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本笔记,庐山夜话
天机局所在地点乃是燕京郊外。
原先这里是燕京郊外的一处山脉,但因为靠近燕京有龙脉之气,被天机局的首任领导看重,将这里设置成了天机局的总部。
随着直升飞机进山,一处依山而建,极为宽敞广阔的基地就出现在了任雪眼前。
基地占地面积约有百亩,上面的建筑并非是现代流行的砖墙混凝土,而是木构砖石结构,一片琼楼玉宇,飞阁流丹。
进入到这里,简直就像是来到了古代京城。
任雪惊讶的看到,在这基地的上空聚满了各种灵气聚集的雾气,甚至都要化成液体落下来了。
根据她的猜想,这基地地下应该是布置了一座巨大的聚灵阵,还是功率极大的那种。
不然也到不了现在这种灵气化液的地步。
直升机落下来后,就有专车带着任雪、齐怀周和韩玲向基地内出发。
在空中的时候向下看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古建筑,可沿着车窗向外看去,柏油马路红绿灯,咖啡厅的玻璃旋转门和LED灯牌,无不彰显着古今合璧的风格。
不多时,汽车开进了一处三进三出的宅院。
走过两道大门后,就来到了一处布置典雅的内院。
而在院子里的一处篱笆架下,站着三位装束不一的老者。
一位慈眉善目,身材微胖,穿着唐装,戴着老花镜,头发已经有些花白。
一名不苟言笑,抿着嘴唇,穿着中山装,一双鹰眼精光四射。
剩下的则是一名穿着道袍的老道士,蓄着山羊胡,看起来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任雪随着那齐怀周还有韩玲走进来后,直接就注意到了这三位老者。
三位老者也看到了任雪,心中有些惊讶,能够破译笔记的居然是这么俊秀的一个小女娃。
那齐怀周拱手上前,开始汇报情况。
“秦老,局长,师父,人我已经带过来了。”
此时那穿着唐装,被齐怀周称为秦老的老者点了点头。
随后歉意表示。
“小姑娘,实在是抱歉,大过年的就这样把你给喊过来。”
“不过我也是有些等不及了,这件事都折磨我几十年了。”
“自从得知这本我们秦家的家传笔记关系到一个大秘密后,我就开始茶不思饭不想。”
“所以请你来破译一下笔记。”
说话间,秦老就从怀中掏出了一本笔记,与当日在龙虎山从周轻云那里看到的笔记一模一样。
任雪随即表示无妨。
“没关系的,我也很好奇笔记里面的内容。”
“说起来,我还要感谢老爷子呢。”
听到任雪说话这么甜,秦老也是哈哈一笑。
这时齐怀周从秦老的手中接过笔记,直接就交给了任雪。
看着熟悉的笔记,任雪美眸有些激动,第二本笔记里,不知记载着什么样的事情。
随即,任雪打开了第一页。
站在任雪身旁的韩玲凑过来看了一眼,眼神中满是意外。
谁也没想到,这关乎神仙末劫的神秘笔记,居然是用这种杂乱无章的蝌蚪文写的。
怪不得没人能破译出来。
但任雪又是怎么能够知晓的?
实在奇怪。
就在这时,任雪已经顺着笔记的第一页,对着阅读起来。
【在这峨眉宝掌峰紫虹洞修了一段时间后,因为迟迟无法凝出元神,我便产生了出门游历的念头。】
【我是一个务实派。】
【念头一起,就成了想法,有了想法,就有了行动。】
【于是我直接离开峨眉,从最开始的一路南下,变成了如今的一路北上,准备看一眼那些灾民如今怎么样了。】
当任雪读到这里,那齐怀周的师父心潮震骇。
“宝掌峰,紫虹洞吗?”
“是真的宝掌峰紫虹洞吗?”
“小女娃,你可不要念错了。”
看到这老道如此激动,生怕他有什么基础病的任雪连忙出言安抚。
“老道长,是真的,我不会故意说错的。”
那老道此时深吸一口气。
“小姑娘,你可知道我是谁?”
任雪茫然的摇了摇头,她就是被人给叫过来的破译笔记的,哪里清楚这些人的身份。
齐怀周见状开口。
“任雪小姐,忘记跟你介绍了。”
“这位是秦老,燕京秦家的掌门人。”
“这位是钱海峰,天机局现任局长。”
“而这位是家师,当今峨眉的二代弟子,人称荀道人。”
“我和师妹韩玲则是峨眉第三代弟子。”
任雪随后一一见过。
此时她也明白过来,为什么这老道士会如此激动了。
原因就是因为这笔记很明显是他们峨眉派的人留下来的。
而燕京秦家,任雪是知道的。
那是比王家还要有势力的大家族,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里见到了这秦家的家主。
果然。
笔记主人留下来的这些东西,让这些站在人类食物链顶层的人也眼馋。
就是不知道他们秦家的这本笔记,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没有细想,任雪开口向那荀道人询问。
“道长,难不成,您知道这位笔记主人的身份吗?”
荀道人缓缓点头。
“知道,在宝掌峰紫虹洞居住的乃是灵境真人,与我们的祖上渊源颇深。”
“至于具体的事情,就说来话长了。”
“好了小姑娘,你继续读吧,中间若是有什么疑问,我都会开口向你们解释的。”
听到这老道的话,任雪缓缓点头。
随即开口,对着手中笔记读了起来。
【为了能够更加了解真实情况,我并未选择御剑飞行,而是从峨眉水路出发北上。】
【先在符汶河码头坐船,转入岷江,顺着岷江又过龙文垌,乐山,到与金沙江交汇处驶入长江。】
【一路走来,我心中感慨,川省不愧为天府之国。】
【出了川省,两岸百姓容貌衣冠与川省百姓截然不同,神态麻木,衣衫褴褛,漆黑瘦弱。】
【竟然是一个胖子都没见过。】
【如今是大明万历五年,万历新政还未完全落实到这里,但再过五年那张居正就要死了,也不知有生之年能不能让这里的百姓落得一点实惠。】
【不知不觉,我来到三峡地区,过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后,又过了荆州、武汉,来到长江与汉江交汇。】
【在这里我下了船。】
【此时我心血来潮,掐指一算,那里有人和我有师徒缘分,于是准备去走陆路,去庐山看一下。】
【只是我还不知,这个孽徒,未来会给我带来怎样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