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养你呀
一部电影从杀青到拿到上映许可证,差不多需要五到六个月,这还是后期制作简单,审核不出问题的理想状态。
而现在离元旦满打满算只有半年,就算一切顺利,也没多少时间宣传。
并且《你的婚礼》本就先天不足,要是再匆忙上映,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这是对其他人而言,庄周不用太多担心。
后期制作别人可能最少需要两三个月,但他只要一个来月。
至于审核,国内又没有固定标准,只要内容没太大毛病,过不过,时间长短,还不是看上面人的心情。
找韩三坪帮个忙,把时间压到一个月的几率还是很大。
中影看似只是个电影公司,但说半个电影总局也不为过,领导岗位都经常互调。
只是两个理由都不能摆上台面,他思索片刻,半真半假地解释:
“过完年,我要开一部新电影,不搞出点成绩,谁愿意投资啊。”
“卧槽,你又要拍电……”
朱亚炆顿了一下继续道:“不对,你怎么能保证票房不错,万一扑了,岂不是更没人给你投资。”
“你丫不会说话,就把嘴闭上。”
“听不出好赖话是吧,几百上千万,你当自己是张益某、陈楷歌啊,不管票房再怎么拉胯,都有人抢着投资。”
“老庄,我也觉得稳妥点好,你可投了200多万。”尹健也提醒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赚钱不敢说,回本还是没问题的。”
见他说得如此自信,众人也不再劝。
在他们眼里,庄周这人有点邪性和奇葩,总干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但还都能成。
对于这样的人,要是说太多,他们都觉得自己是“瞎吃萝卜淡操心”。
一群人,除了刘晓丽,都还不算正儿八经步入社会,没那么多“兄弟听我说”,不到十二点,也就散了。
庄周回到宿舍,洗漱完毕,正要躺尸,手机铃声又响了。
他一看是刘怡菲打来的,有些纳闷地接通:“这么晚还打电话,有事吗?”
“没事就不可以给你打啊?”
小姑娘语气不善,他很识时务地谄笑道:“别人不行,你当然没问题。”
“这还差不多……问你个事,你是不是拍新电影钱不够?”
庄周微微一怔,有些诧异地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确实要拍新电影,还是部需要冬天拍,最好春节前上映的戏。
如果过完年不拍,就得明年年底才能拍,那样等上映都后年年底去了。
只是身上又仅有一百万出头,只能让《你的名字》尽快上映回笼资金。
“你要是有钱,才不会在乎有没有人投资,想拍直接就拍了。”
“不错嘛,你现在是越来越聪明了哈。”庄周真心夸赞。
那么多人都没想到这一点,尤其是朱亚炆那三个货,同个宿舍住了这么多年,还不如小姑娘。
但刘怡菲不买账,不满道:“什么叫现在,我一直很聪明的,好不好。”
“你差不多行了,再聪明就秃头了。”庄周瞄了眼屏幕手机,“都快一点了,没其他事,我就挂了。”
“等等,电影要不还是等《神雕》播出后再上映吧,我这还有些钱,你先拿去用。”
“你妈能同意?”
庄周知道刘怡菲这两年拍广告赚得比拍戏多得多,但这些钱都是刘晓丽在管。
以对方对他的严防死守,应该是万万不会答应。
“你是不是傻,不让她知道不就行了。”
刘怡菲压低声音,“卡是她在那,但存的是我的名字,我去银行挂失,再补张卡,不就行了。”
“……”庄周一时无言以对。
难怪这姑娘刚才不说,刘晓丽要是知道被自己姑娘偷家,还不得气得吐血。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调侃道:“别人家的小棉袄都是贴心又保暖,咋到你这就不仅不保暖,还哗哗吹冷风。”
“我还是为了你,你还说风凉话。”
刘怡菲的声音软糯糯的,应该是在嘟嘴,但庄周还不想年纪轻轻就吃软饭。
“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我怕你妈告我骗财骗色。”
小姑娘貌似对这话很受用,嘻嘻笑了两声,“别怕,就算上法庭,我也说是心甘情愿。”
“……”
庄周又给整无语了,都想提醒刘阿姨趁还能生,赶紧找人再生一个。
他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刘怡菲才放弃了“监守自盗”的想法。
“行吧,反正你要是缺钱,别不好意给我说。”
“放心,等我哪天不想努力,就找你包养。”
“咦,你这么说,我咋还有点期待呢。”
“那你得加油了,我对生活质量可是有要求的,得住别墅,开豪车,吃大餐。”
“也不是很高嘛,只要你乖乖听话,一切都不是问题。”
两人不着边际地聊着,直到都打起哈欠才结束。
次日。
庄周一早就和中影的两名剪辑师扎进了剪辑室。
他一开始其实是想请张艺凡的,但姜闻以大材小用为由,连话都不愿意带一句。
事实也的确如此,张艺凡担任过《鬼子来了》、《寻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独立剪辑师。
实际上《鬼子来了》最开始的剪辑师是个美国佬,他只是助理。
后来,这个美国佬发现他的能力不次于自己,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就给了姜闻“你要我,还是他”的选择。
张艺凡那时还是个雏鸟,姜闻为了全局考虑,只能舍弃他。
但过了一段时间,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工作理念的不同。
姜闻始终和那个美国佬尿不到一壶,便让工作人员给对方买了机票。
然后又把张艺凡请了回来,并给与了充分的信任,其能力和天赋可见一斑。
而《你的婚礼》,一部100分钟左右的电影,毛片却不到400分钟,比好多片子粗剪过后还要短,没有多大剪辑难度。
庄周这个对剪辑一窍不通的嘴强王者,加两个很有可能是中影剪辑部门的边角料,也就花了一周。
就这,他还有空给电影录了首插曲。
不过当所有精简镜头拼接在一起时,他还是顿感轻松。
前前后后忙了小半年,终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
剩下的调色、混录、配乐、字幕,片头片尾等工作,都交给了中影。
只需要韩三坪那边搞定审核,然后定个上映日期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