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忽然嘉靖发现在“阴阳调和”这个技能后面有一个小加号,他试着点了一下,竟然出现了乾坤交泰经。
“这还能挂载技能的,果然很智能啊,这系统。”嘉靖把乾坤交泰经挂载上去,阴阳调和的技能介绍立刻发生了变化。
【被动技能:阴阳调和。呼吸吐纳自动平衡体内阴阳二气,降低内息紊乱走火入魔的风险,内息循环不绝,内力回复速度提升。】
等于是个被动的回蓝buff。
从内视状态退出来,嘉靖呆呆地望着窗外。
怀中人抱着自己的胳膊,沉甸甸的触感十分真实,这无形中消解了嘉靖刚刚滋生起来的虚幻感。
虽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年了,但是偶尔梦醒时分,嘉靖还是会觉得眼前的一切会不会是一场梦。
偶尔他会想回去,但更多的时候,他也会舍不得,非常的矛盾。
但是最近,想回去的感觉渐渐消失了,可能是因为做了皇帝,也可能是因为有了一个女人。
谁知道呢。
深夜睡不着的不止嘉靖一个,被安排在执事房的杨慎也没睡着。倒不是这执事房的条件不好,让他这位首辅之子委屈了,而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他内心产生了一个矛盾的种子。
不可否认的是,杨慎绝对是一个天才。同样是读书人,张璁二十三中举人,四十七了,才能中个二甲进士,而杨慎一路披荆斩棘,二十三已经蟾宫折桂,高中状元了。
这里面的差距,可谓是云泥之别。
杨慎读书多而精,杂且深,这让他能看到一些普通读书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他还记得自己年少时,曾立下两个志向。
一曰读万卷书,二曰行万里路。
万卷书这件事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完成了,也因此,通过万卷书的互相印证,他发现了儒家的深层次奥秘,也就是儒家的修行之法。
这世间的读书人,大多都知道“文胆”,什么是文胆,每个人的见解或许不同,但感觉大体一致,是找到自己的路,并且坚持到底的勇气。
通常读书人认为,文胆一旦形成,即不可更改,因为它象征着一个读书人的胆魄”与“意志”,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否则文胆碎裂,这人也就废了,再塑文胆根本就不可能。
但杨慎却知道,其实是可以的。因为读书人不止有文胆,还有文心。
文心是什么?很少有人知道,绝大多数的读书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其实文心,就是形成文胆之前,所需要找到的那个“道”。
大部分读书人的文胆,其实都是“随机形成”的,比如张璁,如果他没有遇到礼议之争这件事,他一辈子也不可能形成文胆。
但对杨慎这样的绝顶天才来说,他在二十岁前,就通过自己的悟性和万卷书的积累,领悟了自己塑造文心的方法。
在杨慎看来,何为文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自我认可的道理,甚至,这个道理是错的。
比如老父亲杨廷和,他的文心是“抑制君权”,在他看来,只有君权受限,百姓才能安生,国家才能运转,否则天下围着皇帝一人,受此一人的喜怒哀乐左右,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他坚信这颗心是对的,所以他在鼓起勇气坚持到底的时候,文胆便形成了。
可他一定是对的么?不一定,但他坚信就可以了。这是他力量的源泉,只要他一直坚信,他就一直不败,至死不悔。
但如果有人让他意识到,他坚信的东西错了,让他陷入自我反思和否定,那么他的文心也就毁了,文胆无处所依,自然也就碎了。
心胆俱碎,命不久长。
但圣人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儒家并不是真正一条道走到黑,是可以改的。
难是难在,找到一颗文心很不容易,有勇气塑造一颗文胆更不容易。心胆俱碎之后,再有勇气来一遍,难度可想而知。
但对杨慎来说,却不是很难。
如何打造文心?
《左传·襄公》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打造文心,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强调的是德行,但如今仁义礼智信都已存在,另辟蹊径太难,所以杨慎放弃了这条路。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强调的是功劳,匡扶正道、治国安民,教化百姓这都是功劳,为官者多做的也是这些,这也是杨慎选择的路。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强调的是著作,著书立说,注疏经典,传之后世,通常都是郁郁不得志,做不来官的读书人选择的路,杨慎在正德朝遭到排挤辞官归乡,就是打算以此为后路的。
而今天,杨慎看到嘉靖心血来潮发明的“字典”,忽然发现这不就是“立言”么?
虽说不是什么宏篇大论,也不是什么道德经典,但这字典一旦现世,再加上朝廷的大力推行,大明百姓的识字率将会大大提升,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完全符合儒家‘立言’的标准啊!
大部分读书人终其一生也不能做到的事情,对新皇来说,只是心血来潮和灵光一闪?
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不是孔孟一样开宗立派,他只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换了一种巧思就做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而自己这读了万卷书的人,竟然想不到这一点。
“非我之过,气运之故也。”
杨慎喃喃自语,心中做了一个决定,他已经决定更改自己的文心,从立功转为立言,他要借编纂《嘉靖字典》,来重塑自己的文心和文胆,成就自己的修行。
他打开窗,仰头看向天边紫微星。
帝星当空,其亮如月。
“父亲啊父亲,你如何争得过天意啊!”杨慎不禁开始为自己的老父亲担忧了起来,他很想把重塑文心的方法教给父亲,但无奈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修行之事,靠一个悟字,若是不能自己领悟,就算他用尽了心血,磨破了嘴皮,杨廷和也是听不懂,更做不到的。
就是这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