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修仙:山歌廖哉

第11章 花妖3

修仙:山歌廖哉 落寞的花生 2589 2024-11-12 06:43

  前方隐隐约约是一个村落,天空中没有亮光,有几盏亮光点缀其间。

  微弱的光线,只足以让人看清很小的范围。

  一阵清风吹过。

  冷!

  杨峥只感觉身上发冷。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以前从未来过,只知道一些……规矩。不过既然答应了帮忙,他就必须来,也就是所谓的挽歌郎言不轻出。

  “呱!呱!”

  一道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杨峥只觉得那种冷,从骨髓里升起来。

  “嘻嘻,嘻嘻!”

  荷花香囊里也响起了小女孩的笑声,在寂静的夜空里分外的刺耳。

  不多时,嬉笑声变得弱了,甚至狂躁起来。

  杨峥神情凝固。

  前方是一座木桥。

  木桥旁边一棵老槐树,老槐树上有一个鸟窝。

  突然,一道人影施施然的走过木桥,向杨峥迎面走来。那股刺骨的冷,和小女孩的嬉笑声顿时消失。等走到面前时,杨峥看清了他的面目。

  是一位富态的员外,头戴方巾,身上穿着华贵的苏绣。

  这样的员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为富不仁。

  “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或者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富态员外道,“以你的那点东西,居然到这里来了,真是……还有你怀里那个东西……”

  杨峥一听,顿时明白自己可能遇到高人了,拱了拱手,道:“见过前辈。”

  “嗯。”员外很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他的感谢,并没有解释之前说的那些语焉不详的话,只是道:“陪我走走吧。”

  “尊命。”杨峥道。

  “临安府百姓生活怎么样,现在的皇帝是谁?”员外和他拉起了家常,“钱塘江绕过临安府,我记得在钱塘江的东边有一个朱家村,江畔有一排数十棵乌柏树。”

  “晚辈是钱塘县县衙里的捕快,对钱塘县还是比较熟悉的。”杨峥道,

  “现在是大虞朝,临安府又改名回钱塘了。”

  “皇帝是崇皇,至于百姓的生活……”

  “怎么说呢……”杨峥脑海里自然而然的冒出一句话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员外心中一颤,口中重复着他的话,再次打量了他一番,道:“这种忧怀天下苍生的话,不像是你能说出来的。”

  “忧怀苍生者,以百姓为念者,必将得道。”

  “你能说出这样的话,福缘不浅。”

  “不知为何,它就从我脑子里冒出来了。”杨峥也有些疑惑。

  “行了,我们先不说这个,你说你是钱塘县捕头,对朱家村很熟悉?”员外再次郑重的询问。

  “是的。”杨峥肯定的道。

  “朱家村村东头有一户人家,门口有一棵老槐树,树上有一个鸟窝,他家过的怎么样?”员外问道。

  “你说的是朱十三家啊,老槐树是有的,不过鸟窝早就被掏了……”杨峥开始给他介绍起这家的情况来。

  古时候县府人口很少,容易记。

  接下来员外又问了杨峥不少关于那家人的问题,而且问的都是琐碎的小事。比如说朱十三家有几个小孩,小孩乖不乖,这些年有没有读书人,有没有中举,

  他家的母猪有没有生崽,一胎生几个等问题。

  问的是不亦乐乎。

  这么多问题而且都是琐碎的小事,杨峥当然记不住,只得说声抱歉。而员外也不在乎,让杨峥拣他知道的说,仿佛他只是想和杨峥谈论这家人一样。

  二人交谈了许久之后,实在是没有话题可说了,便沉寂下来。

  杨峥正在思考着,怎么样才能把绛雪的事情不着痕迹的说出来,看他是否有办法帮忙。

  就在此时,天空出现了鱼肚白。

  一阵公鸡打鸣的声音响起。

  天穹稀薄的光线,给地下染上了一层白霜。

  突然一首诗涌上杨峥的脑海,让他脱口而出: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正准备离开的员外回过头来,一脸惊讶的看着他。

  而杨峥自己也很惊讶: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才华了?

  “原来是高人,倒是老朽走眼了。”员外道,“老朽收回之前说的话。”

  “我怎么就成高人了?”杨峥诧异。

  “你自己看。”员外道,说完,伸手在杨峥双眼前方一抹。

  顿时,杨峥心明眼亮。

  前方的道路上,人影幢幢,鸡叫声起后的早晨,它们在几位兵卒的驱赶下踏上了征途。就像要离开家乡,到远方永远做客的客人一样,人影们悲悲戚戚,哭声遍野。

  鸡叫声,旁边的茅店,头顶的月。

  看不见人影,却能在铺满薄霜的地面,留下一串串脚印。

  如果不是员外刚才那一抹的话,人影从他身边走过,他都看不见。

  至于后面几句,就是它们心中的思念,怀念阳世的美好。

  “我好像是多此一举了。”员外看了看杨峥,忽然说道,“此诗,已然得道。”

  “多谢前辈让晚辈开眼。”然而杨峥却道,“晚辈有一事相请。”

  “何事?”员外道。

  “在钱塘城里有一位姑娘叫绛雪,她转世十次,每一次都装疯卖傻,尘凡儿谄她谤她笑她,她都不在乎只是为了等待她前世的情郎,然而每一次都没有等到……”杨峥把绛雪的事情给员外讲述了一遍。

  “这世间,恐怕唯有真情,能感动天地。”员外听了之后,也被二人的故事打动了,感叹道,“神和仙皆太而上忘情,却不知情乃是人留在世上唯一的痕迹。”

  “人生老病死所以世人皆苦,然而却正因为有那些深情,让人在苦的时候不觉得苦,甚至对生念念不舍流连忘返。”

  “若是无情,人连活一场唯一的证据都没有了。”

  人若是无情连活着的唯一证据都没有了?世人皆苦,是人间之情让人在苦的时候不觉得苦?杨峥仔细咀嚼着他的话,感觉其中的意味很深。

  回味之后问道:“此事可行否?”

  “既然阎君曾经怜悯过她二人,准许她二人带着记忆投胎转世,那么事情就好办。”员外道,“皇帝都开过金口的事情,还不好办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