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常山危机
“陛下,耿武、刘子惠士气旺盛,流民军眼看就不行了。”
“啊?”
西园,骥厩丞。
押房中,前来汇报的赵忠面色焦急。
刘宏看向赵忠,道:“赵卿,你好像很急。”
赵忠道:“陛下,臣下也是出身贫苦人家,看不得豪强仗势欺人,况且豪强私下用兵,也违背律法。”
刘宏清了清嗓子,道:“说实话。”
赵忠轻声道:“陛下,常山郡尉赵浮是我的同族,他实在看不下去冀州豪强为所欲为,想为陛下做事。”
赵忠的意思,他们赵家可以打击耿武、刘子惠,帮助朝廷掌控河北局面。
刘宏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赵卿,你们赵家人不少,你是否知道有个叫赵云的。
“朕说的赵云,不会籍籍无名,为何张让寻访多日都没有找到。”
“好像……”
刘宏急问:“你知道是不是?”
赵忠支支吾吾道:“河北赵家是有一族子赵云,不过……当初廷尉署说是要给赵云定罪,我就出面……”
河北赵家是春秋战国兴起的世家,曾经是赵国的统治者,其家族一直延续。
虽然各郡都有赵氏大族,但纠其族谱,其实都是一家。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五百年前本是一家。
赵忠和张让关系亲密,得知张让在捉拿赵家人,就赶紧帮忙遮掩。
“你……”
刘宏忽然想到,有很多名单上的人现在还找不到,是不是有人遮掩,如赵忠一般。
刘宏问道:“快说,赵云在何处?”
赵忠道:“赵云在常山郡当郡兵。”
“这人风评如何?”
赵忠颔首:“风评倒是不错,年纪轻轻,众人都称赞他有灌婴之勇。”
“灌婴之勇……”
刘宏想了想,灌婴是汉初有名的骑将,开国功臣。
赵云有这个名声,说明他的骑术非常厉害,而且有指挥骑兵的天赋。
刘宏急道:“朕要重用赵云。”
“啊?”
赵忠现在也明白了,皇帝名义上让廷尉署抓人,实际上是要暗中培植党羽。
只是赵云这件事,自己一开始帮忙遮掩,一直不好挑明。
现在陛下要用赵云,这对赵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陛下,想怎么用赵云?”
刘宏沉思片刻道:“让赵云鼓动郡兵,投奔流民军。”
“啊?”赵忠大惊失色。
“你不是说流民军快打没了吗?正好让赵云去帮忙。”
“那赵云不成了贼兵?”赵忠问道。
“反正早晚要招降,赵云到时候还会回归朝廷的,而且他是奉诏投贼,不算真的投贼。”刘宏解释道。
赵忠颔首:“这件事,臣下去安排。”
刘宏道:“让张奉也去,河北还得有个朕的亲近人坐镇。”
……
常山郡,井陉。
太行山隔断并州、冀州,却有陉道可从中穿行,被称作太行八陉。
其中井陉道,有大量流民军盘踞。
这一日,有一太平道马队自雒阳而来,拜见流民军首领张牛角。
张牛角率众接待。
山寨正堂摆起酒席。
张牛角坐在主位,副首领褚燕坐在次坐,大小首领齐聚,一起迎接太平道师君。
张牛角五大三粗,一看就是粗莽之人,倒也不如褚燕说话斯文,粗声粗气道:“你们太平道派人来我这里,是来做什么的?”
太平道多次劝说张牛角皈依,张牛角却不同意。
要不是自家兵马快被官军打没了,褚燕一直劝说,张牛角也不会如此礼遇太平道人。
首座坐着一人,年轻俊朗,披发抹额,乃是张奉。
张奉自我介绍道:“我原本是太医令,后来厌恶了宫中侍奉,去南阳创立了赤炎道。
“再后来,感觉太平道很好,就加入了太平道,大贤良师这次入雒阳论道,我就在他旁边。”
褚燕朗声道:“我听说大贤良师一位弟子,当堂骂死了一位大儒,莫不是你?”
张奉道:“正是。”
“真是青年才俊。”褚燕道。
张奉道:“大贤良师高卧雒阳,亦知天下之事,听闻常山流民军屡战屡败,十分忧心,于是派我来。”
张牛角问道:“你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的?”
“三寸不烂之舌。”
“打仗靠的是兵马钱粮,张师君不会认为就凭一张嘴,就能退敌吧?”
张奉笑道:“凭一张嘴为什么不能反败为胜,张仪以横破纵,苏秦助燕破齐,不都是凭借一张嘴吗?”
“你说的啥?”张牛角面露茫然。
褚燕解释道:“兄长,张师君说的是两位先贤,他们就是靠着游说,帮助主公反败为胜。”
张牛角不屑道:“你要是能效仿苏秦、张仪,助我反败为胜,我封你做军师,你太平道在太行山随便传道。”
“这可是你说的。”张奉笑道。
张牛角拔出随身削刀:“我愿与你歃血为盟!”
“这……这就没必要了吧。”
没等张奉多说,山寨兵将已经摆上祭坛。
一碗酒摆在桌案上。
张牛角拿削刀往手心一划,握紧拳头,将血滴在酒中。
张奉尴尬一笑,拔出削刀,划破了自己的小手指肚。
张牛角横眉冷对:“你的血金贵吗?”
张奉道:“我还要写字。”
“左手呢?”
“要诊脉。”
张奉赶紧往酒里滴了一滴血。
咕咚咕咚——
张牛角端起酒碗,一口气喝了半碗,随后交给张奉。
张奉把剩下的酒喝完,表情极其扭曲。
“这酒好烈!”
“哈哈哈!”
张牛角道:“你们河南人喜欢喝没味道的醪糟,我们这里喝的都是鲜卑酿的东墙酒,不一样的。”
褚燕问道:“张师君,你有何计策?”
褚燕知道,张奉是皇帝的连襟,一举一动代表的是皇帝,也不知道流民军为什么被皇帝关注,派来张奉。
就目下而言,流民军节节败退,占领的县城一一被夺走,马上就要被打回山里了。
皇帝能提供帮助,不管如何,都要试一试。
当然,这话不能和张牛角细说,他就是一莽夫。
张奉道:“山寨有没有密室?”
“什么密室?”张牛角问道。
褚燕赶紧提醒:“兄长,张师君的意思是,有话要说,需要避人耳目。”
“哦。”
张牛角道:“有说话的地方,请!”
三人来到一处悬崖边,站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
这里果然十分敞亮,不怕有人偷听,就是有点吓人。
张牛角朗声道:“张师君有何妙计,说吧。”
张奉道:“听闻褚副首领和常山郡兵赵云是同乡,劳烦你休书一封,我去劝降。”
张牛角嘲笑道:“我当你有什么妙计,原来是要劝降郡兵,怎么可能?”
褚燕打断张牛角,笑道:“兄长,由张师君出面,未必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