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代辽开始到天可汗

第36章 此战能胜,全赖都统!

  “枢密院事,杨世可请求救援种师闵麾下骑兵!”

  童贯冷着脸,强装镇定。

  心中对于种师道等不听号令的作为,早已厌烦。

  不是说正在招降辽军吗?

  他童贯眼巴巴从雄州赶来,结果看到的不是低下高傲头颅受降的辽军,而是如狼似虎,纵横战场的辽军骑兵。

  这,让他分外惊惧,心中对辽军的焦虑症再度占据上风。

  此时又想起道君陛下‘御笔三策’当即沉着下令道:“告知杨无敌,不得追击辽军!”

  自宋太宗在对辽作战中,连续遭遇了高粱河和雍熙北伐两次惨败。这两场失败给大宋上下统治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模式。

  此后历任大宋统治者,都对辽国有一种难以启齿的畏惧情绪。

  庆历年间,辽朝以收回关南领土为借口威胁入侵,宋朝上下居然都没有人敢出面交涉谈判,最后知谏院富弼仅仅是愿意出面进行外交交涉,仁宗就为之感动到哭出来。

  不光是他们,就连颇思振作的神宗,在内心深处也是忌惮辽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辽朝又一次要求重新划界,宋神宗惶惶不安地问执政大臣:“若遽交兵如何?”

  当时,太子少师、参知政事冯京就宽慰皇帝说:“公理在我们一边,我们应该理直气壮不用怕。”

  结果宋神宗口不择言地来了句神回复:“江南李氏何尝理屈?为太祖所灭!”

  由此可见,当时宋代统治者深藏内心的恐辽情绪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杨世可作为童贯嫡系,他本以为此次禀告不过是例行公事,救援友军同僚,本就是该做的事情。

  然而待心急如焚的杨世可,见到亲兵返回,迫不及待追问,得知童贯提及道君陛下‘御笔三策’以及下达‘不得追击’的命令后,脑袋一沉直接栽倒。

  而兰甸沟处的喊杀声,如跗骨之躯,缠绕在耳边。

  只因道君陛下‘御笔三策’便要坐看友军覆灭,这让他对大宋上下万念俱灰。

  而兰甸沟战场。

  种师闵正狼狈逃窜。

  “将军,辽军又围上来了!“亲兵的惊叫让种师闵猛然惊醒。

  他望着张令徽的帅旗在月光下逼近,再次想起大哥种师道临行前的叮嘱:“辽人狡诈,不可轻敌。“

  此刻他的玄铁鳞甲上布满箭矢,像只遍体鳞伤的刺猬。

  “突围!“他狠下心肠,将重伤的部将推下战马,带着残兵冲向辽军薄弱处。

  寅时的寒风中,种师闵踉跄着带领残兵败将逃向雄州。

  他的银枪只剩下半截枪头,战袍被撕成碎片。

  守城士兵惊恐地看着这位前军大将,发现他鬓角已染满霜雪,而胸前那道新添的刀伤,正渗出黑紫色的血——那是辽军的狼首弯刀所赐。

  兰甸沟的硝烟散尽时,宋军大营发现了种师闵丢弃的帅旗。

  旗面上“种“字已被鲜血浸透,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刺目。

  而三十里外的易州方向,耶律大石正擦拭着从战场回收的西夏犀角弓,弓弦上还残留着宋军的血渍。

  他此时正带着麾下五千兵卒前来支援。

  然而,还未抵达白沟河,便收到斥候来报,宋军大败。

  如此一来,耶律大石更是极速行军,火急火燎赶来,当看到战场那一幕,直接傻眼了。

  入目所望,皆是宋军尸体。

  萧干、张令徽正带着部下疯狂撵着宋国兵卒,缴获辎重无数,马匹、俘虏等不可计数。

  战场上,无数宋国士兵争相逃向雄州方向,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

  “痛快,真是痛快!”

  “哈哈哈......令徽老弟,还是你说的对,宋军如牛羊。”

  “此番回去必然要上书陛下,宋国北上十几万精兵被我等击溃,如今正如丧家之犬逃离,金兵如狼似虎,与其与虎相争,不如南下吃羊。”萧干畅快大笑,口中说着此前张令徽在弘政殿献策。

  张令徽会心一笑,这个计策他只说了一半。

  此刻再次听到,并不解释,面上堆起笑容道:“此战若是没有都统以身涉险,又岂会有如此大胜?”

  “此战能胜,全赖都统!”

  话落,其身后众将纷纷高呼道:“此战能胜,全赖都统!”

  “此战能胜,全赖都统!”

  “..........”

  “哈哈哈……”萧干策马奔腾,开怀大笑。

  此时,耶律大石策马而来,还未到跟前,便听到萧干豪气云天道:

  “重德,你来的正好,宋人不过是牛羊,随本都统一起南下宰牛杀羊!!!”

  “令徽说的不错,宋人不过是牛羊,即便是有百万大军又如何?也不过是我大辽资粮。”

  “随后我等一起上书陛下,既然宋人拒绝我大辽抗金策略,不如实施北失南补之策!”

  萧干眸光发亮,招呼张令徽上前,再次重申北失南补策略。

  耶律大石蹙眉。

  他先是看向张令徽,善意一笑,旋即目光落在萧干身上。

  此时萧干以微弱的兵力,大胜宋国十几万精兵,情绪高涨,他不忍在这个时候泼冷水,更何况是当着众多将领的面,更是不合时宜。

  虽然他同样看不起宋国,但是在他看来所谓‘北失南补’绝非良策。

  宋国固然战斗力不忍直视,但是其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是很强的,这是经过多次验证的。

  如今大败宋国十几万精兵,两国已然断绝了合作抗金的可能,既然如此,如扩大好处,念及如此,耶律大石脱口而出道: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哈哈,我大辽正需要人口、马匹、辎重,没想到宋国直接给送来了,儿郎们目标——雄州!”

  “雄州!”

  “雄州!”

  “雄州!”

  “......”

  前往雄州的道路上,无数宋国士卒争先恐后逃窜。

  陈矩所在的火头军最近比较清闲,因为听说对面的辽军要投降了。

  他好不容易搞了点硫、石硝,木炭粉末,准备再次试验一番新式黑火药。

  然而还未来得及试验,便听到一阵阵骚乱‘辽军杀来了’‘快跑啊’,紧接着便被同伴拉住,跟着大部队奔跑,他越跑越气闷,我大宋十几万精兵怎么一副打了败仗要逃跑的样子,对面辽军是猛虎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