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有钱了你要做什么?
《乡愁四韵》《东北民谣》《青春》这几首歌的编曲很简单,预计两个小时完成一首。
“左老师,最近在创作什么音乐啊?”周朝先放下乐器,在编曲的间隙问道。
左宏源站起身,直了直腰,自打中年以后,身体就没年轻时那么抗造了。“给电影写歌呗!最近李行找我帮忙。”
“给电影写主题曲是不是很赚钱?”周朝先好奇地问道。
左宏源感觉他眼睛里冒着铜钱光芒,无奈地摇着头,年纪轻轻很有才华,就是太看重钱了。“要看投资的,像李行这种大导演,电影投资一般在两百多万左右。主题曲也就占5%。”
周朝先算了算,这也有十万块了,不过这包括作曲家的费用、歌词创作、演唱者的费用、录制和混音费用……
这次发觉自己能要出五万块钱一首歌,有些自以为是了。
“左老师,这部电影谁主演呢?”洪晓乔也听说李行最近开拍了一部西部片,似乎有转型的意思。
“能跟他合作的艺人,都是大明星,唐宝云、柯俊雄、欧威……好像有个新人,还是个原住民,之前也是唱歌的。”左宏源想了一会说道。
周朝先立刻想起来胡得夫的老乡万沙浪,他不就是突然解散乐队,自己发展去了吗?不会是他吧?
洪晓乔看了一眼周朝先,眉眼弯弯地对着左宏源说道:“左老师,你都要收周朝先当徒弟了,这首歌不得当拜师礼啊?”
左宏源指着她,气的半天没说出话来,倒反天罡啊!头一次听说师父给徒弟送拜师礼的,成何体统!
周朝先借杆子就爬,疾呼:“老师,肥瘦不流外人田呢!”
左宏源很欣赏周朝先的才华,吧嗒一下嘴,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再说吧!你什么时候敬拜师酒啊?”
拜师酒是古代学徒在投师学艺时的一种仪式,也叫进师酒。
“左老师,那我做中间人,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怎么样?”洪晓乔觉得很有意思,她是受现代教育的人,还没看过拜师仪式,所以非常积极撺掇他们。
左宏源伸手,笑着问:“小周,你觉得呢?”
周朝先没什么意见,能有一个前辈带着,总比自己瞎闯强多了。
中午,他们三个找了一家中餐厅。
因为是拜师礼,所以周朝先出去买了一瓶阿里山高粱酒,不是他不想买好酒,而是宝岛就没有什么高端白酒,也不能买瓶红酒,这太奇怪了。又买了一只猪后鞧作为拜师礼。
左宏源在包间里坐主位,周朝先坐下位。扭开高粱酒,斟满酒盅。他右手握杯,左手托底,举至胸前。
“老师!”
左宏源接过酒杯,一口干了之后:“朝先,你以后要刻苦努力,不要走歪路。”
“谨遵老师教诲!”
洪晓乔用力鼓掌,好后悔没带相机,这一幕应该拍下来,太有纪念意义了。
“朝先,你以后可是名门之后了!有左老师的提携,你在歌坛想不红都难!”
周朝先让服务生上来一瓶不错的红酒,给左宏源换了一个杯子。江湖上混过的他,对长辈是相当尊敬的了。
因为孝敬长辈是江湖人士最看重的品质之一,别惯着人多混蛋,他都不敢表露出半点不孝。
有了这层关系,左宏源决定把《风从哪里来》这首主题曲交给周朝先唱,不过这事没有研究下来之前,他也没说出来。
下午的时候,其他歌曲录制非常顺利,剩下的就是乐队和洪晓乔的事情了。
因为喝了不少酒,周朝先到奶茶摊看了一眼后,就回家了。在胡同口看到干爹吴彦峰。
他穿着背心裤衩,正捧着个收音机,急匆匆向西走。
“干爹?你干什么去啊?用不用我帮忙啊?”周朝先大声喊道。
吴彦峰回头看到干儿子,醉醺醺地站在院子门口,也不急着去修理铺了。“你回来了,跟谁喝的?酒气这么重!”
周朝先拿过收音机,很旧,外面的塑料壳沾满了透明胶带,他记得很清楚,那会干爹省吃俭用,攒了些钱,买了一个二手的收音机,当宝贝似的,天天拿着听戏曲。
“我帮人录制歌曲,又拜了个乐坛前辈当老师,喝了点酒。干爹,你这是去修收音机啊?这么破,买个新的吧!”
吴彦峰连连摇头,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一台新的收音机要好几百块块钱,还是本地货。我这可是美国产的!”
周朝先与吴彦峰的消费理念完全不同,受到留学梦的影响,他有着早买早享受的消费观。
“您攒那么多钱干什么。没事吃吃喝喝,该买什么买什么。养老有我那!”
有时候宝岛上的一些政策,要是捂住名字,还以为是大清朝呢。为了减少开支,在军中设立乐园,搜刮穷困户的那点工资,要多奇葩有多奇葩。
吴彦峰比较节俭,没去过那种地方,也因为这种品质,被上级选中当了宪兵小队长。
他依旧摇着头,这不是养不养老的事情:“你没结婚,到时候不得用钱吗?”
说到结婚,吴彦峰开始盘问起来:“你到底选哪个?”
“哪个?”周朝先一时没反应过来,收音机吗?自然选两个大喇叭的,耐用的。
“张爱嘉挺不错的,你出事了,她那么悉心照顾你,就是太像外国人了。”吴彦峰开始细说,他见过周朝先带回来的女人们。
“张爱嘉不大就去美国读书,自然更现代一些。得得得,干爹,你也不看看人家的家世。她父亲是给国母开飞机的……”
“那杨祖筠呢?”
“她才多大,而且她父母是经商的,很有钱。”
“那邓莉筠呢?”
“她是大明星,我一个卖奶茶的。”
“也是哦,那洪晓乔呢?我看她很有礼貌,像是大家闺秀……”
“干爹,我知道在您看来,我是个凤凰,早晚一飞冲天。可在这种世家面前,就是一山鸡……”
周朝先都想得到,自己就算追到了洪晓乔,拎着礼品去拜访她父母,很可能会听到一句:“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
“干爹,我的事您就不用操心了,您赚的钱可劲花,我给您养老不成问题!”
吴彦峰还是摇头,嘟囔着:“是,你不用我管。可万一我们能回去呢?是不是得接济亲戚,他们生活那么苦,都吃草根……”
宝岛在媒体的宣传下,一直觉得老家的人,生活条件苦,没钱吃饭,穿衣,更不用说娱乐了。
这也就有了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榨菜的言论。
回去?周朝先也不确定,以目前海岛奇兵的实力,怎么可能回得去?即使留学梦中的是真的,民间也要等到八九十年代了。
想到这,他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许多人来这里时已经四五十岁了,小的也十六七。再二十年后,许多人都不在了。
“您放宽心,我们一定能回去!”周朝先拗不过干爹,看着他去村中回修电器的刘叔叔家的背影。
“花两万给干爹们都买一台黑白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