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诸天:从庆余年明家庶子开始

第5章 加点

  明晟清晰的明白一件事。

  即便他过了滴血验亲这一劫,但只要薛梅这个当家主母还在,他就注定了危机重重,难有尽时。

  薛梅最迟在产子之后,或者他束发之前,就会寻机对他下手。

  有了孩子的薛梅只怕不会再如过去那般仅仅只是羞辱打压,大概率会直接对他下死手。

  毕竟,一旦他死了,整个三房就会完全由薛梅生下的嫡子继承。

  他那生父明长恩即便知晓,只怕也会如那日滴血验亲一般,冷眼旁观,坐视不理。

  所以,哪怕仅仅只是为了活命,他都需要尽快的消除自身的隐患,并且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当务之急,他首先要尽快弄到一些药材,将他们母子二人的毒解了。

  其次便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县试,成为童生,被官府记录在册。

  继而一步步成为秀才,举人。

  唯有如此,引得族中看重,薛梅才能够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再对他下手。

  而根据他这几日的打听,最近的一次府试,就在一个月后的二月初十。

  如果顺利的话,他还可以继续参与之后的四月份的院试,获得秀才功名。

  之后,如果他能够继续通过八月份的乡试,就可以一跃成为举人。

  身份地位都将大有不同。

  然而,想要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从一个身无功名的平民百姓成为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可绝非易事。

  即便是最简单的童生试,都需要娴熟的掌握背诵四书五经,甚至还要会做五言六律的诗文。

  他之前估算的一年时间通过府试考上童生,都是建立在绝对的专注和努力之上才能做到。

  更不必提后续更难的院试和乡试了。

  某种意义上,科举考试甚至比他前世的高考还要难上数倍。

  所幸,他可以开挂。

  念头一动,面板浮现的瞬间,在易经锻骨拳的下方,便又多出了两行字。

  【四书五经:未入门(0/1)】

  【诗词歌赋:未入门(0/1)】

  他发现,用灵机提升这等文化信息传承之类的能力,要远远低于易经锻骨拳或者境界增长这等能够直接对身体产生影响的消耗。

  只是他目前还并不清楚这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提升到入门之后的水平。

  要知道,于他而言,此刻的每一点灵机都极其宝贵。

  万一消耗了灵机之后,却并未起到预想中的作用,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灵机,只怕得不偿失。

  距离一个月之后的府试,他最多也只能再积攒十点灵机。

  如果这些灵机尽数消耗之后,他仍旧无法通过府试,成为童生,他的处境怕是就有些不妙了。

  滴血验亲一事虽然令薛梅安分了几日,但薛梅能够忍到何时,实在难料。

  倘若他将这十点灵机尽数加在修为上,正式成为武者,踏入一品之境,反而或许能够为自己添上几分自保之力。

  低头沉思,权衡利弊了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了尝试一番。

  即便提升之后,无法达到他的预期,但也算是对这灵机消耗规则的一次试探。

  这灵机虽然是他自身汲取天地之力而生,但他对灵机这等玄奇的力量还是有些太过陌生。

  心念一动,一点灵机霎时间化作虚无,四书五经后那未入门三个字模糊间,便发生了改变。

  【四书五经:未入门(0/1)→初窥门径(0/10)】

  他只觉大脑一阵清凉,无数记忆缓缓浮现。

  那是他数年间读书诵读的画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只是一个恍惚间,四书五经的所有内容便都无比清晰的铭记于心。

  他甚至觉得自己可以真正的做到倒背如流。

  刹那间,他欣喜若狂。

  虽然仅仅只是记下了其中的文字,尚不解其意,但也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童生的水平。

  灵机的玄妙和强大,或许还在他想象之上。

  欣喜过后,他便生出了一股发自内心的震撼和激动。

  同时,他心中对于追求更高的地位和实力,去获取更多的灵机也生出了一股巨大的渴望。

  略微平息了心绪过后,他毫不犹豫的将最后一点灵机加在了诗词歌赋之上。

  【诗词歌赋:未入门(0/1)→初窥门径(0/10)】

  一瞬间,他对于诗词歌赋对应的相关文体句式格律等皆是一清二楚,脑海中无数文字也可以轻易的在既定的框架下完成创作。

  或许没有什么灵气,匠气十足。

  但也绝对是中规中矩,全无偏差。

  至少用在府试之上,已经足够。

  一时间,明晟略有些浮躁的心绪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心中有了底气,整个人似乎都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略显深邃的眸中,沉静而平和,隐隐的便有一股书卷气油然而生。

  台上正在讲课的杨老夫子语气微微一顿,莫名有些在意的多看了明晟几眼,只觉得这个往日里畏首畏脚,一脸郁气的孩子似乎当真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随即他便收回了视线,继续按部就班的讲起了课。

  ……

  脑海中有了四书五经的内容之后,明晟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每每台上杨老夫子讲到何处,他脑海中都会自然的浮现出对应的课本内容。

  两相对照之下,他便对文字背后的含义多了几分理解。

  一时间,枯燥无味的课堂似乎也多出了几分味道。

  转眼间,上午的课程便在杨老夫子下课的声音中宣告结束。

  杨老夫子话音才落,方才还昏昏欲睡的一众明家子弟便打起了十分的精神,一溜烟的跑出了课堂。

  杨老夫子倒也见怪不怪,只是自顾自的整理着案桌上的课本。

  他淡淡的看了一眼不知何时凑到他面前的明晟,道:“寻老夫有事?是老夫方才所讲有何不懂之处?”

  明晟认认真真的行了一个学生礼,道:“学生想参加一月之后的府试,希望夫子能够写一封推荐信。”

  府试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参加的,必须要有正经的读书人身份。

  一般需要通过县试,获取到读书人的资格之后才有资格参加。

  但以杨老夫子的身份和名望,一封推荐信便足以让他越过县试,直接参加府试。

  当然,通过明家的路子也可以轻易做到。

  但为了防止薛梅在其中使绊子,在正式考试之前,他觉得还是最好将此事瞒下为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