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仙亦蜉蝣,唯我长生

第100章 大吃空饷

  “老李......

  呕!”

  刚一进门,姜元便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恶臭熏得踉跄后退。

  “卧槽......

  呕!

  你在炼屎吗!?”

  本来正在呼呼大睡的玄黄,也被这股巨臭惊醒,一溜烟跑到院外树上,大骂道:

  “喵!

  臭小子,本大王不过喝你些酒水而已,你居然想熏死本大王!”

  药室内,李擎苍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小辈,还是太年轻。”

  姜元等了片刻,不见李擎苍回话,只得捏着鼻子走进来。

  所幸先天武者,真气可以在体内自行循环,只要有准备,闭气两刻钟毫无问题。

  然后,他就在丹炉前看到了全副武装的李擎苍。

  脸上用棉布蒙了不知道多少层,只有一根空心草杆从棉布内伸出,顺着窗口直通向屋外。

  李擎苍瞥了他一眼,透过层层棉布,瓮声瓮气的说道:

  “年轻就是身体好,一口气能憋这么久,不像我老头子,还得靠脑子喘气。”

  姜元被那股恶臭偷袭,本就心中烦躁,又被李擎苍这般嘲讽,当即气的破口大骂:

  “老梆子,你特......

  呕!”

  眼看姜元落荒而逃,李擎苍眼中笑意越发浓重。

  “臭小子,能打又如何,还不是要吃臭气。”

  半个时辰后,李擎苍炼药完成,走出房间,正对上姜元幽怨的目光。

  他不满道:

  “小子,你那是什么眼神,知不知道老夫为了炼这些丹药,费了多大的心神。”

  姜元一脸无奈:

  “你怎么不说你的药怎么臭成那......”

  “等等!”

  姜元一愣:

  “你和乾坤教是什么关系?”

  李擎苍诧异道:

  “你小子还挺有见识,老夫乃是乾坤教这一代掌门的师弟。”

  姜元恍然。

  当年岳老就曾用一枚恶臭的丹药吊命,与刚刚李擎苍炼药时的臭味如出一辙。

  乾坤教,他这些年也曾打探过,乃是一个极为神秘的隐世门派。

  其门人不仅武艺高强,更是最善炼丹。

  只是人丁稀少,姜元一直无缘得见。

  李擎苍从怀中取出三个丹瓶:

  “这药坊中存货不够,只凑出来这些。

  三枚吊命丸,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无论多重的伤,都能保你一刻钟内生龙活虎,一刻钟后,能保住条命。

  二十枚补气丹,服下后,可加速真气恢复速度,每颗药效三天。

  最后这枚燃血丸,这里药不够,是我之前存下的。

  吃下后,可激活全身气血,一刻钟之内实力全方位提升三成,不过效果结束后,会血气大损,至少少活十年。”

  “好东西啊!”

  姜元眼睛一亮,眉开眼笑的接过三个药瓶。

  尤其是最后一枚燃血丸,姜元最喜欢这种东西。

  不就是少活十年嘛,多大点事啊。

  倒是气血大损比较麻烦,想补回来不知道得消耗多少资源和时间。

  但和这丹药的效果比起来,这点代价简直不值一提。

  他现在真气已经近乎达到先天巅峰的水平,若能将身体素质全方位提升三成,那几乎可以堪比传说中的无极境。

  如此一来,姜元算是第一次拥有了可以叫做拼命底牌的东西。

  李擎苍见他这副没见识的样子,无奈吐槽道:

  “你小子什么都好,就是这副贪财的嘴脸,看着就让人心烦。”

  姜元嘿嘿一笑:

  “多谢前辈赠宝,按约定,这三颗丹药折抵您一次出手,现在您还欠我两次。”

  李擎苍无奈摇了摇头,眼中却多了些许复杂,心中暗道:

  “这小子要是我皇家子弟该有多好,偏偏是敌国之人......”

  -----------------

  石阳城之战,持续了一天一夜。

  雍州军在城下抛下了三千多具尸体,打崩了七八支千人队,便彻底失去了再战之力。

  城头上,邱浩遥望着四散而逃的雍州军,嗤笑道:

  “一群废物,这点本事,也就能欺负欺负平民百姓。”

  姜元摇头道:

  “你可太抬举他们了,这帮家伙要是真能欺负百姓,何至于让朱博在梁州立国。”

  邱浩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片刻后,他低声骂道:

  “还他妈真是,朱博手下那帮人,最初净是些饥民,连寻常乡勇都不如。

  梁州那帮官老爷都是傻子不成,这都能被人杀得七零八落。”

  姜元摸了摸鼻子:

  “你一直在边关,有些事看不到。

  我在锦衣卫可知道不少消息,据说有许多军中将领,手下万人的编制,实际只有三千人。

  多出来的粮饷,都被这帮人吃了。”

  “一群蛀虫。”邱浩一脸痛恨。

  就在两人感叹着天渊国普通军队战力之差时,姜元突然眉头微皱,忽的将目光投向某处。

  “嗯?

  怎么了。”

  邱浩立刻发现他的异常,同样将目光投去,却一无所获。

  姜元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摇头道:

  “没什么,或许是我眼花了。”

  邱浩闻言,便也没太在意,刚巧此时有副将来找他,便自去处理军务了。

  姜元站在原地,久久未动,眼中的凝重却越来越深。

  不知过了多久,疑惑之声在城头上响起:

  “到底是什么人?”

  -----------------

  天历二年,二月二十七。

  天渊朝制度,各州刺史都要向皇帝上具奏折,汇报辖地的情况。

  而此时,雍州刺史便正斜倚在软榻上,指挥刺史府的书吏书写着本月的奏折。

  写到有关战报之时,书吏顿了一下,抬头问道:

  “大人,这战况一项,该如何书写?”

  刺史不假思索:

  “写天水、武威两郡之民已搬迁完成,两地方圆数百里,人烟绝迹,粮草断绝。

  雍州军民,正在两郡借助地利,层层修建防御,至少可迟滞叛军一月路程。

  只待朝廷大军集结,便可挥师南下,一举破敌!”

  书吏闻言,心中无语,但手中却笔若游龙,只是片刻,便将一篇洋洋洒洒的奏折书写完成。

  “大人,奏折已写好,还请您过目。”

  刺史接过奏折,右手轻轻捻动着唇上短须,赞叹道:

  “小吴啊,你这字迹又有进步,已有我八成功力了!”

  身为雍州书法大家柳公大弟子的书吏,闻言又是一阵无语,却只能硬着头皮笑脸以对。

  就在这时,一声急促的喊声在门外响起。

  “大人,不好了!!!”

  刺史右手一抖,险些将短须拽下。

  顾不得吃痛,他立刻坐起身,看向门口。

  来人顾不得礼节,匆匆走入房间。

  正是雍州司马。

  刺史脸色一变,问道:

  “怎么回事?!”

  雍州司马涩声道:

  “祝将军急报,攻占石阳城的,是邱浩本人,人数足有两万,乃是北军主力。

  两万前军,加上附近调集的守军,一共三万多人,激战一日夜,阵亡八千有余,伤者过万。”

  刺史的手再次一抖,这一次,他的胡子没坚持住,直接被拽下了一大缕。

  刺史本就白皙的面庞,在猩红的鲜血映衬下,显得愈发苍白。

  就在这时,书吏突然问道:

  “大人,这奏折,要不要改上一改?”

  刺史嘴角微微抽搐,气的半晌没说出话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