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轴承 四轮马车 土手雷
明洪武二年十二月初二,清晨,龙江军事码头。
朱元璋、马秀英领着众文武、侍卫、仪仗等,等待在山陕地区大败王保保、张良臣、脱列伯大功臣徐达、李文忠等将领。
九月奉旨回京的徐达安排右副将军冯胜坐镇庆阳,丢失数百燕云十六州尽数收复。
九月底得到‘批款’有钱的马达化身监工,天天盯着几个主管学院建造的工部主事,刚到工地就被朱标叫了回来。
朱元璋、马秀英等文武官员都衣着正装,马达则还是一身书生打扮,此刻有点鹤立鸡群的模样。
因马达身无官职、品阶,马秀英不知要给他做何官服,朱元璋也不计较,干脆任由他喜好。
“老大,你说徐达长得帅不帅?”
“舅舅,徐叔可帅啦!还雄壮威武,嘿嘿...”
“老大,寒假你要过来学院帮舅舅当监工。”
“嗯嗯。”
朱标对马达点了点头,心里早就不想跟宋濂他们上课,这正好有机会逃学。
朱标等人跟着马达上了许久的课,众学生都被其一点点带歪。
大约过了一刻钟,徐达、李文忠、蓝玉及一众将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抵达江对岸。
约两刻钟后。
马达看见一队旗手举着龙旗、日月旗、云幡为其开道。
一身金漆山文甲,身高约178的中年汉子迈着稳健的四方步中在队伍正中,此人必是徐达无疑!
随着他靠近,朱元璋挥了挥手仪仗队奏乐(奏凯)后领着大太监吴海上前亲赐御酒,徐达跪受。
一批批的将领、俘虏渡江把龙江码头挤得满满当当,然后进行献俘仪式。
李文忠、蓝玉等将领、士卒们及周围的百姓们齐声高呼“万岁”。
漫长的献俘仪式直到午时三刻才结束。
至于那些被俘虏的蒙将,在朱元璋面前走个过场而已,没谁真关注他们。
朱元璋、马秀英、朱标、常遇春几人围在一起一番寒暄。
随吴海高喊一声:“赐宴奉天殿。”
红光满面的朱元璋拉着徐达登上巨大马车,这时尿急的马达这才跟着朱樉登上马车。
“小二,车上有没有夜壶?或者罐子?舅舅内急。”
“小舅,我马车上没有夜壶、罐子,花瓶行不行?”
朱樉从内车一角拿出一个小花瓶。
“这花瓶瓶口小啦!”
“......”朱樉双眼盯着马达无语中。
见朱樉的表情,马达摇头道:“算了,将就用。”随即背过身。
刚放一半水,马车移动。
“哎呦喂!靠~”
朱樉看见自己的马车被祸祸,不悦道:“小舅你要赔我马车!一百两。”
“一百两?你怎么不去抢!”
朱樉一脸贱贱的对着窗外大喊:“三弟、四弟...”
“别喊!舅舅赔,一百两就一百两。”一脸窘迫、裤子湿透的马达认栽。
“嘿嘿...小舅先给钱。”
见一脸贱笑的朱樉,马达无可奈何从内衣兜里摸出一把金币,“你小子~给给。”
“多谢小舅,多谢小舅。”
得到金币的朱樉也不在乎刚刚马达有没有尿到座位上,大大咧咧一屁股坐上去数手里的金币。
未时初刻。
朱元璋在奉天殿赐宴众功臣,左看右看没见马达,身边马秀英、朱标也不知他去哪里。
最后朱樉把马达尿裤子的事添油加醋的给朱元璋、马秀英说了一遍,把他们弄得哭笑不得。
御座台下第一张桌位。
常遇春把自己的在柳河川突发的情况又一次给老兄弟徐达完完整整讲述一遍。
“伯仁兄,咱当时收到你的病情消息还以为你凶多吉少!”
“天德兄,是张老神仙和马弟弟救咱一命。”
“呵呵,马弟弟在哪里?给咱引荐引荐?”
“好!”常遇春站起身目送一转没看见马达。
朱元璋知道他要做什么,让朱标去给他说明情况。
得知原由的徐达笑了笑:“马弟弟真乃性情中人。”
“天德兄一会咱们去找他,再让他们带咱们去拜见张老神仙。”
“如此咱便多谢伯仁兄。”
“你我兄弟不用多言,走给大哥敬酒去。”常遇春大大咧咧的端起酒杯。
徐达拿起酒杯站起身,“走。”
......
另一边,天坛附近的兵器制造坊。
“国舅爷,你怎么没去参加宴会?”
“马国舅,你这是不去赴宴?”
兵部管事、管事内官一左一右跟在马达身后询问。
马达没好气的回头呵斥:
“你们两个别废话,之前让你们做的轴承可弄出来?”
管事内官一脸谄媚的对马达开口:
“国舅爷,已经做出一批,都是按你提供的图纸制造。”
“马国舅,成品都在甲子捌号仓库,请随下官来。”
兵部管事也一副谄媚模样先几个身位在前带路。
轴承从:早在夏商时就有了滑动轴承,战国时已使用金属制造轴瓦,前元也有转盘轴承。
马达给他们图纸并讲解说明滚珠、滚柱轴承,匠人们接合现有的工艺开始制造。
因传统工艺成熟匠人们很快就做出来,马达要求很低,只要是圆型的能转动不卡槽就‘合格’。
材质要求是百炼钢有些费时费力,为此马达私自掏腰包给他们‘加薪’这问题轻松解决。
这才有了两管事看见马达这个‘财神爷’到来谄媚相迎的场景。
仓库内。
马达看到一小堆一组组大小不一的圆形轴承,满意的点了点头。
管事内官动作娴熟的拿起一个直接约十公分大小的轴承“哗哗...”转动。
“国舅爷你看这轴承成品合格否?”
“好!甚好!合格。”
马达看着他手上外表并不完美且很粗糙的轴承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叠金票,有一百、两百、五百、一千面额,抽了一张面额一百的递给二人。
“这是赏你们所有人的,你们去钱庄换成钱币分赏给工匠、士卒兄弟们。”
“多谢国舅爷,多谢国舅爷。”两人喜笑颜开的点头哈腰。
马达笑了笑,“一定要合理分发,若是敢贪污剥皮实草。”
管事内官接过金票,“奴婢明白,奴婢替大家谢过国舅爷。”
“嗯!”马达点了点头,拿起几个中号轴承放在身前,捡起一块石子写写画画。
“你们现在用这几个轴承,按照我画的做一个板车,这样......”
话毕,管事内官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的拿着几个轴承离去。
马达又对着一旁站着的兵部管事指了指几个大号轴承,开口:
“你拿四个大号的轴承,加在马车车轮上,记住前面两个车轮要做转向轴,这样......”
内行兵部管事听了一遍大致明白马达说的要求,随即也走出仓库去按要求制造。
马达走到仓库门口和几名值守的士卒聊天。
几名士卒开始有些紧张,马达是个人才,说话又好听,一会后几人聊起家常。
大约一刻钟后,管事内官带人扛着一个大号板板车而来。
马达见脚下的轴承木板车(八、九零自制木滑板车),童年回忆里面浮现在脑中。
摆弄了一会确定没问题,马达一屁股坐上‘驾驶位’,双手握住丁字龙头。
“小兄弟你在后面推我。”
“是。”
一名刚刚聊天的士卒把手中长矛递给同伴,双手搭在他后背开始推。
随着速度加快,轴承在地面发出“哗哗...”的响声。
“芜湖~~再快一点。”
“是。”年轻士卒加快速度。
与此同时。
宴席结束后得知马达在兵器制造坊的朱元璋带着朱标、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过来寻找。
一行人刚刚踏入大门就看见叽叽喳喳的马达坐着一块木板冲过来。
“让开!让开!”
听到马达的喊声一行人不仅不让开,反而站在路中看,一下把去路全挡住。
推他的士卒已经停下,马达只顾呼喊,忘记用脚刹车,直直冲向蓝玉。
“哐当~”两人摔在一起,“哎哟!”
“......”朱元璋等人看他们两个男人抱在一起无语中。
“蓝小哥,你有没有事?”
“小马哥,我没事。”
徐达、常遇春把两人扶了起来。
朱元璋伸手指着一旁的木板车发问:“这块木板为何能滑行?”
“嘿嘿...姐夫,这肯定是靠这轴承,你要不要试试?很好玩。”
“行!咱试试。”
马达教朱元璋如何握住龙头转向,脚放哪里。
随后,“哗哗...”徐达、常遇春一左一右的推着朱元璋。
朱标看到老爹在玩,拉着马达撒娇:“舅舅,我也要,我也要。”
“行,一会给你做一个,小二他们也做一个。”
“嗯。”
在众人轮流玩板板车时,兵部管事走到马达身边,轻声耳语:
“马国舅,下官已按要求作出轴承马车。”
“好!”
马达点了点头出声叫住正在玩板板车的常遇春,随后众人去查看马车。
申时三刻,兵器作坊后院。
马厩旁,马达和几名工匠检查了一遍加入轴承的马车。
“把矿石都搬上车厢,一定要堆满。”
“是。”
一旁的杂役(力士)们搬矿石放如车厢,时间不长,车厢内堆了上前千斤矿石。
“牵一匹马过来套上,试试看能不能拉动。”
“是,国舅。”管事内官亲自去牵马。
朱元璋、朱标大致明白是什么原因。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都不明白一匹马能拉动此车?至少要两匹马甚至四匹。
看了一会,徐达忍不住出声发问:“马弟弟一匹马如何拉得动如此沉重的车?”
“徐帅一会你就知道了。”
马达回答后没在出声,众人站在马车旁拭目以待。
管事内官把马套好,亲自牵着马向前移动,除了开始时马匹有些吃力,动起来后大家都看得出马匹脚步较轻松明显还有余力。
“好!好!好!”满脸喜色的朱元璋大叫三个好字。
想到关键的徐达兴奋开口:“若是此车数量多,运送粮草的压力会大大减轻。”
一旁的李文忠接话:“不知推车也能否如此轻松?若是能,山地、小道运粮更轻便。”
没想到手推独轮车的马达听到他提醒,放声大笑:
“哈哈...小李子你说的不错,这个有!必需有!”
李文忠听到自己得个‘新’名字哭笑不得。
此时,管事内官拉停马匹,马匹被马车惯性硬生生推出两米远。
“......”朱元璋等人齐齐盯着马达。
马达对众人微笑道:“小事小事,加一个木制刹车即可。”
“嗯!”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大叫:“不对,这四轮马车怎能调头?”
众人这才发现这个问题,两轮马车调头都要转一个大圈!可这是四轮马车!还能调头?
四轮马车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能转向。
四轮马车只能在一马平川的笔直道路行驶,没有相对灵活的两轮马车好使。
所以,四轮马车在古代极少见,四轮马车也只是重大礼仪节日,在直路上象征性使用。
马达见众人这才发现,笑呵呵的让众人蹲下身去看前面两个轮轴上的转向轴。
随后众人又围着一群工匠组装四轮马车及加轴承的独轮车。
亲自试过加轴承的推车后,徐达伸手拍着马达的左肩。
“马弟弟,你可是给我们解决了粮草辎重运输这个大难题啊!”
“哈哈!马弟弟,哥哥真想看看你脑子里面装的什么?钱庄、马车、新火铳等等都想得出。”
大老粗常遇春学着徐达,伸手拍他的右肩。
听到新火铳,徐达眼眸一亮,急切道:“新火铳?快给徐哥哥演示演示。”
朱标伸手从马达腰间枪套掏出燧发枪炫耀:“徐叔、常叔,我来给你们演示,去靶场。”
马达看着他们风风火火离开,轻笑一声:“这小子。”
“呵呵...”朱元璋笑了笑走到他身边,“小弟,批量制造火器的事情何时能解决?”
马达叹气道:“哎!目前还解决不了,我师傅他们弄出来的小高炉不合格。”
“嗯!反正钱咱已经给你了,这边场地也给准备好了。”
朱元璋知道这些事急不来,现在使用的地炉炼出来的铁水还需要再加工才能成百炼钢。
百炼钢寻常武器都不够用,更别说用在消耗巨大、结构复杂的新火铳。
见朱元璋走向靶场,马达无语的跟在其后。
“姐夫你什么时候给过我钱?之前那个钱是搞教育的,你得加钱!”
“呔!你小子坑咱那么多钱还要加钱?没门。”
“姐夫,我们可是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得加钱!不多就十万两。”
“没钱!”
“姐夫,我王德发你!”
“呔!你小子肯定是骂咱。”
马达越想越气,老朱这是想白漂!随即对着他疯狂输出:
“姐夫,我是帮你做事还是帮我自己做事?回答我!”
“说话!回答我!油K卖爱嘶~淘米~歪歪?北鼻~歪歪?”
“姐夫,我是为了谁?回答我,我是为了谁?”
“......”无语中的朱元璋不知这马达在说什么鬼话,没搭理他闷头向前走。
吴海、李文忠、蓝玉等人跟在两人身后一脸懵逼中。
......
酉时一刻,靶场。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武将都玩了几次。
徐达把玩着手里的燧发枪出声点评:
“这燧发枪比火铳好使,但杀伤距离、机动性还是不如弓箭,除非有一定数量的燧发枪。”
“徐老哥,再等一两年新枪出来就你不会这样说了,将来的战场都会以火器为主。”
马达对其微笑解释。
吃到火炮红利的徐达笑呵呵点头:“呵呵...马弟弟所言有理。”
“对了,你们跟我来!我给你们一种新研究出来的火器,这都是我科技研究院的功劳。”
马达招手对众人走向不远处的小火器仓库。
少时,马达两手各托着一个小罐子出来,“当当当...此物就是新火器。”
一脸懵逼的蓝玉接过一个小罐子发问:
“小马哥这不是装盐的小罐子吗?这是火器?”
“这就是新火器,名为手雷!”马达指着罐子对大家介绍。
“都让开,让你们见识见识此手雷的威力。”
随即跑向靶场中把稻草人、木靶放在周围后弄出引线用火折子点燃,飞快跑回来。
“嘭!”
待硝烟散去,见四周草人、木靶全被炸坏,一脸懵逼的李文忠惊叫:
“嚯!这个装火药的小盐罐能有如此威力?”
同样惊讶的徐达接话道:“就算装满火药也不能有如此威力!马弟弟你是如何做到的?”
马达笑呵呵解释:“用新火药加铁渣、铁铁再密封!原理很简单,就是大号的爆竹。”
豁然开朗的众人纷纷点头,“原来如此......”
引爆另一个跑回场边的蓝玉满脸兴奋伸手抓住马达双臂。
“小马哥,给咱一百,不给咱两百个。”
徐达没有像蓝玉这么不懂事,对着朱元璋行礼:“上位,下次出征臣要一千个。”
常遇春给了蓝玉一个凶狠的眼色,随即对着朱元璋行礼:
“上位,弟弟也要一千个。”
李文忠紧跟其后,“上位,臣也要一千个。”
蓝玉连忙对着朱元璋单膝跪地行礼:“上位,咱刚刚说错话,小子我只要两百个。”
朱元璋没在意刚刚蓝玉说的话,笑道:
“呵呵...小弟,你看大家都很喜欢这手雷。”
上前拍了拍马达肩膀:“小弟,一个月内做一万个能否完成?”
只要材料足做一万个很简单,马达想到自己大婚在即,又要白白打工有点亏!
对其大喊:“姐夫~我王德发你。”
“小弟,咱也王德发你。”
“姐夫~我法克你。”
“小弟~咱也法克你。”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看着两人无语又没明白他们说的话语何意。
几经拉扯后,得到五万两批条的马达和徐达、常遇春前往科技研究院找张邋遢。
张邋遢和徐达、常遇春两人聊了许久,两人才满脸红光的离开。
马达没在乎他们谈了什么,和张正常等掌教分析高炉的失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