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编剧重生,从演员干起

第17章 纠葛妥协

  蒋观肯定不是棒槌。

  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心里有道线的。

  关于创作,怎么吹牛逼都无所谓。

  反正他本来就是编剧,只要把本子写好,他怎么说,怎么有理。

  但是关于生意,牵涉到钱,巨量的资金,他就得谨慎点。

  偶尔,私下跟王菁花聊聊也还行。

  他们俩算是利益共同体,王菁花有钱,他出智力,正好搭配。

  但是,对外的时候,还是要以王菁花为主。

  思路不一致,也得私下调整。

  矛盾表面化,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即将分崩离析的标志。

  道理很简单。

  要么核心控制力不足,要么失去核心控制力。

  不然的话,矛盾之后在内部消化,真相只会隐藏在水面之下。

  当然,目前王菁花还行。

  没等蒋观转头示意,她就主动接话:“尤导,份额的问题,还是先听听刘董的安排吧。”

  尤晓刚没接话,而是转头看向刘彦铭。

  意思很简单,谁答应的,谁负责。

  任何事情,其实都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能达成合作,肯定要互利互惠,刘彦铭和尤晓刚俩人有没有 PY交易,蒋观都不需要做分析。

  “花姐,我看您好像有点不方便,要请尤导帮您分担下,两成怎么样?”

  刘彦铭说话很客气,但下手毫不犹豫,一刀下来,就要砍掉王菁花手里一半的份额。

  “刘董说笑了,没什么方不方便的,我这边虽然不像您家大业大,但千八百万的,还没什么问题。”或许是被彻底激怒了,王菁花此时的态度,也不再和善,开始逐渐针锋相对。

  “我这也是为您着想,花姐,影视投资的风险,您也是知道的。”被王菁花寒碜了,刘彦铭也不生气,还是情绪稳定的半步不退。

  “做事情担风险无可避免,我这边还好,只有这一个项目,倒是刘董您的海闰,应该同时开工了不少剧组吧?”都不是吃素的,搞辩证法,王菁花也不弱。

  当然,这也是实情。

  海闰的规模大,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一些。

  单个项目占比过高,就很容易累及或者被累及。

  不过王菁花这话也有漏洞,很快被刘彦铭抓住,反问道:“两成份额而已,海闰出也就出了,不过花姐,你确定,黑海现在能主控项目?”

  王菁花被怼得哑口无言。

  当初份额占比有点坑爹,五四一的机构,海闰主控,大家都能接受。

  如果刘彦铭让出两成,结构就变成四三二一,黑海红日主控,也就是王菁花总出品。

  这就有点扯淡了...

  花姐还是不行呀,蒋观都有点听不下去了。

  他来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听人扯淡的。

  “要不这样吧,黑海这边让出四分之一,海闰让出五分之一,两位老板一下如何?”

  终究蒋观还是提了建议。

  本质上看,是两家各让一成,但换种方式表达,意思就大不一样了。

  从占比的角度分析,王菁花吃亏还更多一些。

  尤晓刚深深的看了蒋观一眼,他的心思,在极短时间内,也转了好几个弯。

  从他这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蒋观刚才的建议,其实是非常莽撞的。

  尤其,这时候,蒋观还只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是什么行业大佬,圈内大前辈之类的。

  和事佬没那么容易当!

  搞不好,容易两头落埋怨。

  村里两家人,因为一点小事情闹矛盾,都找当地的“体面人”,才有资格调停。

  更何况,现在谈的,还是一两千万的大项目,一个点,就是一二十万。

  本来尤晓刚的份额,就是刘彦铭许诺的,后者的打算,就是让王菁花全出。

  王菁花则压根不想搭理,她出份额,刘彦铭落人情,想的也太美了!

  双方都认为,对方应该出这两成,才形成僵持。

  现在蒋观突然提议,各出一半,看似很公平,实际双方都吃亏。

  肯定都会不高兴。

  能写出剧本的人,尤晓刚有理由相信,蒋观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但后者还这样做了,才是他琢磨不透的地方。

  “我同意蒋老师的看法,刘董你觉得呢?”王菁花眼睛一转,立刻表态支持,顺便反将刘彦铭一军。

  此时,情况发生逆转。

  刘彦铭成了少数派,他不可能一直强势,咄咄逼人。

  只能无奈点头。

  ……

  影视剧投资与制作,其实是个逆向工程来着。

  简单来说,就是得先锚定客户。

  通俗意义上来说,这个客户,可以是电视台,也可以是电影院。

  但归根到底,还是观众。

  出品方和制作方,在筹备期,分析一个剧本,能不能拍。

  除了考虑剧本本身的因素,比如完整性,结构性,以及合规性之外。

  还要考虑,剧本的市场价值。

  当然这些工作,都已经完成,在王菁花和刘彦铭看完剧本之后,当时就定下来。

  有经验的人是这样的。

  剧本行不行,能不能拍,看完就知道,不需要搞一大堆报告。

  甚至连预算,拍摄,发行,等行一系列问题,当时都能做到心里有数。

  把这些都搞定,接下来就是钱和伙伴。

  这两项可以分开解决,也可以合并解决,比如现在这样,尤晓刚又出钱,又出人。

  前置项都没问题,就可以组建剧组,正式进入制作流程。

  “小蒋,有没有兴趣学一学导演?”

  饭局结束之后,离别之际握手,尤晓刚突然问道。

  “肯定想学,不过导演,我才刚毕业,是不是要再积累一下经验?”

  蒋观略显保守答道。

  晚上大家没少喝,他一时也摸不清楚,尤晓刚到底什么目的。

  “经验在哪儿都可以积累,过两天剧组正式组建,你过来找我。”

  尤晓刚拍拍蒋观的肩膀,安排完直接上车。

  送完尤晓刚,又送完刘彦铭,蒋观和王菁花才坐到车里。

  没办法,比不过人家,就得认。

  “花姐,刚才尤导什么意思?”车门关上,蒋观找个舒服的姿势靠着,才请教道。

  王菁花摆摆手:“我也不太明白,不过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坏事。”

  “编剧,演员,导演...花姐,最近这半年多,我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在王菁花面前,他还是能很好扮演一个晚生后辈的角色。

  “个人有个人的命,不过你的命确实不错!”

  王菁花言语间,也充满羡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