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1566:首辅请留步

第101章 先苦一苦百姓

  严世蕃兴奋地去找老父亲,手里拿着胡宗宪的奏疏。

  “爹,吕公公的人来说,陛下看都没有看,陛下还说要诉苦找内阁,找您来处理。”

  与儿子的兴奋不同,严嵩内心是不高兴的。

  他的谋算落空了,皇上没有当着裕王的面表态,日后裕王等人就能借题发挥。

  严嵩问儿子,“陛下在裕王府都做了些什么?”

  “陛下抱了小世子,因为陈晗在一旁说世子与陛下有缘,陛下封赏了李妃家为侯爵。还赏赐了李妃娘家十万匹丝绸。”

  严世蕃将得到的消息都告诉父亲。

  “是陈晗说话后陛下才赏赐的,还是陛下一开始就想赏赐?”严嵩问道。

  严世蕃认真回想过来通报的小太监,说道:“像是陈晗说了些什么,陛下才赏了李妃。”

  严世蕃的心情落下了,那些开心全都不见了。

  是陈晗先说话,陛下才封赏了李妃,说明陛下听信陈晗这神棍说的话。

  “墙头草,风吹两边倒,朝中大臣知道这事后,势必会更巴结陈晗。”严世蕃怒道。

  这个结果严嵩已经预见到了。

  当年他与夏言的斗争也是这般,他得势了那些官员都跑过来巴结。

  在朝中这么多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严嵩也看倦了。

  严嵩说道:“胡宗宪那边的事你看着办,谨慎地办。”

  “爹放心。”

  有陛下这句话,严世蕃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干。

  他一心想要压制陈晗,想让陛下对他刮目相看,完全没有将父亲的话放在心上。

  严世蕃连夜叫来罗文龙,“你现在就给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去封信。”

  严世蕃一边转圈一边激动地说道:“告诉他们不要理胡宗宪,按我们原来议的那个方案放开手去干。

  死活也就端午汛这一个机会了,决掉新安江那些闸口,先把那九个县淹了,然后让那些丝绸大户准备好粮食买田。买完田立刻给我种上桑苗,我今年就要见蚕丝。”

  淹没县城就会死人,严世蕃根本就顾不上百姓的死活,他只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管任何时期底层的百姓都是拿来牺牲的。

  罗龙文:“明白。”

  罗文龙多问一句,“胡宗宪那道奏疏皇上是怎么回批的?”

  “胡宗宪的奏疏皇上没有看,这就叫原疏掷回!”严世蕃说道,“正好,内阁给他写个驳回的公文,我亲自来拟。老子得让他明白,他头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就是我们严家!”

  严世蕃极度厌恶胡宗宪,觉得胡宗宪是墙头草。

  ……

  ……

  徐介、高拱、张居正与陈晗秘密聚会。

  他们从不同的门口进入到一处隐秘的宅子里,这还是徐介提供的宅子。

  “子晗今日说不管是什么意思?”高拱问陈晗。

  陈晗说道:“我年初的时候就与阁老您说过,江南会有水灾。现在江南的水灾越发明显了,只要江南乱起来,就是我等的机会。”

  陈晗对裕王说道:“我近日来夜观星象,发现严世蕃的命星弱下去了。不出一年,他必定要出事。”

  “其实想要倒严很简单,只需要将严世蕃弄下去,严首辅那里很快就会倒台。他毕竟八十一了,还能有多少年?”

  裕王颔首,“子晗占星的本领,我们是相信的,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们的大业很快就能达成。”

  陈晗笑了笑,说道:“只是这事不能一蹴而就。”

  徐介说道:“二十年都等过来了,再等上三五年也不妨事。”

  张居正担忧地问道:“关于江南的事,我们是不是该提前做准备,一旦陛下问起来,我们也能有个应对的法子。

  钱粮给不了,至少能派人过去,将严世蕃在江南的人给更换了。”

  裕王也是这般想,“各位师傅回去后都想想有什么人合适,到时候本王推荐给陛下。”

  “是。”三人遵命。

  裕王举起酒杯,要敬陈晗一杯,感谢陈晗牵线搭桥让陛下到裕王走了一走,这让他的地位稳固了许多。

  “让我们敬子晗一杯,多谢子晗为本王操劳。”裕王表现得十分谦逊。

  不谦逊不成啊,这些年来,他这个王爷不知吃了多少苦。

  严嵩还能每天都见一见圣上,他这个皇子间隔两年才见上一面。

  “王爷,折煞子晗了,为王爷分忧是子晗的本分。”陈晗一口干了酒,不敢再让王爷向他敬酒。

  众人也跟着喝上了酒水,“坐下说话。”

  “子晗弄的银行目前怎么样了?”徐介问道。

  说到银行的事陈晗苦恼,“到底比不得那些百年老店,即便我喊出日利率百分之十,也没人敢往银行存钱。”

  张居正十分疑惑,“存进去就能赚钱,为何没人敢存?”

  高拱冷哼,“你说为何?必然是他们联合起来打压顺天银行,打压子晗。这背后都是严党的人在使绊子。”

  裕王也为陈晗担忧,“银行弄不好,怕父皇对你有意见。要不,本王让王妃到你那去存点钱?”

  陈晗说道:“既然我们要心和面不和,就不能诸位大人就不能自己出面去存钱。

  不如多和旁人说说银行的好,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

  “有这些老学究在,势必会引起好些人对银行感兴趣。”

  张居正对裕王说道:“子晗说的有道理,我们虽然不能出面,但王爷可以让王妃去。支持银行,也就是支持陛下。”

  裕王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也就答应了下来。

  陈晗对张居正拱手,感谢他帮忙说好话。

  转而众人聊到了改稻为桑的国策上,这一件事情不管往哪一处看都是利大于弊。

  但陈晗却不这样认为,他提出纺织业拯救大明的想法。

  他的中心点就是解开百姓与农田的捆绑,用工业捆绑百姓,利用海运打开货物倾销的市场。

  让百姓与农田解绑这个论点遭到了徐介、高拱联合抨击,那口水星子都要喷到陈晗脸上。

  裕王没有想太深,只看个热闹,反倒是张居正在心里想了好些。

  陈晗带来太多大胆的想法了,让人难以消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