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兴大汉之荆南刘贤

第79章 征南大将军

  毋庸置疑,桓阶的意思是等蒯越回去后,将书信送给刘备,这样既能激化刘备和蒯越的矛盾,还能孤立蒯越。

  桓阶继续道:“我总觉得有些不妥,蒯蔡二族这般做法,有向我们投效的想法,我们把他们的书信拿给刘备看,会绝了二族的投效之心。”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我赞同伯绪的看法,我们宁可不要武陵,也不能失信与人。蝇营狗苟虽然能暂时让我们地盘扩大,却终究不是正途。”

  公信力是一个政权很重要的资产,为了鸡肋一般的武陵,实在有些浪费。

  “善!”桓阶俯首称赞,道:“只要给我们一些时间积蓄粮草,训练士卒,我们自己拿武陵便是,到时候我们顺道把南郡一起拿下来,何须蒯越做这个好人呢?”

  “就依两位先生之言,我们不要蒯越赠与的武陵郡!”说着,刘贤又看向诸葛亮,道:“孔明。”

  “在。”

  “你与蒯祺相交莫逆,此事交给你去做吧。”刘贤道:“蒯越为我们立下大功,又有治政的才能,万不能让这般功臣寒心。”

  “诺!”诸葛亮领命道。

  诸葛亮的速度很快,第二天上午,蒯越就见到了派遣的使者,以及诸葛亮代替刘贤写的回信。

  蒯越看罢,眼中阴晴不定。

  这是在忌惮自己,还是在忌惮蒯氏?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借刀杀人之计终究是落了空。

  他本想着趁着这个最后的空档期,孤立刘表,然后谋取更多的财富,想不到竟然被荆南给看穿了。

  蒯越失神良久。

  自从黄巾起义以来,已经接近二十年。这小二十年里,诸侯互相征战,背信弃义者数不胜数,在乎名声者屈指可数。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宗族愿意辅佐刘表的原因之一,最起码此人爱惜羽毛,不会做出如曹操那般挖坟掘墓的事情。

  是的,蒯越对于曹操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是蒯良和蔡瑁更倾向于投降曹操。

  “罢了。”蒯越摇了摇头,对着麾下的亲信吩咐道:“你们替我再跑一趟吧,就说武陵不会设防,到时候让刘征南派人来接收便是。”

  随着刘磐兵马的覆灭,蒯越几乎有些无视刘表。

  再加上这两年刘表身体愈发虚弱,他舍得在自己临死之前引发荆州的战乱么?

  蒯越对于刘表的心思揣摩的极为透彻,此人眼下多半想着等刘琮上任,获得蔡氏的支持。

  蒯越这般行事,刘贤终究再无其他顾虑,随着蒯越大军退往南郡,刘贤顺势派遣官吏入驻武陵。

  从此时起,刘贤坐拥荆州半壁,加上交州,麾下人口接近四五百万,一跃成为天下霸主之一。

  武事已毕,接下来就是文事了。

  因为前番桓阶派遣去许昌的人渺无踪迹,刘贤也就对许昌朝廷失去了恭敬。

  以交趾太守士燮为首,刘贤麾下诸臣纷纷上表,表刘贤为征南大将军,总督荆州、交州二州军事。

  至于许昌朝廷管不管,刘贤根本不在乎,当即自领征南大将军,开府治事。

  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征南大将军府事,协助刘贤管理二州。

  桓阶转正为荆州刺史,负责荆南四郡政事;刘巴为交州刺史,负责交州政事。

  至于空出来的荆南三郡的郡守,零陵太守交给了新投降的赖恭担任,这个人是饱有才学之辈,治理一郡尚且游刃有余。

  武陵太守则出乎意料,由原来士燮的长史程秉兼任,此地人口稀少,又是对抗刘表的第一线,又要治理当地的五溪蛮,非治政大才不可。

  程秉是儒学大家,为人又不迂腐,再加上由桓阶在侧,治理一个武陵问题不大。

  况且另一时空中此人官至孙权的太子太傅,太常,执政能力是有的。

  同时,年仅十七岁的马良则担当武陵郡丞,负责抚慰五溪蛮事宜。

  至于桂阳太守赵范,则升任征南大将军府功曹。

  这是明升暗降,实际上是怕此人在桂阳乱搞,破坏了桓阶的心血。

  桂阳太守一职,则由原零陵督邮房诚担任,此人在零陵兢兢业业多年,一直属于无功无过,正好用来在桂阳延续桓阶的治政方针。

  潘浚被调往苍梧,担当苍梧太守,接下来交州的政事以查找苍梧隐户为主。

  潘浚留下的郁林太守则由交州避祸的薛综担任,此人能力决不在程秉之下。

  另一时空中薛综也是跟随着士燮归附孙权,先是出任中郎将,后来担当合浦交趾太守,屡次升迁官至太子少傅,士林名声虽然不及程秉,但是此人的治政能力却远超程秉。

  值得一提的是,同在交州避祸的许靖也因为他的名声大,被刘贤任命为征南大将军长史,虽然不负责具体的事物,却极其优待。

  其余名士袁徽、刘熙则被任命为劝学从事,负责管理书籍,整治经典,教导学习。

  这些人表面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用处,但是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名声流传极为广泛。

  如许靖,他在董卓专权时期,跟周毖曾经提拔荀爽、韩融、陈纪等人为公卿,提拔韩馥、刘岱、孔伷为刺史州牧,提拔张咨、陈邈为太守。

  基本上东汉末年的诸侯,都跟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袁徽更了不得,出身于陈郡袁氏,虽然跟汝南袁氏并非一族。

  但是袁徽的乃是袁涣的从弟,后来袁霸的亲弟弟,袁敏的亲哥哥。

  这三人日后在曹魏都身居高位,袁涣官至御史大夫,袁霸官至大司农,袁敏则担当河堤谒者。

  至于刘熙,也是难得的大才,此人擅长教导学生,如前文的程秉、薛综,都是他的弟子。

  可以说此人就是荆南版本的大儒宋忠。

  其余四军主帅也各有升迁,以黄忠为镇军将军,本部屯兵长沙,作为刘贤的中央军护卫中央。

  甘宁为折冲将军,率领本部兵马以及水师驻守罗县,控制洞庭湖,也是拱卫中央。

  魏延为振威将军,率领本部镇守汉寿,防备刘表。

  文聘为扬武将军,率领本部驻守广信,这是为了接下来的清查隐户做准备。

  其余人中,区景作为军司马加入魏延部,吴巨则作为校尉加入甘宁部。

  四部兵马各自休整,补充将士,训练士卒,自是不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