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汉灵帝

第45章 陛下深通兵法

  “你怎么知道陛下要和鲜卑开战,不是刚刚和议吗?”

  雒阳南宫,司空府。

  押房熏香袅袅,静谧无声。

  张济问完话,看着幕僚笑眯眯的样子,反而更着急了。

  “你有话就说。”

  幕僚拱手道:“明公有所不知,我有一个同乡,在禁军之中,刚刚传来家书,说陛下秘密调他们北上,意图和鲜卑开战。

  “我那同乡家里接到家书,父母妻子哭得是稀里哗啦,好像开战了,我那同乡就回不来了一样。”

  张济叹息道:“可不是吗?熹平六年那一战,参战的禁军回来的没几个。

  “不对啊!”

  张济皱眉道:“陛下调兵北上不假,但通告朝野说是要练兵,没说要和鲜卑开战。”

  幕僚笑着说道:“明公一直让属下关注宦官动向。

  “最近,宦官密使不断往返塞北。

  “昨日,有一大批钱粮起运,也是走直道去了并州。

  “还有传言说,陛下不在宫中……”

  张济瞪大眼睛道:“你说……陛下有可能在并州?”

  张济到底是三公,仅从幕僚提供的线索,就猜出了大概。

  “明公若是设法北上,见到陛下,和陛下一起对抗鲜卑,不管胜败与否,必然简在帝心。”幕僚建议道。

  “可是……”

  张济叹息道:“陛下不喜我久矣。”

  幕僚拱手道:“明公,你可是两汉一脉相承的勋贵,汉室亲近之人。”

  赵王张敖当年娶的是高帝之女鲁元长公主,虽然因谋反罪免了王爵,但出狱后还是侯爷。

  张氏和汉室还是亲近的。

  眼看金城水灾在即。

  如今三公里面,一个是连升数级的黄琬,一个是名满天下的袁隗,两人都在抗旱。

  张济的位置很悬。

  自己很可能是下一个许彧。

  张济犹豫道:“我毕竟杀过段珪家奴,你说陛下能亲近我吗?”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明公本就是勋贵之后,若全力支持陛下,还愁陛下不亲近吗?”

  “可……如此做,不是背弃士人吗?”

  “明公啊,你看看黄太尉,原本支持废史立牧,后来忽然转向,直接连升数级,位列三公,还掌兵权。

  “袁司徒整日里反对党锢,和陛下意见相左,陛下找太子太傅,咱们还没得到消息,这事就定下了。

  “他们攫取权势的时候,可不在乎什么士人不士人。”

  张济颔首,问幕僚道:“我该如何做?”

  幕僚提议道:“明公可以视察直道唯由,直接北上,见了陛下,就待在陛下身边。”

  司空府负责营建,司空亲自出马巡查直道,虽然属于特例,但也不是不可以。

  事不宜迟。

  张济立即召来属官,将公府的事情安排了,准备北上。

  ……

  直到深夜,张济的幕僚才回家。

  家中有一人正在等待,案几上放着一个木盒。

  见幕僚前来,那人打开盒盖,露出里面的黄金。

  幕僚两眼放光,连连道谢。

  “你一直帮张济探查内廷,知道是什么罪过吗?”

  幕僚急忙拱手:“蹇公,在下也是为主人办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蹇硕笑着说道:“好了,以后你就是陛下的人了,接下来你要劝司空,把后半年的工程营建全部停了,把钱拿来支持陛下。”

  “遵命!”

  蹇硕起身,和那幕僚擦肩而过,顺手拍了拍那人肩膀。

  “对不住,让你的家人受惊了。”

  说完,蹇硕开门离去,消失在夜幕中。

  幕僚赶紧收起金子,随后往后院走去。

  ……

  寝室里,幕僚的妻妾子女被捆在一起,嘴里塞着布条,看见有人来解救,一起呜呜直叫。

  幕僚急忙松开绳索,安抚妻妾子女。

  妻子抽泣道:“夫君,你得罪了什么人?绑我们的好像是宦官。”

  幕僚沉声道:“我的事你们不要多问,事情都过去了。”

  ……

  河西郡,离石。

  因为有一千禁军驻扎,离石热闹了许多。

  禁军有钱,每日吃喝玩乐。

  有乐户专门从太原赶来,带上自家歌姬,陪侍禁军里的公子哥。

  皇甫嵩对军纪有些忧虑,但毕竟是训练,也没太严格要求。

  这一日,皇甫嵩正在和参军下棋,侍从来报,司空张济来了。

  皇甫嵩赶紧安排迎接。

  张济来到中军,和皇甫嵩寒暄几句,大概是鼓励三军的话语,还有鲜卑不过如此等等。

  皇甫嵩不知所云,只是连连点头。

  张济坐下,笑着说道:“听闻陛下要和鲜卑开战,老夫怕军费不够,把下半年的营建全停了。”

  “开战?”

  皇甫嵩笑了笑:“我不知道陛下要开战?”

  张济笑着说道:“皇甫将军,还想瞒我?你们不是奉命出征,要和鲜卑开战吗?”

  “没有的事。”皇甫嵩笑着说道。

  忽然,皇甫嵩表情一滞,额头上顿时布满冷汗。

  难道陛下真的要和鲜卑开战?

  此时,一传信兵走进中军帐。

  “报,将军。”

  传信兵看见有外人,没有往下说,而是将一片简牍交给皇甫嵩。

  简牍上写着:内廷输送钱粮,各关卡照验放行。

  后面是内廷印章和各关卡的印章。

  这封简牍本该交给西河郡府审核,但禁军驻扎在西河郡治,还是得给皇甫嵩看看。

  皇甫嵩倒吸一口凉气。

  张济余光观察皇甫嵩表情变化,得意地捋了捋胡子。

  “这……”

  皇甫嵩有些说不出话来。

  张济请皇甫嵩屏退左右,笑着说道:“皇甫将军,最近是否经常见宦官往返于西河直道?”

  “是。”

  皇甫嵩颔首:“不过内廷的事情,我从不多问。”

  张济并出剑指,指着北方道:“皇甫将军,陛下就在五原郡,要和鲜卑开战,兵马钱粮都在调运,你竟然不知?”

  “我……”

  皇甫嵩满脸失落,好似被遗弃的孩子。

  “哈哈哈哈!”

  张济笑着说道:“现在知道还不晚,你我一起轻骑北上,面见陛下。”

  ……

  五原郡,黄河南岸。

  战马卷起烟尘,一路驰骋,停在河阴城不远处。

  看着眼前有了地基的城池,以及热火朝天的工地,皇甫嵩瞠目结舌。

  张济捋着胡子笑道:“陛下果然稳重了许多,知道大战之前,先建城池。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皇甫将军,陛下在黄河南岸建城的做法,是否暗合兵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