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77:蓬勃新时代

第34章 新房子的情况

1977:蓬勃新时代 曹丞相大人 2863 2024-11-12 09:58

  “可以,我会去找他。”

  韦俊夷十分干脆,然后笑着说:“实际上以你现在的名气,根本不必借助杂志社。”

  “多一份助力,总会好些。”江小沐微笑道,书籍卖多卖少,他都多得不到一分钱。

  但账不能这么算,这是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如果卖的好,他的作家身份地位才稳固。

  毕竟任何行业都是讲资历的,有一部畅销书打底,今后在圈里圈外说话才硬气。

  事情说好,江小沐也没再逗留,告辞离开。

  过了几天。

  江小沐又收到龚雪寄来的信,说已经确定下月初就可以回来。

  同时,她趁着在南边出差的机会,请假回了一趟魔都,和父母仔细交待了两人的情况。

  她父母还是那意思,两人结婚前,龚雪最好能把江小沐带去和他们见个面。

  这个要求并不高,可惜龚雪没空,不然江小沐早和她一块儿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月底。

  中秋节后,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这天傍晚,江小沐约了二十几个知青,到国营大食堂吃饭。

  知青们问他无缘无故为啥请客。

  江小沐说回城几个月了,想聚一聚,上班后就没这闲功夫了。

  众人也没多想,只说不能让他一个人请客,大伙儿凑份子,但让江小沐给拦住了。

  这年头物价便宜。

  一桌中等宴席有红烧鱼一条,清炖鸡一盆,红烧肉等,八冷十热,加起来也不到10元。

  江小沐点了三桌菜,买了几包好烟,最后自己贴了几块进去。

  钱是小事,以后他们知道自己的作家身份后,钱和票都请他们吃了,总没话说了吧?

  当然,这是说的玩笑话,实际上江小沐也确实想请他们吃顿饭,毕竟自己确实赚了钱。

  只是赚多少钱,他不方便明言。

  知青们也都知道他画连环画有稿酬,不差一顿饭钱,都没有客气,只说下次再回请他。

  说起这个,还是有一次江小沐去连环画报编辑部投稿。

  半路上遇到知青,看了他的手稿后,众人才彻底相信那是他的作品,不再将信将疑。

  江小沐在他们这个知青小圈子里本来人缘就不错,现在就更敬服他了。

  毕竟能在连环画报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作品,说明他的画技确实不凡。

  朋友能有这种成就,说出去也是非常有面儿的一件事。

  一顿饭吃的非常热闹,每桌三瓶白酒喝的一滴不剩。

  众人免不了说起插队时的时光,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不堪回首,说起来都直摇头。

  吃饱喝足,众人出了大食堂,时间不早,相互告别后各自散去。

  “找机会再聚。”

  “今儿都要记江小沐的情,再找机会回请他。”

  “这是应该的。”

  “……”

  一个个上前和江小沐握手告辞。

  回去的路上,马大山感叹道:“时间过的真快,眨眼咱们返城快半年了吧?”

  江小沐推着自行车走,点头道:“差不多。”

  于红霞好奇道:“听说你要搬到电力公司家属大院去?”

  “这就传开了?国庆后吧,日子没定。”江小沐没有掖着藏着,等龚雪回来后再搬。

  他去过几次,房子在西三环到西四环之间,昆玉河附近。

  房子有八层楼,不是筒子楼,而是早期的单元房,江小沐家的房子在八楼。

  楼顶也能用,郭卫娟还花钱建了两间杂物间。

  楼顶平台上可以种些花花草草,晒被子什么的也十分方便,就是天天需要爬楼。

  估计江国诚和郭卫娟正是觉得太高,老了不方便,才不愿意搬过去住。

  房子室内面积九十多平米,四室两厅一厨一卫,光线好,方方面面都很不错。

  与其说是分配的,倒不如是福利房,是给单位员工定向团购的。

  面积标准通常是一居室40平米,两居室60平米,三居室80平米,四居室100平米。

  原则上不能盖超过120平米的房子,除非有特殊住房指标。

  这房子是多年前开始筹建的,那会儿愿意购买的人少,毕竟这年代的房子单位包分配。

  郭卫娟当初买房子也是想着有两个儿子,成婚后总不能挤在一起,有机会就买了。

  听说现在许多人都后悔死了,没及时下手。

  因为还没有商品房,就算手里有钱,去别的地儿也没法买。

  郭卫娟补了几百块钱进去,当初人们都说她傻,现在却都羡慕她,确实赚到了。

  这段时间,电线开关插座什么的都安装好了,家具也搬了套新的进去。

  虽然这年头买家具需要家具票,但江国诚在肉联厂工作,路子广,凑套家具票并不难。

  卫生是江小沐抽空去打扫的,还买了全新的锅碗瓢盆被子啥的搬进去了。

  他手里有粮票,买这些东西倒用不着求人,不差钱不差票就全买了新的。

  马大山羡慕道:“电力公司福利好啊!”

  “你媳妇儿这是有了?”江小沐看着于红霞走路小心翼翼的样子,有些好奇道。

  马大山嘿嘿直笑,点头道:“结婚两三月了,再没动静,就该着急了。”

  “恭喜恭喜!你们有福啊!”江小沐笑吟吟道,“孩子满月办酒席不?”

  两口子闻言眉开眼笑,马大山摇头道:“没那条件,再说也不敢大操大办。”

  ……

  回到家。

  就见住在后院的几户人都在大树下围坐成一圈闲聊,田海峰也出来了,没再躲在家里。

  “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知青聚会吗?”郭卫娟好奇问道。

  江小沐微笑道:“吃完饭就回来了,没和他们去街上逛游。”

  “早些回来也好,最近街上感觉乱了不少。”郭卫娟点点头,没再多问。

  江小沐把自行车推到客厅放好,余秋香跑到屋里来,问道:“后天国庆去哪儿玩?”

  “街上应该很热闹吧?一起去走走?”江小沐笑吟吟道。

  余秋香笑容可掬点头道:“太好了,我还以为你会一直呆在家呢!总算愿意出去了。”

  “呵呵,之前是天气炎热,如今凉快了,我其实也喜欢到处游玩。”江小沐笑着说。

  这年代只有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放假,又以国庆节和春节最热闹。

  余秋香笑着商量道:“能不能带我去你新房子里看看?”

  “可以,你不说我也打算去。”

  江小沐满口答应道,“窗户全部开着通风换气,不去看看有些不放心。”

  房子没怎么装修,就刷了白灰,抹了水泥地板,装了吊扇啥的,普普通通。

  冰箱电视啥的都没买,极其昂贵不说,主要是电力不稳定,时不时的拉闸。

  所以那边只放了台收音机,听听新闻,对对手表时间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