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79文艺时代

第22章 春节文艺晚会

1979文艺时代 西门不是大官人 4935 2025-04-08 10:32

  大哥赵耀华的两个孩子,一开始和赵风华这个小叔不太亲。

  赵风华刚回城半年,没有经历过两个孩子的童年,和他认生是情理之中。

  上辈子的赵风华,因为和两个孩子相处比较少,两个孩子对他也不是很亲。

  不过,两个孩子的家教很好,对他这个小叔很尊重,并没有因为他的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就看不起他。

  包括二姐赵静宜家的孩子也是一样。

  这应该算是赵家最大的成功,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是父慈子孝,没有其他家庭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

  上辈子的赵风华孤寡半生,年纪大了之后,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都会定期带着孩子来探望他。

  所以赵风华才心甘情愿的打算在自己死了之后,把父母留给他的房子,平分给大哥、二姐家的孩子。

  重生回来,赵风华的改变之一,就是和孩子们亲近了许多。

  从仓管临时工调岗到实习编剧之后,工资增加了五块,上交给家里的生活费没有增加,留在赵风华手里的钱相当于多了五块。

  多了写小说的副业,能赚稿费,手里就更宽裕了。

  虽然要攒钱买房,但是买房需要的大钱,可以靠署名编剧费,还有小说发行单行本的稿费,不需要特别注意十块八块的零钱。

  经历了后世物资丰富时代的赵风华,重回到物资匮乏的当下,实在没有什么消费的欲望,手里的零钱,就多半用来买零嘴零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

  所以现在,大哥二姐家的孩子,对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家里表现得比大人还积极。

  一来就钻到赵风华的房间里,有好吃好喝的伺候,还有连环画能看,赵风华来了兴致,还会给他们弹吉他唱歌。

  就像现在,大嫂在外边忙活着给年夜饭做准备,侄儿侄女和赵风华在他的小房间里,有吃有喝,还有小叔弹吉他唱歌助兴,快活得不得了。

  大嫂在外边干着活儿,嘴角也止不住地泛起笑意。

  等大哥下班过来,父母也都下班回来,这个只有三十来平方的房子里,就更热闹了。

  大嫂帮着母亲做年夜饭,大哥和父亲摆起棋局,赵风华带着两个小的,一屋子欢声笑语。

  大哥突然问了一句:“老三,你前段时间不是说借调到沪海电视台,要参加春节文艺晚会吗?”

  “是啊,晚会是提前录制好,今天晚上八点播出,昨天下午进行的录制,所以今天就没事了。”

  “你还是唱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是的。”

  大嫂端菜过来,听到他们兄弟俩的对话,笑着插嘴道:“我当初和你哥认识的时候,听说咱妈是在沪影厂工作,还以为你哥家学渊源,也能会点才艺呢,没想到咱妈做的是财务工作,咱爸也是理科工程师,没有遗传下来文艺细胞,老三你怎么这么多才多艺呢?”

  “嘿嘿嘿,我是自学成才。”赵风华大言不惭道。

  侄儿蹦着问道:“小叔,小叔,你要上电视了吗?”

  “是啊,等一会儿你就能在电视是看到我了。”

  这个春节之前,家里除了赵风华在工作上风云变幻,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搞到了张电视机票,添置了一台12寸的彩色电视机。

  现在电视就开着,正在播放央视的新闻。

  “噢~~噢~~小叔要上电视喽,小叔要上电视喽。”侄儿带着侄女拍着手绕着桌子转着圈地替赵风华高兴。

  大哥家的电视机买得更早,不过尺寸比较小,只有9寸,还是黑白的,但是放在70年代末80年初的当下,已经是大件电器,胜过百分之八十的城镇家庭。

  侄儿侄女年纪虽小,但是对看电视并不陌生。

  这个时候的电视节目很少,还没有专门的儿童节目,不过就算是看不懂的新闻,两个小的也能看得兴致勃勃。

  大嫂又端着一盘菜进来,看着正发疯的侄儿侄女,劈头打在侄儿的脑袋上,让他带着妹妹老实一点,不要把餐桌碰倒了。

  侄儿捂着脑袋嬉皮笑脸地凑到赵风华身边,缠着他,要他把上电视的节目先表演一遍。

  手风琴算是大件乐器,价格比较高也不好卖,家里没有,只有一把吉他,不过用吉他也能伴奏,赵风华就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了一遍,大哥听得兴起,也扯着破锣嗓子跟着一起唱。

  侄儿侄女满眼崇拜地看着赵风华,连声说道:“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赵风华就一句一句的教他们。

  才教到一半,年夜饭已经准备好了,谈丹琴擦着手进来招呼大家上桌。

  五个大人两个小孩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过年的味道立即就弥漫开来。

  开饭之前,赵风华先带着侄儿出去放了一挂鞭炮。

  鞭炮声中辞旧岁嘛。

  回来坐好,谈丹琴端起倒着饮料的杯子,感慨万千道:“今年我们家终于团圆了,小华回城,又靠着自己的本事做了编剧,负责的第一部电影春节过后就能正式开始制作,如果成绩好,很有希望在一两年之内解决编制的问题,到那个时候工作就彻底稳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结婚成家,再给我们家添一口人,那样我和你爸的任务就算完成。

  “别的不再多说,总而言之,我和你爸都衷心的希望,咱们家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和和睦睦、团团圆圆。

  “再祝耀华、秋荷来年工作顺利,辰辰学习进步,嘉嘉健康快乐。

  “干杯!”

  赵凌岳、赵耀华、赵风华三人端着酒杯,和端着饮料的谈丹琴、大嫂俞秋荷、侄儿赵慕辰、侄女赵悦嘉一起碰杯。

  然后都不再说话,一顿猛吃。

  谈丹琴照顾侄儿,大嫂照顾侄女,赵凌岳、赵耀华、赵风华吃菜喝酒。

  直到电视上开始播放沪海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已经吃得半饱的众人才把注意力从饭菜上,转移到电视机上。

  大嫂问道:“小华,你的节目排到什么时候?”

  赵风华给侄女的碗里夹了一筷子肉,摇头说道:“昨天录制的时候,是在晚会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不知道播出的时候会不会有所调整。”

  “这场晚会持续多长时间?”

  “差不多三个小时吧。”

  “那正常的话,你的节目要排到十点钟了。”

  “差不多吧。”

  大家不再多话,一边吃饭,一边看晚会,把文艺晚会也当成一盘美味佳肴。

  等到央视开始制作春节联欢晚会,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央视春晚确实是百姓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

  就算后来央视春晚走到褒少贬多,成为百姓吐槽对象的时候,大家都不喜欢看了,但仍然会开着电视,只是从主菜变成了佐菜。

  沪海电视台制作的这台春节文艺晚会,放在赵风华这个拥有今后几十年超前见识的人眼中,很是科班老套,大部分节目都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新意。

  不过对物质匮乏,精神生活同样匮乏的80年代第一个年头的人来说,已经十分精彩。

  虽然没法像央视春晚那样汇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文艺战线精兵强将,但是沪海地区的文艺力量也不算弱,让这台晚会的节目类型,十分丰富,除了歌曲舞蹈,还有杂技、魔术、滑稽剧、戏曲等。

  只是舞蹈没有什么创新,歌曲也大都是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

  直到十点钟的时候,赵风华领唱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才以轻快的节奏、简明的歌唱,以及传递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拼搏斗志,让大家耳目一新。

  从赵风华在沪影厂元旦文艺汇演上第一次公开演唱这首歌,到除夕夜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这首歌已经通过广播电台,传向大江南北、神州大地。

  赵风华已经凭借这首歌一举成名。

  只是这个时代,信息反馈慢,而且在广播中听到的歌曲,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属于歌红人不红。

  不过通过沪海电视台的这场春节文艺晚会,赵风华的形象算是在沪海地区传播开来,只是受限于电视机的数量,覆盖率也不算高。

  龚雪家和殷婷如家,都还没有电视,没能看到赵风华的舞台英姿。

  不过她们还是通过广播电台实时转播的声音信号,又一次听到了这首歌。

  龚雪是和妹妹龚莹,一起躺在被窝里听的广播。

  龚莹说道:“二姐,这首歌不错吧,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很喜欢,还专门在信你跟你说过,你记得吗?”

  “记得。”

  “哈哈,八零年代的新一辈,说的应该就是我们吧。”

  “是啊,是啊。”

  “这首歌据说是这个唱歌的风华,自己作词作曲,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么合我们八零年代新一辈的年轻人口味的歌曲。”

  “他呀,应该也是个年轻人吧!”

  “年轻人,和我们年纪差不多?”

  “是吧!”

  “那可太有才华了!人家也二十多岁,我也二十多岁,人家已经能写歌唱歌,我却连毕业了之后干什么都不知道。”

  “他的才华可不止会写歌唱歌呢!”

  “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

  “唉,我要是能见一见唱这首歌的风华就好了!对了,二姐,你拍电影是有补贴的吧?”

  “是啊。”

  “那你这一次拍电影的补贴,能不能攒起来买台电视,这样明年风华要是还能上电视的话,我们就能看到他是什么模样了。”

  “买电视可以,但是干嘛非要看他长得什么样啊?”

  “哎呀,好奇嘛,难道你不好奇?”

  “我不好奇。”

  “真的不好奇?”

  “好奇这个做什么?”龚雪忍了再忍,才忍住没和妹妹说,她已经见过这个唱歌的风华了。

  殷婷如没有妹妹一起八卦,一个人安静地听着广播,有点遗憾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当初没有参加沪海电视台的节目审核,而是直接入选,她也就没能在节目审核现场看到这个叫做“风华”的歌手。

  今年已经是她在沪海第四师范学院就读的第三年,即将毕业分配工作,没什么意外的话,会被分配到中学做音乐老师。

  殷婷如对即将成为的音乐老师职业,没有什么看法,她当初参加嗡嗡嗡之后恢复的第一届高考,主要目的是摆脱知青的身份,离开农村,回到城市。

  现在愿望已经达成,还能一毕业就有正式工作,不需要像那些这两年返城的知青那样,为了一份工作一个编制,求爷爷告奶奶想尽一切办法。

  相比起那些同龄人,殷婷如已经十分幸运。

  她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她在音乐老师的岗位上不会做太久,很快就会成为一名电影演员,在80年代的华国影坛留下自己的印记。

  现在因为赵风华,她成为电影演员的时间,可能还会提早。

  赵风华的节目开始的时候,侄女已经熬不住睡着了,侄儿赵慕辰还在瞪着眼坚持。

  他演唱的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不仅歌曲新立意新,他的舞台形象,也和晚会的其他演员有所区别。

  这个时候因为电视转播技术不足,电视画面的色彩失真严重,为了能让演员的荧幕形象突出一些,所以在妆化方面,色彩使用的会格外浓重。

  代表就是红脸蛋儿、红嘴唇,眼影也是浓墨重彩。

  不仅是女演员这样,男演员的妆化也同样如此。

  拥有超越时代见识的赵风华,哪受得了这种妆化,如果真的顶着这样的妆容上台,非成为他的黑历史不可。

  另外,沪海电视台给他提供的演出服,也是花花绿绿,十分浮夸。

  赵风华接受不了,于是在沪影厂的仓库,借了一套服装,没有标新立异,只是一套规整合身的中山装,化妆的时候也要求化妆师尽量少在他脸上使用颜料。

  赵风华以一个非职业歌手,能参加沪海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除了因为他是必选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创作者和原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俊秀外形,虽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认知,但是人摆在那里,就显得赏心悦目。

  天生的偶像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