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80年代的白山黑水

第107章 何其不公

80年代的白山黑水 相工 2466 2025-06-29 12:29

  李平听见他这么说,也知道了他的想法。

  一百斤鲜松塔收购价是十二块,能出八斤干松子,零卖的话差不多在两块五,这么算下来,他全部收回去再晒干零卖就能赚六百多。

  这个太麻烦,李平没那么多时间放在这上边,利润也不是很可观。

  “行啊,那就交给你了,你也不用急着给我钱,啥时候卖完啥时候算。”李平痛快的答应下来。

  知道他家拿不出这个钱,最后肯定得从裴老二那里借,李平索性省去中间环节,予他方便。

  对于勤奋的人,他一向很尊敬,况且他也没有少赚一分,还省了那么麻烦,何乐而不为。

  “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等打下来后,我先去你家过个称,你记着点账。”裴坤避嫌的建议道。

  李平虽然没将这点钱放在眼里,但这好歹也是一个家庭将近一年的收入,他也没推脱,啥事还是摆在明面上比较好,省的过后因为这么点事再闹不愉快。

  “那行,你上树的时候注意点安全,松树不比其它,太高了。”李平嘱咐道。

  他又把从后世短视频看的一些经验分享了出来,希望他能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安全,对于这个儿时给了他太多乐趣的老大哥,李平是真心希望他能越来越好。

  命运有时是不公的,现在的人都相信勤劳致富,其实这是一个骗局,勤劳只能保证温饱,致不了富。

  以前他只听说过‘何不食肉糜’,直到后世一个体量很大的网红在直播时,粉丝吐槽七十九的眉笔太贵,而他却表示哪里贵了?买不起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没有努力工作。

  李平这时才知道上层人是不会俯下身子关心底层人的,他们只在乎你有没有努力工作去他们那里消费,至于你吃了多少苦,遭遇了多少磨难,全都是个人没有努力的缘故。

  当七十多岁的老大爷领着一年二百块的保障,每天蹲在劳务市场只为了活着时,七十九的眉笔堪比天价。

  当一对年轻夫妇每月将工资都用来还房贷,只为了能有一个家时,七十九的眉笔就是奢侈品。

  有的时候不是底层人不努力,而是他们的努力被算死了。

  每天十二小时的机械劳动算不算努力?退休的老大爷走进劳务市场重新扛起麻袋算不算努力?

  如果努力注定被收割,至少别把命也赔进去。

  李平自知能力有限,只能尽量幅射周边亲朋好友,让他们这一世不再那么艰辛,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命的意义。

  都说人在死亡时,会站在上帝视角将自己的这一生走马观花的重温一遍。

  李平不希望在最后时刻,看到苦的尽头还是苦。

  裴莹不知道两人在里屋聊了什么,在李平要走时还要留他在家吃饭,两家上下屋住着,她也知道王永萍上山去了,家里没人做饭。

  李平婉拒,只说向志宇在家已经弄好了。

  回到家他才知道为啥裴莹要留他在家吃饭,向志宇根本就没生火,烟囱没烟可不就代表着没饭吃嘛。

  “平哥,快来吃饭,你再不回来方便面都不筋道了。”向志宇将二大碗上盖着的碟子拿下来,说道。

  李平这才想起来,他压根就不会做饭,能吃到方便面还是杨友富家进了一批,要不然两人也就是大块饼干泡水的命。

  方便面对这时的人还属于好东西,但对李平来说实在是比不上馒头就葱。

  他也是个懒的,有的吃就不会再动手,拿起筷子就秃噜起来。

  “老向,你真得学着做饭了,不能以后就给仲巧巧吃这个吧?”李平吐槽道。

  “那不能,巧巧做饭可好吃了,上次你没吃到,有机会了让你尝尝。”向志宇一脸幸福的说道。

  李平懒得搭理他,几筷子将方便面吃个精光,就两个碗,他也没放在锅里等着王永萍回来刷,顺手就干了。

  午后也没别的事,李平选择了睡觉,向志宇则是跑到东屋看电视去了。

  等李平再起来时,李洪双夫妇已经回来了,正和向志宇在门口摘蘑菇。

  李平拿着凳子也加入了进去,“一天就弄了这么多?”

  王永萍脸上的疲惫难掩喜色,“今年蘑菇厚,我跟你爸都不用遥哪跑,就蹲在那一划拉就是一袋子。”

  蘑菇在物资稀缺的东北可是冬天的主菜,不光能炖鸡,腌完之后还能炒土豆。

  一般都是晒干,碰见天气不好的时候,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腌。

  “晚上炒点吃吧。”李平看着新鲜的蘑菇也馋了。

  “那就炒呗,多大点事啊。”王永萍痛快的说道。

  “对了妈,这两天裴坤会去咱家山上打松塔,到时候来咱家过称。”李平怕他俩在家时不知道这事,提前通个气。

  李洪双可能是累了,放下手中的活,点了一颗烟问道:“你把这活交给他了?咋还按斤称?”

  李平将他和裴坤商量好的全盘托出。

  “行,这事办的不错,人家小时候没少带你玩,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李洪双肯定道。

  几人在一起聊着天干着活,两袋子蘑菇不多时就干完了。

  “等秋收完了,我和你爸回你姥家住两天,到时候你和小向在家看家。”王永萍说道。

  李平这才想起来王永良之前来干活时说的,秋收后他就和李平姥姥一齐搬到关里去了。

  他又没打算搬过去,也没放在心上,此时王永萍提起来,他也好奇的问道:“就我大舅和我姥去啊,我二舅和我三舅不去吗?”

  王永萍有些落寞的说道:“你二舅那么懒,种地累点不假,但一年也能闲个八九个月,他可不会去遭这个罪。你三舅念旧不舍得走。”

  李平看她心情有些低落,连忙宽慰道:“又不是见不着了,说不定到时候看那边不好就回来了。”

  王永萍没他那么乐观,“你太姥爷年纪也大了,你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得把他伺候走才能打算以后。”

  “那他们啥时候走说了嘛,到时候我得去送送啊。”李平问道。

  “还没定下来,到时候咱一起去。”李洪双替王永萍回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