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败家子

第34章 人红惦记多

三国败家子 关二朵 3151 2025-03-09 06:24

  “高卿,宜为朕诵之。”汉献帝应允道。

  高柔朗朗而谈曰:

  “奢靡败德,浮华乱政,方今天下未靖,黎庶困乏。

  臣建颁此令,以正风俗。”

  《禁奢令》大体内容是:

  一、食肉之限,凡官吏仕子,日食猪、羊、牛等肉,不得逾六两,病弱孕幼,不在此列。

  二、饮酒之禁,日常饮酒日不过六两,婚丧节庆可增倍,须报备。

  三、青楼之约,单次资费不得逾五百钱,官吏仕子留宿倡家(青楼)须登记簿册。

  四、违令之罚,凡触此令者,终身不得举孝廉,已获察举者,黜为下品。

  ......

  高柔念完此令后,朝堂之上已经乱成一团。

  人人交头接耳,认为处罚过重。

  大汉官员,人人家里有私厨,朋友见面便是喝酒吃肉。

  这下了《禁奢令》,难道君子之交以后真的就淡如水了?

  汉献帝还未有所表示。

  汉献帝正欲对那道政令发表看法,话语尚在喉间未及吐出。

  曹操却陡然向前一步,声如洪钟:

  “好,此令甚好,宣了!”那语气不容置疑。

  曹操本就想打压一下这些门阀子弟,却没想到,高柔这老小子,会用自己儿子纳投名状,献上《禁奢令》。

  “诺!”尚书令荀彧,上前接过高柔的文书。

  ......

  城西丞相府,从属东官邸,曹丕府邸中。

  丝竹之音袅袅不绝,多名歌女翩然起舞。

  高台之上,甄宓仿若天人下凡,她的美清冷而夺目,恰似那遥不可及的冰美人。

  曹丕慵懒地靠在榻上,对面坐着何晏。

  这何晏是大将军何进之孙,自父亲离世后,曹操纳其生母尹氏为妾,何晏也随之成为曹操养子。

  曹丕轻抿一口红茶,开口问道:

  “你和金乡的婚事操办得如何了?你是父相养子,等你娶了金乡,那可就是我的妹夫了,真正的亲上加亲呐。”

  何晏闻言,微微皱起眉头:

  “金乡自幼被父亲宠溺,行事难免有些骄纵,对小弟的态度,实在是一言难尽呐。”说罢,还轻轻摇了摇头。

  曹丕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沉稳,不紧不慢地开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金乡即便再不懂事,也断不会做出格的事,你也不必过于忧心。”

  何晏点了点头,随即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这次来见大哥,实是有要事相商。

  那个高柔之子高盛,最近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他大肆收购白矾,短短时日,竟已将许都城内的白矾价格哄抬至翻倍。

  曹丕听闻,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坐直了身子,沉声道:

  “白矾可是五石散的重要材料,那你为何之前不去囤积?”言语间带着几分质问的意味。

  何晏连忙解释道:“白矾此前一直无人问津,小弟若是大肆囤积,反倒会使它变得奇货可居,惹人怀疑。

  而且,至今尚不知高盛收购白矾的真正目的。

  小弟怕他已然得到了五石散的配方,倘若只是如此,最多是多了个竞争对手罢了。

  可我更担心的是,他是想针对五石散,打破我们的生意。

  五石散,在大汉仕子之中已经风靡许久,若是这生意被打破,届时众人最先怀疑的是谁,不言而喻啊。”说着,脸上满是焦虑之色。

  “曹植!”

  曹丕猛地站起身来,双手重重地拍在案几上,怒目圆睁。

  “你我之间的交情,曹植心里再清楚不过。

  除了他,绝不可能有别人会搞出这种动作。

  莫不是曹植和高盛暗中勾结了?

  陈留高氏势力不容小觑,仲达,你不是说过高盛与曹植必定会产生嫌隙吗?

  怎么如今事态却发展成了这般模样!”曹丕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发颤。

  司马懿连忙起身,恭敬地微微欠身沉声道:

  “公子,懿目前确实没有收到高盛与曹植勾结的消息。

  只是高盛此人经商以来,诸事顺遂,屡次得手,

  这高盛或许太过聪慧,实在不能排除他与曹植暗中往来的可能。”

  何晏在一旁,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插了一嘴:“会不会是之前三大茶商的事情,处理得不够干净?”

  恰在此时,一名侍女端着一盘酒水,小心翼翼地朝着何晏身边走来。

  司马懿听闻何晏的话,心中猛地一紧,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侍女。

  刹那间,他的双目陡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如同苍鹰盯上猎物一般,那姿态恰似鹰视狼顾。

  侍女冷不丁对上司马懿这骇人的目光,吓得浑身猛地打了一个哆嗦,手中的托盘都险些不稳。

  司马懿见状,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她是否听到,已经不重要了。”

  曹丕闻言,缓缓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此女侍奉本公子许久,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他微微顿了顿,又再次低声呢喃了一句:“给她留个全尸吧。”

  曹丕似是不忍看到血腥场面,甩袖离开,并且留下嘱咐:

  “仲达,再探。

  高柔只有一独子,此子若不能用,断不可留。

  高盛没了,陈留高氏也就无足轻重。”

  ......

  司马懿眉头紧锁,满脸的疲惫与焦虑。

  这些时日,他动用了遍布全城的眼线,将整个许昌城翻了个底朝天,却始终查不到白矾的用途。

  长沙臭豆腐、祁门红茶,这些业务与白矾毫无关联。

  一切线索都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得无影无踪。

  高盛这些日子深居简出,一门心思扑在瑞仕钱庄的装修上,此事传得满城风雨。

  司马懿对瑞仕钱庄的前身,八家布庄也进行了详细调查。

  可布庄与白矾同样没有丝毫联系,就好像高盛收购白矾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

  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将调查的重心放在绿柳居。

  踏入绿柳居,一股素菜的清香扑面而来,可店内来来往往的食客却骂声不绝。

  司马懿心中疑惑更甚。

  他暗自思忖:这绿柳居表面上是个素菜馆子,可这般多的投诉,生意却还能维持,实在蹊跷,这里面必定另有隐情。

  他隐隐觉得,这绿柳居或许只是个幌子,背后可能藏着类似五石散配方的研究。

  五石散一本万利,若真如此,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正因为有了这等暴利的生意作为军费支撑,曹丕公子在夺嫡之争中便不会处于劣势。

  曹植与许都洛都商业大户暗中往来之事,曹操实则并不满意,这点司马懿看得透彻。

  司马懿在绿柳居调查了好些日子,光是吃饭就花了将近百两银子,可依旧无法进入绿柳居的厨房或内部关键区域。

  而且,这绿柳居的装修让精通风水学的司马懿深感异样。

  一般做生意的人,都讲究顺风顺水顺气,店内装修必然是风水极佳,通风纳气。

  可这绿柳居却截然不同,内部装修仿佛故意堵着气、挡着风,完全不符合一个正常商人追求财运的思维。

  反倒像是要堵住这家店的气运,不赚钱才是老板的初衷。

  种种迹象表明,这绿柳居绝不简单。

  司马懿决定采纳曹丕的意见,先想办法毁掉绿柳居,再暗中调查其内部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终于,聪明的司马懿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

  《禁奢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