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考
六月的并州,热浪夹着夏蝉不知疲倦的嘶鸣,一股脑儿地压下来。
即便清晨,那股子燥热也已初露端倪,预示着这又将是一个熬人的日子。
并州三中的校门口,比往日更多了几分肃穆与喧嚣。几辆崭新的大巴车静静地停靠在路边,红色的横幅“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在晨风中微微抖动。
常鹏飞自从当了艺术生,留了一阵长发,今天难得地没梳他那个骚包的发型,顶着一头规规矩矩的短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只是那双限量版的球鞋依旧扎眼。
他嘴里叼着根棒棒糖,在人群里晃来晃去,试图用吊儿郎当掩盖内心的那点儿虚。
“我说飞哥,你这美术特长生的身份,文化课也不能太拉胯吧?你不是说不出国了,要和西哥去魔都嘛~”石磊打趣到。
常鹏飞一挺胸脯:“文化课那叫事儿?艺术家的事,能叫考试吗?那叫体验生活!”话虽如此,他捏着准考证的手心还是渗出了细汗。
不远处,杨紫玲安静地站在父母身边,听着母亲不厌其烦地叮嘱:“检查一下,铅笔、橡皮、准考证……小玲啊,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300分咱们就能过一本线。”
杨紫玲点点头,怀里抱着画板,眼神里却有几分挥之不去的紧张。她偷偷看了一眼常鹏飞的方向,那家伙正挤眉弄眼地跟人吹牛,心里不由得暗骂一句“不着调”。
王景涛则是一如既往地招摇,手里晃着最新款的手机,唾沫横飞地跟几个跟班吹嘘自己昨晚如何“轻松备考”,仿佛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揣在他兜里了,其实这货模拟成绩刚过提档线,已经做好了去三本的打算。
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李堃则像个战地记者,拿着个小本子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跟这个聊两句,跟那个打探点消息,还不忘对着几个相熟的老师嬉皮笑脸地打招呼,试图从他们口中套出点“内部消息”。
刘淼雯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偶尔抬手扶一下并不存在的眼镜,那双总是带着点疏离感的眼睛平静地扫过周围一张张或紧张或故作轻松的脸庞。
她有竞赛银牌的降分,只要文化课过一本线就能稳上交大,压力比旁人小了不少,但要说完全不当回事,那也是假的。
毕竟,这可是高考,是刻进东亚人基因里的鱼跃龙门
程璐瑶是最后一个到的。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那双清亮的眸子里,带着一丝难掩的疲惫和凝重。
作为全年级最顶尖的学霸之一,她承载了太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这场高考,对她而言,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决战。
她下意识地寻找着林西的身影,却没在人群中看到他。也是,他,早就不需要挤这条独木桥了。
想到这里,程璐瑶心里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羡慕,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她深吸一口气,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大巴车缓缓启动,载着一颗颗忐忑不安的心,驶向各个考点。并州市的考点分布在各个中学,十二中是其中一个较大的考点。
车厢里,有的学生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看书,有的则闭目养神,试图调整到最佳状态。
常鹏飞的棒棒糖已经嚼得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棍儿,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里琢磨着,考完成绩出来,就跟杨紫玲表白,不管成不成,爷也算是个敢作敢当的汉子!
杨紫玲则在脑海里一遍遍地过着素描和色彩的要点,文化课她尽力就好,专业课才是她的主战场。
王景涛还在跟旁边的人吹嘘他爸已经托好了关系,就算考不上,也能进个不错的本地院校。
李堃则竖着耳朵,听着周围人的议论,笔刷刷的想着,不知道在记着什么。
刘淼雯则从包里拿出了她的PSP,戴上耳机,屏幕的光亮映着她平静的侧脸。
旁边的同学看了一眼,心里嘀咕:都什么时候了,还打游戏?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只有刘淼雯自己知道,游戏机只是个幌子,用来隔绝外界的嘈杂。
程璐瑶靠在窗边,手里紧紧攥着一支陪伴了她多年的钢笔,那是林西送她的12岁生日礼物。
她一遍遍地在心里默念着重要的公式和知识点,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考场外,早已是人山人海。家长们顶着烈日,翘首以盼,眼神里的焦虑和期盼交织在一起。
“检查自己的装备。身份证和准考证带了没有,2B铅笔带了没有……”监考老师的声音在考场入口处不断回响。
程璐瑶深吸一口气,随着人流走进了考场。
她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将文具一一摆好。
当开考铃声响起,整个并州城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无数颗为梦想而搏动的心跳声。
常鹏飞看着语文卷子上的第一道选择题,傻眼了:“执著?这玩意儿念zhuó还是zhù啊?”
他挠了挠头,凭感觉蒙了一个。作文题是《幸福的阶梯》,常鹏飞洋洋洒洒写了一堆他爸带他吃喝玩乐的“幸福事迹”,自觉文采斐然,这段时间运营林间工作室的主业让他的文字功底好了不少。
杨紫玲的语文还算顺利,只是文言文翻译让她有些头疼。
数学考试,她则是一路磕磕绊绊,几道大题看得她眼晕,只能挑会做的先做。
王景涛依旧自信满满,在他看来,这些题目都“太简单了”,奋笔疾书,提前半小时就交了卷,走出考场时还故意咳嗽两声,引来一片侧目。
李堃作为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压力不大,考场上更多的是观察众生百态,时不时还跟监考老师挤挤眼,被警告一次后便不敢轻举妄动了。
刘淼雯拿到数学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
对她而言,这才是她的主场。那些复杂的函数、精巧的几何图形,在她眼里都变成了熟悉的伙伴。
她答题的速度极快,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甚至还有闲暇时间检查了两遍,确保万无一失。
程璐瑶则完全沉浸在答题的节奏中。语文、数学、英语,她都发挥稳定。
并州三中考点门口,早已被焦急等待的家长和各路媒体记者围得水泄不通。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一个身影不紧不慢地从考场里走了出来。
正是林西。
他神色轻松,仿佛刚结束的不是决定命运的高考,而是一场普通的随堂测验。
“快看!有人出来了!是第一个!”眼尖的记者立刻发现了目标。
“咔嚓!咔嚓!”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长枪短炮齐刷刷地对准了林西。
一大帮记者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呼啦一下围了上来,话筒几乎要戳进林西的右脸颊。
“同学!同学你好!你是今年我们考区第一个走出考场的,请问你觉得今年高考的题目难吗?”一个戴眼镜的男记者抢先发问。
林西停下脚步,扫了一眼周围兴奋的记者们,慢悠悠地开口,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凡尔赛”:
“这也太简单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记者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热情。
“牛牛牛!同学非常有傲气啊!”
“这哥们儿可以啊!”
“学霸!绝对是学霸!”
那个眼镜记者显然也是个老江湖,立刻追问:“同学,这么自信,那你有检查考卷吗?”
林西干脆利落地摇了摇头:“不需要的。”
记者们更兴奋了,这简直是自带话题的采访对象啊!
“那同学,你理想的大学是哪一所?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吗?”另一个女记者急忙问道。
林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不用想啊。”
他顿了顿,在所有记者好奇的目光中,清晰地吐出后半句话:
“我已经被录取了。”
说完,也不管身后那群满头问号、面面相觑的记者,林西迈开长腿,快步挤出人群,消失在街角。
皮这一下,他很开心。
这个场景,这个回答,早在他确定保送名额以前,就已经在脑海里演练过无数遍了。
他早就想玩这个梗了,哈哈哈哈哈!
皮这一下他很开心,重生以来的压力在此得到了释放。
留在原地的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都是大写的懵逼。
“被录取了?什么情况?”
“保送生?可保送生也得参加高考走个过场啊,但也没听说谁这么高调的啊?”
“这小子……是真牛逼还是吹牛逼啊?”
夕阳下,林西的背影洒脱而轻松。
不要迷恋他,他只是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