兴和临南二路的勤王军,已经到了涂关,两路的兵力都是一万五左右。
浙兴军主将是安国公次子贺明轩,临南军主将是靖南侯第七子长孙弘。
这两路都是藩军,所以一来便和信国公世子高烨,一同驻扎在了凤安附近。
而剑岭军这几天,则是和居庸关守将王天成接触较多。
王天成离开凤安后原本去了南阳县,但后来在宇文御的邀请下,来到了定安附近驻扎。
虽然大家都打着勤王的旗号,但实际上隐隐形成了两个阵营:边军和藩军。
不过,双方都没有率先挑起战端,主动进攻蛮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涂关附近的蛮军也没有干歇着。
眼见着久攻不下,勤王军还源源不断的赶来,单于冒乎图似乎是急了。
一边命麾下不要命的进攻涂关,一边派出大量斥候朝西北方向探查着什么,看样子是在寻找退路。
可惜,时间已经过了大半个月。
从华元郡打进来时容易,但想突破勤王军的层层封锁,再打出去可就难了。
又过了一天,第六路勤王军严平关守将赵勇到了定安县附近。
六路大军到齐,勤王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就在赵勇到达安定的当天下午,几位藩军主将便派了使者前来沟通。
双方经过交涉后,决定在凤安和涂关的交界处会盟。
由于距离不远,大军次日清晨调动,午时就到了地方。
各路人马开始寻找合适的地点安营扎寨,这里向南继续行军,约摸一刻钟的时间,便可见到涂关。
而北蛮大军的主力,就驻扎在以涂关为中心,与此处相对的另一端,最远的距离也不到半个时辰。
十几万大军的动静自然瞒不了谁,蛮军自然也不可能干敌方扎营。
所以大军刚一到,双方的斥候便在平地、沟壑、山林等,涂关周围的各处展开了了激烈的交锋。
到最后,双方甚至还展开了小股的骑兵交锋。
不过也仅止于此,像这种数十万大军的对垒,并不是说打就打的。
对蛮军来说,双方有着兵力差距,贸然出击说不好就是白给。
毕竟,蛮军打满算还不到十二万,而联军加起来就有十三万余人马。
除此之外,还有涂关内的五万守军。
对联军来说,虽然兵力上占优,但没有大到能轻易碾压的地步。
其次,谁来指挥,谁先上谁后上。
甚至战后的成果又如何瓜分?这些都是需要先进行商讨的问题。
于是乎,双方都尽力克制着冲突规模。
小股的交锋一直持续到了联军营地扎好,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周毅率穿戴好甲胄,骑上高头大马,率领着陷阵营在周边巡卫。
而营地中央,几个联军主将正坐在大帐内,交流商议。
王天成与高烨两路实力最强,所以一同坐在主位上。
左手边分别是赵勇、宇文御、赵承业,右手边则是长孙弘、贺明轩。
还有一个就近赶来的白马侯次子陈芝阳,不过他只率领了五千众藩军。
“既然诸位谦让,那王某就先抛砖引玉吧。”
王天成端坐案几之后,神色肃然。
他环视众人,缓缓开口道:“君上下诏勤王,我等既已齐聚于此地,想必都是忠君爱国之义士,还望诸位以破蛮为重,共襄大举。”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继续道:“北蛮大军虽然凶悍,但孤军深入,久战必疲。”
“而我等已经修整了数日,如今盛食厉兵,士气正虹,应当迅速出击,必可一举击溃蛮军,解涂关之围!”
王天成言毕,帐内主将皆是点头称赞。
信国公世子高烨,却顺势起道:“王将军所言极是。
不过我们虽然占些优势,但十多万蛮军也万不能小觑。
北蛮单于冒乎图素有谋略,麾下士卒更是万众一心。
我等若是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各自为战,如同散沙,恐怕也难以取胜。”
帐内众人闻言,皆面面相觑,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果然,高烨接下来直接说道:“我提议推举一位主帅、两位副帅。
拥有临阵决断之权,这样方能更好的推进破蛮事宜。”
他话音刚落,长孙弘就站起身问道:“世子所言极是,不知心中可有人选?”
高烨微微一笑,道:“王将军镇守居庸关数十年,用兵如神,威名赫赫,我提议由王将军担任主帅。”
一旁的宇文御一听,望向王天成只见对方面色淡然,显然双方早有某种商议。
果不其然,这项决议无人反对,毕竟是实力最强的两路达成一致。
等到副帅推举时,王天成举荐的高烨和严平关守将赵勇。
这主帅和副帅的推举,其实并不是要干涉其他人的军权,毕竟只是一个名头。
这更像是战前的功劳瓜分。
若是取胜,联军主帅或副帅所获之功,自然要比一路勤王军主将的功更高。
当然,获得职位的同时也得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王天成既然成了联军主帅,之后与蛮军的交锋也要多出一些力。
众将一直商议到夜深,才起身离去。
而周毅和陷阵营同样巡逻到深夜,才被其他战兵营轮换了下去。
即使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他也没有将衣甲全部褪去。
为了以防万一,周毅还将长刀放了在床头,方才安心入眠。
……
次日,天刚蒙蒙亮。
联军营地内便有佐兵开始埋锅造饭,阵阵白烟升腾而起,随后消散。
兵书云:“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像这种几十万大军硬碰硬的对垒,最重要的便是激励士气。
因此,待士卒吃饱喝足后,几名主将又做了一番战前动员,严明军纪赏罚。
等到将众人的士气都调动起来,各营都动员完毕。
士卒们才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缓缓排开不同的阵形。
虽然十万人的战斗规模很大,但基础作战仍然是以营为单位。
待各营组建好军阵之后,大军开始朝蛮军大营的方向缓缓开拔。
勤王之战,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