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2011:我们的游戏时代

第117章 再一再二,可有再三再四?

  秋后算账的时刻,终于还是来了。

  只不过,这一次算账的,不是某个气急败坏的对手,而是冰冷、客观,却也最能说明一切的市场数据。

  “天命杯”的狂潮渐渐平息,但它为《西游自走棋》和《封神传说》注入的活力,却如同长燃的火炬,持续照亮着“游戏科学”的财务报表。

  边锋网络的CEO办公室里,李友看着助理刚刚从第三方数据机构买来的,2012年第四季度游戏市场分析报告,只觉得嘴里发苦。

  报告清晰地将当下长期运营的游戏,按照月收入,划分为几个层级。

  金字塔的塔尖,是“第一梯队:头部常青树”,这些游戏是真正的“印钞机”,月收入能稳定在一亿五千万到四亿人民币,甚至更高。

  这片神仙禁区,向来只属于腾讯的《地下城与勇士》、网易的《梦幻西游》、畅游的《天龙八部》这类运营多年、根深叶茂的巨无霸。

  可现在,这份名单的末尾,赫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封神传说》。

  李友的手指都有些颤抖了。

  他往下看,在“第二梯队:中坚力量”里,那些月流水稳定在三千万到一个亿之间的怪物中,他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西游自走棋》。

  它与盛大的《热血传奇2》、《龙之谷》这些老牌劲旅并驾齐驱,甚至在增长势头上,犹有过之。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家成立不过一年多,核心成员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四岁的学生创业公司,竟然在巨头环伺的红海里,同时拥有了一款“第一梯队”和一款“第二梯队”的爆款产品!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成功”了,这是在挑战整个行业的既定规则。

  李友的脑海中,浮现出过去这些年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的辛酸。

  他太清楚,想做出一款能赚钱的游戏,有多难。

  在那些看似光鲜的大厂内部,每一个最终能面市的项目,脚下都踩着无数胎死腹中的“尸体”。

  一个新项目的立项,要经过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内部评审等层层关卡,宛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即便项目得以启动,在漫长的开发周期里,也充满了变数。

  策划的灵感枯竭、技术瓶颈无法突破、美术风格反复推倒重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进度停滞。

  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决定一个项目生死的,甚至不是游戏本身。

  核心成员的离职、公司战略的调整、乃至竞争对手的某个突发动作,都可能让一个投入了数千万、耗费了数百人心血的项目,在一夜之间被宣布“优化”。

  这就是游戏行业的常态。

  正因为创新之路九死一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换皮”、“致敬”、“借鉴”,才成了这个行业里最稳妥、最主流的商业模式。

  毕竟,对于资本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充满变数的“第九艺术”,而是一台台能够持续、稳定产出利润的赚钱机器。

  在这个背景下,“游戏科学”的存在,就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甚至有些……魔幻。

  凭借创意做出一个爆款,这在游戏史上偶有发生,可以归结为运气和天才的灵光一闪。

  但连续做出两个,而且第二个比第一个在玩法、体量、商业化上都更为成熟、更为成功,这就不能只用“运气”来解释了。

  这背后,必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和一个对游戏产业有着超前理解的“大脑”。

  一时间,整个游戏行业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漕河泾那栋新写字楼里。

  腾讯、网易、盛大……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游戏科学观察小组”。

  他们不再是单纯地想要投资或收购,而是带着一种研究、防范的心态,剖析着“游戏科学”的每一个动作。

  他们在等待,在观望。

  再一再二,可有再三再四?

  林西这个年轻人脑子里的创意,到底还有多少?

  当自走棋和卡牌对战这两个风口都被他提前占据之后,他的下一步,会迈向何方?

  所有人都觉得,在连续高强度地产出两款爆款之后,“游戏科学”应该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运营期,好好消化一下胜利的果实。

  毕竟,林西还是个学生,他的知识储备和精力,总该有个极限吧?

  ……

  林西看着公司上月流水超过2亿的报表。

  公司的账面上,也躺着一笔足以让任何一家初创公司疯狂的现金流。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明年,2013年,工信部将正式发放4G牌照。

  那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带宽,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困扰手机游戏发展的网络延迟和速度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之前制作的《西游自走棋》和《封神传说》严格来说都是回合制游戏,玩家的操作数据接受一定的延迟。

  但有很多游戏类型是不行的,这也是林西为什么选择在4G应用前制作这两款游戏的原因。

  而当4G逐步扑向中国大地的时候,谁能率先在手机端,拿出一款真正具备重度体验、拥有精美3D画面的竞技游戏,谁就将抢占下一个时代的先机。

  “召集引擎组的核心成员,还有《西游》和《封神》的主策、主美,半小时后,顶楼会议室开会。”林西对秦雅说道。

  半小时后,顶楼那间搬家以来第一次使用的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游戏科学”最核心的大脑。

  常鹏飞顶着一头新染的骚气金毛,因为连日的忙碌,身上只随意套了件印着Q版大圣的公司文化衫,显得有些不修边幅。

  但当他低头看着平板上那复杂的运营数据时,眼神中那份沉稳,早已和当初那个咋咋呼呼的富二代判若两人。

  刘淼雯依旧安静地坐在角落,但她早已不再是那个只跟在林西身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小徒弟。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这位“天才少女”终于彻底绽放,她在图形学上展现出的惊人天赋,让她如今已是引擎组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她面前的笔记本屏幕上,跳动的不再是游戏数据,而是布满了复杂函数和渲染管线模型的底层引擎代码。

  而张浩,则和几个技术骨干坐在一起,曾经那个见到林西就脸红的“迷弟”,现在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后端主程了,正和同事小声讨论着服务器的优化方案。

  林西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

  【“游戏科学”的第三款游戏】

  他转过身,看着众人,掷地有声地宣布:

  “我们的下一款产品,将是一款3D竞技游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