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宋终

第58章 相亲?

水浒:宋终 怒更2000 3101 2025-04-08 10:00

  紧接,又一侍女上门,韩安再度凭借这独特法子,促成一单生意。

  静姝脸上的红晕还未完全褪去,便又被又进来的侍女一顿打量,弄得愈发羞赧。

  这感觉就像自己是位青楼妓女,正被风流客挑选一般。

  即使对方也是女子,可这般被肆意审视的滋味,还是太过羞耻。

  等卖出五个玲珑小盒,她心态才渐渐有所适应。

  同时,她的目光被台下那装满银两的箩筐所吸引。

  长这么大,她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财。

  直至城楼上的报鼓,敲出一更三点,开始实行宵禁,这才断了侍女前来的脚步。

  在这一个时辰里,总共卖出十双温玉络,入账两百两。

  韩安让静姝放下快是麻痹的一腿,问道:“你可学会这售卖的方法了?”

  “嗯,韩公子请放心。”

  “那明晚便由你亲自售卖,要是眼力准些,估计能卖出三十双。”

  “三十双?!”

  静姝原本捶着发麻大腿的手瞬间停住,眼睛瞪得老大,在心里暗自盘算许久。

  “那不就是六百两?!”

  韩安笑道:“时辰不早了,打烊后收拾收拾再回去,往后这段日子只会越来越忙碌。”

  “嗯...嗯?韩公子,还有人前来购买呢。”

  韩安顺着静姝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顶华贵的帷轿缓缓而来。

  在一众侍女的簇拥与遮挡下,缓缓走出一名贵妇。

  正是王娘子。

  韩安心中一暗,‘手忙脚乱’出门迎接。

  王清瑶轻轻扇动手中圆扇,娇声说道:“韩公子新店开张,竟也不叫我来帮衬帮衬。”

  “不过是小打小闹,怎敢劳动王娘子大驾光临。”

  “我瞧着都卖出三十双了,这一夜进账二百两,真是羡煞旁人呢。不知韩公子,店内可有热茶?”

  “有上等铁观音,如若王娘子不嫌弃,请到雅间叙谈。”

  韩安瞥见她扭扭捏捏的行姿,猜出她是穿有温玉络,真是够胆大包天。

  雅间,门外有两侍女守门。

  门一关,王娘子对外面站着的李家侍女有些顾忌,举止也不敢太过张狂。

  但嗅到一旁让人心猿意马的清秀之息,她逐渐喉焦唇干,不由自主慢慢向韩安靠近。

  “韩公子,听城中白日谣言,说你是入赘了李家,可有此事?”

  韩安眉头轻蹙,瞬间便猜出这谣言背后的主使。

  除了清照,再无他人,她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韩公子,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王清瑶再次轻声追问,身体又贴近了几分,脑袋轻轻枕在韩安并不强壮的手臂上。

  若此事为真,那她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为了眼前这可口的小鲜肉,是否值得去冒犯李家。

  虽李家主的亡妻王氏,其父是三朝为相的王珪,且王氏已是过世。

  本应就此衰落的,谁知出了个‘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

  她发布的简体字集,显著提升底层的识字率,得到朝廷的封赏。

  封‘灵慧秒真玉女’,隶神霄玉清宫,享三品道官俸禄,月三十贯。

  赐‘金缕玉简’一副,刻徽宗瘦金体‘天寿灵慧,宇启苍生’。

  还赐官田五百亩,由皇城司代管,月拨脂粉钱二十贯。

  这等光环照耀下,王还真不好动。

  然而,韩安怯弱回句:“在下从未听李才女提及此事,实在不知是真是假。”

  王清瑶一听,心中顿时大喜,舔了舔干涩红唇,一把抓起韩安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手背,说道。

  “其实这次前来,就是想告诉韩公子,我有一女,今年有十五,生得亭亭玉立,不知韩公子意下如何?”

  好你个淫妇,竟妄图让我入赘王家,好日夜压榨我是吧。

  韩安心中暗自咒骂,故作受宠若惊,连忙缩回手,侧过头回答。

  “在下无权无势,岂能高攀王娘子的千金,不可不可。”

  王娘子瞧见韩安这欲拒欲迎的态度,心中更是喜悦,硬抓回他的手放在自己腿上摩挲,说道。

  “怎会,不如挑个日子,你过来见见我家女儿,定让韩公子喜欢。”

  “这...”韩安面露‘为难’之色,“那青丝的事儿...”

  “明日我令人送去十匹青丝,就以成本价二十两一匹,卖给韩公子。”

  “谢王娘子。”

  韩安撇过头,假装不敢看她,那展现出的稚嫩青涩,让王娘子愈发爱不释手。

  这时,王氏侍女在外面提醒夫人该回去。

  她深深嗅了一大口秀息,这才不情不愿起身。

  “韩公子还请抽空过来王府长谈。”

  “在下尽量。”

  王清瑶刚一走,静姝便立刻跑了进来。

  她敏感的小鼻子,瞬间捕捉到韩安身上残留的贵妇香气,心中不禁一惊。

  “韩公子,你难道被王娘子...”

  “别胡思乱想。向你家小姐汇报时,顺便替我带句话,莫要趁人之危。”

  “好...不对!没有!”

  ..........

  翌日上午,二龙山。

  韩安付完十匹青丝的二百两,赶紧让衣坊女工开工。

  用青丝制作的温玉络,虽说成本高了些,但售价也能更高,可定价为三十两一双。

  这十匹青丝,大概能制作出两百双温玉络,总收益可达六千两。

  别看数字大得惊人,当扣除所有成本、打点各方关系等等要花出去的钱,实际净利并不多。

  韩安招来林娘子,征询要几日才能全部制出,得到的回答是需半个月。

  为了加快制作进程,韩安花费两个时辰,将预留后路的五台织机改装成了丝机。

  一台丝机日产三双,在十台丝机火力全开下,两百双需七日。

  韩安看着众人忙碌,听着那紧锣密鼓的纺织声响,心中顿时想到一事。

  蝗灾,快要来了。

  政和初年前后,由于连年大旱,导致蝗灾年年爆发,且灾情逐年加重。

  如今已是四月底,天上已出现些许蝗蝻。

  待到五月,这些蝗蝻成长为蝗虫,灾难便会正式降临,且会持续三四个月。

  青州作为重灾区,若不提前做好准备,恐怕难以招架。

  此时已不能再畏首畏尾,必须放手一搏,能赚多少是多少,否则后续计划将难以实施。

  虽说蝗灾是场大灾难,但其中也暗藏着巨大的利益,必须牢牢抓住。

  韩安招来林冲,问道:“不知林兄的训练手册可是编写好?”

  “三日前已是写好。”

  “劳烦林兄把这份名册上的男丁,招来进行训练。”

  林冲接过名册,面色兴奋至极,颤声说道:“韩先生...不...主公,难道...”

  韩安见他这般模样,不禁哑然失笑:“林兄想多了,只是训练他们来保护山中的产业,顺便捕捉蝗虫。”

  “蝗虫?”林冲细想一阵,叹道:“听闻青州去年的蝗灾引发的饥荒,致使数千百姓活活饿死。”

  这话一出,韩安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亲眼目睹的连续惨状。

  人相食。

  韩安自嘲嗤笑一声,喃喃自语:“昏天暗地,千里荒芜。”

  “韩先生,此话怎讲?”

  “林兄还不快去训练村中男丁,否则下月可应付不了那数百流民。”

  “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