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捷足先登
“臣拜见殿下!”
冯可宗走到朱明面前行礼道。
“起来吧,看你神色匆匆,发生什么事情了?”
朱明问道。
“启禀殿下,今天钱谦益府上来了不少官员,有人提议开经筵,臣得到消息,就立刻过来向殿下禀告了。”
昨天,冯可宗得到朱明授意,要盯紧钱谦益一举一动。
他一点也不敢怠慢,回去之后,立刻就开始安排,巧的是那柳如是身边的一个丫鬟梨儿,是锦衣卫的暗探。
“经筵?这群家伙真是吃撑了没事干,好端端开什么经筵?”
朱明顿时有些无语。
现在南明的情况,分秒必争,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经筵上面?而且这帮人开经筵也是不安好心。
他看着低头顺眉的冯可宗,称赞道:“干得不错。”
“这都是臣本分之事,不敢居功。”
冯可宗连忙说道。
“京师陷落后,锦衣卫系统遭到了重创,你现在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必须尽快把担子挑起来,就算不能恢复到鼎盛时期,但也不能成为瞎子,你明白吗?”
朱明把手按在冯可宗的肩膀上,语重心长道。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望!”
冯可宗满心激动。
作为一名锦衣卫,他何曾不希望能够重现锦衣卫当年的辉煌?
奈何位卑言轻,又没有靠山,根本不敢胡来。
如果能够得到太子殿下支持,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说到底锦衣卫是皇权的直接展现。
“我会让内承运库给你拨五万两银子,至于怎么用这笔钱,我不干涉你,但我希望尽快看到成果,否则的话,你这个指挥使就换人当吧。”
朱明说着,重新拿起弓箭,对着箭靶练了起来。
冯可宗对着朱明背影行了一礼,默默退了出去。
五月初二。
今天是多尔衮率满清大军,占领顺天府的日子。
对于这件事,应天府这边一点消息也没有,或者说根本没有人关心北方的消息。
此时,吏部官员,正忙着派遣官员前往各处,宣读册封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官员的圣旨。
新官拜命,宅邸张灯结彩,爆竹连天,一时间整个应天府仿佛都笼罩在一层喜色之中。
东宫,朱明一边听着外面不时响起的鞭炮声,一边用鸡蛋测试碱液的浓度,并且做好记录。
然后将得到的碱液,与混合猪油与桂花浸油加热,并且持续搅拌至粘稠。
再加入盐渍桂花50克+蜂蜜200克,搅匀后入竹模,覆盖粗麻布,放置阴凉处。
工作量看似不大,但忙完之后,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了,一共弄了一千个模具。
等这一千个桂花香皂弄成,就可以将其中一部分赏赐给朝中大臣,形成明星效应,剩下一部分卖给城中富贵人家。
这香皂普通人家用不起,所以只能是奢侈品。
朱明刚让人把最后一块模具放进阴凉处,就看到冯可宗匆匆跑了进来。
“殿下,出事了!”
冯可宗气喘吁吁,对着朱明行礼。
“讲。”
“启禀殿下,我们派去凤阳的人回信,说卢九德的府邸被人烧成了白地。”
冯可宗咽了咽喉咙,小心翼翼道。
“烧成白地?堂堂一个镇守太监的府邸,就这么容易被烧了?查出来是谁干的没有?”
朱明脸色一沉,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出这件事透着古怪,早不烧晚不烧,偏偏这时候烧了,想要干什么?
这明显是有人在抢走原本属于他的银子!
“目前根据调查出来的结果,是旁边的房屋走水,顺势把卢九德的府邸也烧了,臣已经派精通查案的百户带人过去,一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冯可宗说道。
“还用查吗?在江北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不多,也就那几个家伙,你只需要派人盯着他们,肯定能找到蛛丝马迹。”
朱明脑海里顿时浮现了好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有作案嫌疑。
“臣,这就去办!”
冯可宗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开了。
银子被人捷足先登,朱明的好心情也没有了。
他打定主意,等京营整顿完毕,立刻就开始着手整顿江北。
就在这时候,朱明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那提督漕运,镇守淮安的朱国弼,好像侵吞了福建押解到京的十万两白银。
“来人,把冯可宗叫回来!”
于是,刚刚跑出东宫的冯可宗,又匆匆返回了这里。
“你亲自带人,去淮安,找路振飞,把朱国弼还有他侵吞的十万两银子都带回来。”
朱明怒声道。
冯可宗愣了愣,随即应声道:“遵旨!”
与此同时,在刘良佐的驻军大营里面,正摆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箱子,加起来塞满了整个营房。
“大帅,这老太监太有钱了,我们整整运了一个晚上,才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弄回来!”
副将沈豹兴高采烈地对着刘良佐说道。
“嗯,辛苦了,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吧,要不然我可不好交代!”
刘良佐随手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白花花铺满了一锭锭银子。
“大帅尽管放心,兄弟们都处理好了,知道这件事的人和赶车的马夫,都全部灭口,府邸也一把火烧光了,不会有人知道的,除非是我们这边有人告密,但量他们也不敢!”
沈豹眼露凶光道。
“干得不错,等我让人把数目清理出来,少不了你的好处,走,跟我喝酒去!”
刘良佐大笑道。
有了这批钱财,他就能继续扩军,增强实力。
沈豹脸色微微一滞,说好的分一半呢?
他心中暗恨,脸上却露出献媚的笑容,“大帅,听说城里来了一个北边的花魁,长得国色天香,正好给大帅尝尝鲜。”
“哦,那本帅真的要见识一下才行,哈哈。”
刘良佐大笑带着一群军汉离开了军营,朝着城中策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