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电话
“李平,李平,听到大喇叭喊,来村部一趟!”
刚刚走进村里,李平就听见村头的大喇叭一连喊了三声。
可能是他不在家,石富贵找不到他,这才奢侈的用大喇叭喊一声。
“你先回家吧,看看火灭没,我去看看咋回事。”李平蹭完脚底的厚泥,嘱咐完向志宇便匆匆向石富贵家走去。
他心底隐隐有些猜测,可能是鸡蛋的事有了消息,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径直走进屋里。
今天石富贵没事相求,自然也就没有人给他倒水了,这老小子势利的很。
“刚才有你的电话,过十分钟会再打过来。”石富贵坐在炕上老神在在的说道。
李平见他没有一丝待客之道,也没把自己当成客人,权把他家当成村部,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短短的十分钟,在两人的沉默中格外漫长,这只是相对石富贵来说,李平脑子里想着接下来可能遇到的情况,做着预备话术,没有任何尴尬可言。
‘叮铃铃,叮铃铃……’
突然的电话响铃声打破了安静的气氛,李平快步走到电话旁,等电话响铃三声后这才接起来。
“喂,你好,我是李平。”李平平静的说道。
“你好,我是马耀华,你还记得吧,上次在菜市场见过面的。”电话那头的人做着介绍。
“记得,记得,我这天天盼着你的电话,今天终于盼到了。”
“你的鸡蛋不错,我们打算长期采购,价格的话还有没有商量的空间了?”
“领导啊,我这都比家养鸡蛋便宜了,再便宜我就得赔钱了,你不知道啊,山里养的小鸡不容易活,黄鼠狼、蛇、狐狸啥的都来祸害,加上山上温度低小鸡不愿意下蛋,产量也低。”李平吧啦吧啦把早就想好的应对之言说了出来。
“产量低?每天能有多少?”似乎是相信了李平的话,对面反而担心起他供不上溜,出言发问道。
李平心里盘算了一下,五百只母鸡每天差不多就是五百个鸡蛋,山鸡蛋偏小一些,但架不住吃得好,一个怎么也得有小五十克,一天就是差不多五十斤。
不算还好,一算下来,他也有些担心起来,生怕对方嫌弃货量少,不从他这购买了。
“每天差不多能产五十多斤。”李平小心翼翼的回答。
马耀华听到后也松了一口气,上次带回去的鸡蛋得到了队里的一致好评,价格也和市面上的鸡蛋相差无几,这要是每天只有几十个,他都没法交差。
“那就还按上次那个价格,后天早上你给我这送一次货,往后每隔三天送一次货就行,有多少送多少,你记一下地址。”
当兵的行事就是果断,三言两语就把事敲定了。
李平也没有询问石富贵纸张是否可用,直接拿起笔就在一张空白纸上记了下来。
“好好好,后天我一定早早的到,谢谢你啊马队长。”李平刚客气了一句,对方就以公事繁忙挂断了,无情的像事后的男人。
石富贵虽然不知道李平具体说了什么,但通过只言片语也知道这小子鸡场的鸡蛋有了销路。
他又不免有些暗恨,这都是财富啊,要是他能连任,何愁没有钱花。
要是李平不识趣,他也不介意使一些计谋,当初合同上可有一项限制,那便是如果李平因为建设鸡场的场地随意破坏树木,村里会立即停止合同收回山头,到时这不都是他的嘛,李平不过是给自己打江山的免费苦力罢了。
距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他实在有些不甘心,即使现在还没开始选举,但他也知道这次大概率是得下来了。
十一月初就要投票了,这个消息他一直未向村民传达,为的就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即使效果甚微,他也不介意。
李平揣着记着地址的纸翻过自家房后的墙回到了家。
后天就要第一次送货,他还有很多事没做呢。
鸡蛋不比其他,属于易碎品,必须得专门做一个蛋箱,里面铺满锯末等防震软料。
李平兴冲冲的走进屋子,把兜里的纸小心的放了起来。
正在外屋地烧炕的向志宇看见李平从屋后回来,连忙回到西屋。
“啥事啊平哥,咋这么高兴呢。”向志宇好奇的问道。
“还记得上次咱俩去市场摆摊,碰见的那个马耀华不?”
“记得啊,他不是当兵的嘛,管采购的,咱的鸡蛋有销路了?”
“嗯,鸡场产的鸡蛋被他们包圆了。”
喜悦是会传染的,向志宇因化雪产生的坏心情一扫而光。
山沟沟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但木板可不多,幸亏李平新房刚刚盖完,家里还有一些剩余材料。
俩人也没吃午饭,就在院子里兴冲冲地钉起木板来。
李平手脚倒是挺麻利,只是钉好的箱子总是感觉不稳,用手一碰就东摇西摆的。
“平哥,这也不行啊,要用这玩意装鸡蛋,到地方全碎了个屁的了。”向志宇气馁的坐在木头墩子上说道。
李平看着他的作品,也知道向志宇所说不假。
想的挺简单,真要上手就是两码事了,李平把锤子扔在一边,沮丧的说道:“先整点饭吃,吃完再弄,我就不信连个箱子我都钉不好。”
好几天没在家吃饭了,家里也没啥现成的,李平又不想吃方便面,只能下了点碴条,打了个鸡蛋卤子。
“老三,在家不得?”李平刚刚秃噜了一筷子碴条,就听见院子里有人叫门。
他走出屋子,欣喜的发现是给自己做家具的孙木匠来了。
“孙大爷,快进屋喝口水。”李平热情的出门招呼道。
“小啊,你爸没搁家?”
“我爸陪我妈回娘家了,大爷,我的家具好了?”李平看见门口停着一辆牛车,上面盖着苫布。
“嗯,这要不是秋收,早就完事了。”孙木匠走到牛车旁,掀开一角,得意的给李平展示。
赶牛车的是一个汉子,看模样应该是他儿子,李平拔了两根烟递过去,“辛苦了爷们,这一路不好走吧。”
孙木匠的儿子憨厚的说道:“可不咋滴,昨晚刚下的雪今天就化了,我说等路干了再来,我家老爷子等不及,非得今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