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联虏平寇,还是联寇抗虏?
文渊阁,内阁直房。
“元辅,殿下素与你亲近,可知这次为何将请封吴三桂的奏疏留中?吴三桂手握关宁铁骑,这对朝廷而言,是一股不可多得的力量啊。”
张慎言喝了一口热茶,暖了暖身子,对着史可法问道。
联虏平寇这条方针,已经得到了内阁大部分的成员的支持,都准备派出使团北上了。
如今太子压住请封吴三桂的奏疏也就罢了,连关于这条方针的奏疏也留中了,难道不知道这是大明报国仇,收复京师的希望?
如果能够收复京师,不管对朝廷还是对于他们这些臣子而言,都是一件能够名留青史的好事。
所以,在心里张慎言是极想促成此事的。
“吴三桂统领关宁铁骑,却没能及时入京勤王,如果有关宁铁骑这支精锐在,就算京师陷落,也能将先帝带出来,或许是这个原因,让殿下不喜。”
史可法说出自己心中的猜测。
张慎言沉默了一下,这个可能他也想过,但相比大明的未来,这点个人的喜恶却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元辅,咱们还得劝劝太子殿下才行,当以大局为重。”
“等下值后,我去面见太子。”
史可法说完,便拿起一份关于请求拨放农具耕牛的奏疏看了起来。
随着应天府周边流民增多,朝廷通过以工代赈的方法,开始梳理安置这些流民。
让他们参与修葺城墙,开荒、修水利、筑路等工程,按劳动量换取粮食,有效地解决了流民吃饭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暴动隐患。
为了防止下面官员阳奉阴违,压榨流民,克扣钱粮,朱明还派了锦衣卫暗中监督。
目前以工代赈进行得不错,就是户部那边的压力有些大,毕竟流民数量不少,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入不敷出。
要知道户部负责的可不止是流民开荒的钱粮,官员们的俸禄,还有各地的军饷也是一大笔数字。
按10万人来算,每人每日1.2升口粮,半年就是21万6千石,而实际参与以工代赈的流民远超十万人,开荒也不仅仅需要口粮就行,还有其他方面的支出。
高宏图这个户部尚书,几乎天天都去朱明那里哭穷。
只是,朱明这个皇太子也不富裕,京营,勇卫营,水师的粮饷,装备,军器局的扩张,还有造船厂的项目,目前都是由他的内承运库负责。
要保证士卒们的操练强度,营养必须也要跟上,军器局打造军械所需要的材料等等都是钱。
他算了一下账,一个月至少得花20万两银子,如果没有其他进账,坐吃山空,内承运库的银子,坚持不了多久。
好在朱明在东华门附近官署搞的玻璃厂已经建成了,挂名为“御用器皿坊”,占地6亩,里面修了3座玻璃窑。
再加上试验坊(东宫内)的一座,实际上是四座玻璃窑。
理论上,四个窑日产能达200件绿色粗玻璃器皿,成本根据每件大小在0.5-2两之间。
生产由内廷的太监和宫女负责.
最近内廷又增加了一批太监和宫女,人手十分充足。
销售渠道则是前阵子查抄的店铺,再由锦衣卫暗探负责售卖。
当史可法求见朱明的时候,他正在想着如何给玻璃器皿定价。
“阁老来得正好,你看这琉璃盏如何?”
朱明将绿色的玻璃杯子递给史可法。
史可法接过翻看了一下,“殿下,臣不懂这些,不过看起来挺漂亮的。”
琉璃器皿就算在应天府,也是十分稀有的昂贵品。
史可法为官清廉,只是听说过这个东西,却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这琉璃盏如果定价15两银子,阁老觉得会有人愿意买吗?”
朱明问道。
“物以稀为贵,这琉璃盏在应天府十分稀少,别说15两,就算是30两也有人愿意买。”
“有道理,这琉璃盏就送给阁老了。”
“臣谢过殿下,不过殿下,臣这次求见,还有要事与殿下商酌。”
史可法连忙说道。
“你是为了吴三桂呢,还有联虏平寇这两件事来的吧。”
“殿下英明,正是如此。”
“阁老觉得吴三桂是忠臣吗?”
朱明回到位置上坐下,淡淡道。
“这,臣不敢妄下决断。”
“那阁老可知,此人已经投靠了建奴已非明臣?皇考每年耗费百万粮饷养的关宁铁骑,也成为了他的晋身之资,就算孤答应你们封赏他,人家都不一定接受呢。”
“什么?”
史可法闻言,大惊失色,“殿下从何得知此事?”
“这是锦衣卫暗探,从北边传回来的情报,吴三桂已经剃发易服,成为了建奴的马前锋了,阁老不信大可派人去北边打探。”
朱明冷笑道。
“国贼!枉为人也!”
史可法怒不可歇,显然已经相信了朱明的话。
“至于联虏平寇,阁老真觉得这条方针可行?昔宋徽宗联金灭辽,终致靖康之祸,唐肃宗借回纥平叛,反受劫掠之害。”
朱明声线一提,“以史为鉴,建奴其志不在助大明,而在吞并中原,若驱虎吞狼,恐狼死而虎愈肆,届时光凭我们目前的实力,能够挡得住建奴的兵锋吗?”
史可法顿时如醍醐灌顶般,眼前的迷雾仿佛一下子变清晰了。
之前,他不是看不清这些,而是当局者迷,加上情报不准确,被报国仇收复京师的美梦蒙蔽了双眼,钻进死胡同了。
报国仇固然重要,但大明国祚更重要,绝不能让建奴这么轻易统一北方,否则大势一成,大明危矣。
想到这里,史可法浑身顿时冒出一身冷汗,他们险些成为了大明的罪人,联虏平寇断不可行!
他对着朱明深深一拜,“殿下英明,臣险些成了国之罪人!”
朱明走过去,双手扶起史可法,“阁老无需自责,刚才所言也不过是孤一己之言。”
说到这里,他自嘲道:“说不准建奴消灭李自成之后,真的会退出山海关,将北方还给大明。”
“绝无可能,建奴窥视中原久矣,这些年屡屡犯边,掠夺大明百姓和财物,如今入主京师,又岂会将到嘴的肥肉再吐出来?殿下,以臣之见,不能任由建奴太容易把李闯给灭了。”
朱明眼睛一眯,心里暗笑,“阁老的意思是我们要和那反贼合作?只怕朝中大臣不会同意吧。”
史可法脸上露出一丝纠结,最后银牙一咬,“殿下,朝臣那边由臣去说,就算我们不与李闯合作,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建奴将其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