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准备碾压他们
赵华北用唐安若的邮箱给唐安若发了一封邮件。
唐安若就在他的背后看着,竟然心动了一下。
这感觉怪怪的。
这算什么?
撩我?
暗示?
喜欢我?
我可是你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谁给你的自信来撩老师?
是长期“疾病缠身”让你拥有了看淡生死的超然?
还是“暑假挣了几十万”让你拥有了超越同龄的自信?
不过有没有一种可能:邮件啥也不是,就只是一个随随便便、普普通通有点调皮的邮件?
淡定淡定。
翻篇翻篇!
“我再教你使用相机。”唐安若起身,把相机拿过来,拉开相机包的拉链,取出相机。
是个大家伙,佳能Eos—1v,镜头也是个大家伙,差不多顶配了。
赵华北对这款机型很熟,当初在报社工作的时候就使用过这样的相机。
“相机的使用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唐安若先给赵华北吃定心丸:“要说难,对于专业的记者、摄影师来说,要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了解相机。
“要说简单,只要调成自动档模式,旋转调焦,会按快门就可以了。”
唐安若拨动旋钮,调成自动挡,指给赵华北看:
“这就是自动挡,也可以调到P挡。
“这里是快门,对准你要拍摄的东西按一下快门就好了,简单吧?”
“简单。”
唐安若端好相机走到窗口,对着窗外的风景,“啪啪啪”,变换角度连拍了好几张。
赵华北自始至终都没看窗外,只龌龊地看着唐安若的背影曲线。
唐安若的身材真好,身体比例无敌。赵华北臭不要脸、卑鄙无耻地起了反应。
肃然起敬!
赵华北赶紧想了想思想政治课,分分神。
唐安若回看照片,大多拍的是窗外的风景,有一张失了焦,焦点对的是防盗窗。
唐安若悄悄地把失焦的照片删除了。
这个“小动作”被赵华北看到了,原来唐安若拍照都还没入门呢。
唐安若把相机递给赵华北:“军训的照片要求不高,只要拍一拍队列、拍一拍特写就好了,你来试一试。”
赵华北接过相机,调到手动模式,调了一下快门速度,相机不对着窗外却对着唐安若:“老师,你摆一下裙子。”
“拍我呀?好,我给你当模特。”
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面对镜头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展示优雅。
转身、摆裙子,回眸一笑。
赵华北“啪、啪、啪”定格了三张照片。
回看照片,很满意。
三张照片都拍出了裙摆的动感,也定格了回眸一笑的惊艳。
不过赵华北故意像个犯了错小白一样:“哎呀拍糊了。”
“拍糊了也没关系,以后多拍多练就好了。”
唐安若照样鼓励着赵华北,顺手接过相机看。
突然惊喜的“呀”了一声:“拍的不错呀。”
“是吗?”赵华北继续装不懂,“这裙子不是拍糊了?”
“这叫动感,没想到你拍照这么有天赋?”
“请叫我‘瞎猫’,瞎猫拍了个死耗子……不是,我这张臭嘴!”
“哈哈……”唐安若被逗得大笑。
拍照教学草草结束,唐安若又把那几份《军训简报》拿过来。
每年的《军训简报》大差不差。
看到去年的简报,也就知道今年的简报是什么样子、要准备什么素材了。
唐安若翻看一份简报,刚要好好给赵华北讲一讲。
手机突然响起来,唐安若接起来“嗯嗯”连声:“嗯嗯嗯,好好好,我马上到。”
挂断电话,有些抱歉:“院里来了一个考察团,要我去接待一下,没办法给你细讲了。
“这样吧,你先看看这些简报,大概了解一下简报的栏目、刊发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你就可以去操场收集素材了。”
“我这就出师了?”
“你别怕,写军训的稿子不难。我已经告诉各班的班长,要他们给你投稿,你找他们收稿子就是了。”
“不是说还要建一个采编小组吗?”
“建!最迟明天教官就会就踢出来一些体弱多病、手脚不协调的,都编入采编小组,归你指挥。”
“好吧”,赵华北自嘲,“‘疾病缠身’带一帮‘老弱病残’,压力不小啊。”
唐安若又被赵华北的比喻逗笑了:“你尽力就好,虽然我说要干掉文学院,其实我的底线是别倒数。加油!”
唐安若上楼,临走把办公室的钥匙给赵华北留了一把。
赵华北并不待在办公室看简报,简报有什么好看的?
难不成重生回来还要吭哧吭哧、绞尽脑汁写稿子?
重生之前写稿子,重生以后还写稿子,那我赵华北不是白重生了?
赵华北背上相机包出门,不去操场找素材,直奔南山大学档案室。
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借阅了三年前的《军训简报》。
三年前的《军训简报》和去年的《军训简报》有什么区别?
形式上基本没有区别,但是去年的《军训简报》不能抄袭;三年前的《军训简报》可以随便抄。
因为《军训简报》都是学生编辑,每年都换人。
他们编辑今年的简报一定会参考去年,可是谁会跑到档案室参考三年前的《军训简报》呢?
三年前的《军训简报》一共8期。
赵华北大致翻阅,选了10篇不错的文章、10首诗歌和若干语录,复印下来带走。
只要把这些文章、诗歌、语录改头换面,投到今年的《军训简报》,宣传积分绝对遥遥领先,足以碾压文学院了。
带着复印好的简报送到校门外的文印室,交给老板,让老板安排人把所有复制下来的文章、诗歌和语录打出来,变成电子文档。
赵华北留下一个邮箱,文印店弄好以后直接发到邮箱里。
搞定这件事,赵华北这才带着相机返回学校。
对赵华北来说,拍照片和写稿子不一样,不是负担,就是玩儿、就是社交,甚至可以是撩。
赵华北拍照不光拍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学院都拍。
他准备走到哪儿拍到哪儿,争取一天拍下来的图片够七八期《军训简报》用。
因为《军训简报》的计分方式,不是“出镜”的学院得分,而是供稿的学院得分。
就凭这个认知,足以“二次”碾压文学院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