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汉灵帝

第112章 皇甫嵩一致好评

  “呼——”

  糜竺吹了一口削刀上的灰尘,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削刀入鞘。

  “赐座,奉茶。”

  禁卫摆上案几茶水,请使者坐下。

  使者呼呼喘了几口气。

  糜竺危坐与使者面前,笑眯眯道:“刚刚我们是敌人,现在我们是朋友,朝廷对待朋友向来大度,喝茶。”

  使者颤颤巍巍端起茶杯。

  “什么味儿?”糜竺鼻子动了动。

  “官长,我……我尿了。”

  糜竺赶紧回到主位:“带他去更衣。”

  不多时,使者归来,换了一件新衣。

  糜竺正在喝茶,笑了笑道:“劳烦你回去告诉叛军各位首领,除了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韩遂,其余首领可率军前往长安投降,陛下自有封赏。

  “若能带来以上四人首级,更是大功一件。

  “去吧。”

  ……

  “噗嗤!糜竺和叛军使者谈判,竟然把人吓尿了。”

  刘宏看完书吏记录,将记录交给刘备等人,众人看完,纷纷颔首,称赞糜竺口舌如刀。

  糜竺笑着回礼。

  “过奖了。”

  刘宏想了想道:“朕即刻下诏,所有叛军,只要来归附朝廷,皆有封赏,取北宫伯玉等人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

  孙乾笑眯眯道:“咱们这边整军备战,却让叛军不得安宁,好办法。”

  刘宏想了想,急道:“刘备!”

  “在!”

  “朕让皇甫嵩领兵前往陇西郡,你副之,一定要顶住叛军进攻。”

  刘备问道:“叛军会打陇西郡吗?”

  “当然。”

  “外乱而攻弱,内乱而攻强。”

  刘宏解释道:“当内乱比较严重时,选择一个强敌开战,能缓解内部纠纷。

  “当外乱比较严重时,选择一个小势力,以雷霆手段灭之,可缓解外部矛盾。

  “如今叛军内外矛盾交织,我要是北宫伯玉,就攻打朝廷一个弱郡,缓解内外矛盾。”

  刘备听完皇帝分析,认为叛军攻打陇西郡的可能不小,当即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死守狄道。”

  ……

  诏书和调令发到左中郎将部,皇甫嵩接到命令,微微叹了一口气。

  一旁幕僚道:“大冬天远征,士兵们怨声载道,陛下又让将军守狄道,恐怕士兵多有怨言。”

  皇甫嵩看了看诏书,叹息道:“如此苛待军士,我恐怕要遭人记恨了。”

  幕僚捏了捏胡须,建议道:“将军,不如这样,朝廷让你带一千禁军,你改成三百,让你带两万精锐,你带一万精锐,一万新兵,不就行了?”

  “这能行吗?”皇甫嵩问道。

  “怎么不行?陛下还能盯着查人吗?没事的。”

  “好吧。”

  皇甫嵩心软,看不得士兵受苦,主要是他作为凉州将领,天然风评劣势,更需要士兵的好评。

  幕僚去办这事。

  禁军听到皇甫嵩一心为他们着想,一个个感恩戴德,但谁也不想大冬天离开长安,最后禁军出战者只有一百人。

  三河将士那边得知消息,也是对皇甫嵩一致好评,很多精锐直接把盔甲一脱,让民夫或者家奴代为上阵。

  如此,皇甫嵩好歹凑齐了两万兵马。

  刘备来到军中,见禁军和三河将士士气萎靡,感觉不对,便去质问皇甫嵩。

  皇甫嵩知道刘备是皇帝耳目,自然不如实回答。

  “这些都是身经百战之人,没问题的,只不过大冬天行军,都不乐意。”

  刘备皱眉道:“当兵又不是来享受的,哪有乐不乐意的。”

  刘备也不知道为何,皇帝最近反复教导,让刘备治军严厉些,学学赵云,别总是妇人之仁。

  刘备受皇帝教导,心肠也硬了些。

  “作战最重要的是士气,士兵满腹牢骚,肯定妨碍作战,玄德还是太年轻,应该多看少说。”

  皇甫嵩没有和刘备多说,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为了防止刘备报告皇帝,皇甫嵩下令,即刻开拔。

  ……

  大军出了长安,走走停停,刘备也是着急,但是没用,这些士兵只认皇甫嵩,根本不听他的。

  刘备一怒之下,骑马回了长安,告知刘宏皇甫嵩消极应战。

  刘宏没想到,皇甫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还如此消极。

  不过皇甫嵩威望很高,一时也不好处置。

  刘宏命刘备带一部骑兵,甩开皇甫嵩,火速增援陇西郡治狄道。

  骑兵踏雪而行,很快追上皇甫嵩。

  皇甫嵩看见刘备,骑马拦住。

  “玄德,你私自离开大军,干什么去了?”

  刘备暴脾气上来了,也不惯着皇甫嵩:“将军走得太慢了,我请调一千骑兵,先去增援狄道。”

  “嘿!”

  皇甫嵩怒道:“哪儿慢了,一日行军三十里,这都是有章程的,多少年来都是这样。”

  “我懒得跟你说!”

  刘备一挟马腹:“儿郎们,今夜我们在狄道吃晚饭,走!”

  “诺!”

  骑兵呼啸而去,留下皇甫嵩一脸尴尬。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狂了吗?

  幕僚对皇甫嵩道:“将军,刘玄德目无尊长,实在无礼,他是副将,将军何不以军法处置。”

  皇甫嵩无奈道:“你少出馊主意,刘玄德是陛下的义弟,我能处置吗?”

  “义弟?”幕僚一脸疑惑。

  “他们自然不是兄弟,但人人都知道,刘玄德在陛下眼里,好比一位亲王,可不就是义弟吗?”

  “唉!”幕僚叹息。

  皇甫嵩道:“命令各部加紧行军,每日行军四十里!”

  “将军,如此行军,将士们肯定受不了。”

  幕僚知道皇甫嵩带的是什么兵。

  皇甫嵩也知道自己带的什么兵。

  “多走十里死不了,刘备都去狄道吃晚饭了,咱们总不能一直不到吧。

  “告诉将士们,三日之内到达狄道,我给他们发羊肉羹。”

  ……

  “报,将军,朝廷派兵支援狄道。”

  狄道外,叛军大营。

  韩遂领兵前来,在狄道外驻扎。

  听闻汉军支援狄道,韩遂大吃一惊,心忖汉军之中有高人啊。

  “汉军来了多少。”

  “一千骑兵已经进城,还有两万步骑在城外二十里驻扎。”

  “二十里?他们为何不进城?”

  “细作探查,后面的汉军良莠不齐,急行军多有怨言,说什么也不走了。”

  韩遂笑了笑道:“真是天赐良机!还差二十里,稍微急行军就能进城,他们偏偏驻扎城外。”

  韩遂的表情逐渐阴鸷,好像看见猎物的苍鹰。

  “传我将领!

  “今夜三更造饭,全军出击,突袭城外的汉军,务必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