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让它们失去反抗能力而又在短时间内不会死亡,岂不是就能满足我的要求?”
羽若有所思。
祂想到了角蚁们的毒液在那只平头犬体内的变化,少量的毒液并不能致其死亡,会随着这些动物本身的代谢被慢慢排出体外,在这期间反而会让其失去行动力,只有同时大量的输入才会致命。
想着这些,羽觉得祂已经有了主意。
………………
深秋时节,蚁群出动了三万只兵蚁,从远处的原野上拖回了两只半死不活的黑皮老鼠,以及三条四十来厘米长的蛇。
羽又忙碌了起来,祂渐渐意识到,蚁群从虫卵孵化成为成虫,一共需要经历两次蜕变,这两次蜕变前后,角蚁个体的变化几乎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而同样由卵发育而来的蛇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们刚孵化时就有和成年之时几乎一样的外表,再长大也不过是褪几次皮而已。
参考它们的行动力,羽觉得也许它们这种繁育方式相对于昆虫们来说要更高级一些。
这便是头绪了,除了从它们身体之中思考如何让众多复杂系统能够精妙协作配合之外,未尝就不能另辟蹊径。
几只被拖回来的动物很快便因为饥饿和虚弱而死去,它们用自己的生命为羽提供了诸多此时还不知是否有用的研究素材。
于是冬天来临,蚁巢再次陷入寂静。
由于干旱的原因,今年的食物储备远不及之前,因此羽也没有再尝试指挥蚁群劳作,它们就只是安静地待在巢穴内部,只有少部分工蚁在执行着日常的工作。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和几乎不间断的实验中无法自拔。
由于这两年蚁群的爆炸式增长,祂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当初那种宛如被掏空一般的虚弱感了,至少在角蚁这种体型的少量调整上,即便是连续工作也不会出现疲惫感。
这是蚁群带给祂的增幅,也是祂执着于带领它们走向强大的根源。
一个冬天过去了,当春天再次来临之时,羽也终于从沉浸式的工作状态中恢复。
参考大型生物的复杂结构比祂之前预想中的还要难得多,但好消息是,祂至少完成了一些成果!
是的,在这长达近一百天的时间里,羽又一次调整了蚁群的生长方式,借助蛇类的繁殖和生长过程,祂成功让蚁群的孵化不再需要第二次结蛹蜕变,而是像它们一样随着快速生长褪去外壳,一代又一代随着生长而变得日益强大。
这很好的解决了幼虫们毫无自卫能力的问题,让它们能够在发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战斗力和劳动力,却并没有延长它们的发育周期!
比如说,当新的幼虫孵化之后,它们生来就有成年角蚁的基本结构,甚至可以不再需要工蚁喂食照料,它们自己就能够完成进食和清理身体,保证不受感染!
这项成果对于蚁巢的运行效率简直可以说是质的提升,但却并不是羽最为看重的地方。
那是因为,以这种方式成长的蚁群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即使是在发育成熟之后,也能够部分保留再一次褪皮强化的可能!
在此基础上,蚁巢往后所有产出的幼虫都将拥有同样的基本性状,不再有各个蚁种的区分,而是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分化,最终形成成熟的各类蚁种。
羽在它们的躯体之内留下了继续蜕变的种子,如果有一天蚁群有了新的进化方向,它们仍然可以直接由成虫经历蜕变再次发育!
这一点才是羽这近百天来最大也是完成得最为困难的工作,甚至某一瞬间都让祂久违地体验到了一丝虚弱感。
毫无疑问,这种发育方式的出现,将直接改变蚁群原有的组成结构,变得更高效,更容易形成战斗力!
…………………
去年的干旱不复存在,不久之前,地面积累的厚厚冰雪才彻底消融,这代表着至少这个春天不会不会像去年一样干燥。
蚁群又一次开始了它们的播种大业,湖边的花卉,岸上的植株,一年的失败并不能影响它们的热情,这片土地仍然肥沃。
也许是那些大型生物的体内结构实在太过复杂,又或者干脆就是上天要跟羽开这样生硬的玩笑,又是几十天过去了,虽说积累了许多素材,相互碰撞之间也诞生了不少想法,但仍旧没有大的进展,反而无意中让羽对于当初的绿蚁幼虫的“光热效应”有了更深的理解。
于是,在夏天来临之际,蚁群中的耐寒蚁种有了强的抗寒能力,也摆脱了一部分原本无法在酷热环境生存的缺陷,仍然无法像绿蚁幼虫那般硬抗酷寒,但想来也能在湖面结冰之前自由活动了,虽说这项能力看上去似乎也没有太多意义。
羽知道绿蚁幼虫的这种能力可能对角蚁们而言拥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么久以来也大概了解了它的运作过程。
所谓的热量储存,无非就是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而后在体内储存,再在需要之时释放出来而已,但说来容易,它们是如何将太阳的热量转化为体内储存的某种液体能源的,这一点羽始终无法在角蚁身上再现,只能参考绿蚁幼虫转化阳光能量整个流程的后半段,利用食物产生的热量来部分对抗严寒。
然而,寒冷的空气本身就会降低角蚁的生命活动,一旦天气过冷,这个过程也就渐渐不再能够发挥作用,这就是巢穴中的抗寒蚁种如今仍然无法抵御严寒的根本原因。
羽总觉得绿蚁幼虫的这种独特能力跟丛林中的植物很像,唯一的区别是后者似乎只是在借助阳光来吸收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增强自己,而前者则是直接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储存。
怎么看似乎都是绿蚁幼虫的转化过程更高级一些,但在这一点上,即便是羽短时间内也无能为力。
祂只是在不断思考和观察着,积累着足够的知识和素材,以期待有朝一日能将它们拼凑在一起,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