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脚踩易中海,我当一大爷

第21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那柔和的灯光下。

  李浪与刘海中两人相对而坐。

  桌上摆放着几碟精致的小菜,一瓶打开的小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李浪轻轻抿了一口酒,眼神中带着几分闲适,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亲切。

  “二大爷,来,这杯酒我敬您,愿您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刘海中闻言,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他端起酒杯,与李浪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成,咱们一起干杯。”说完,两人一饮而尽,气氛在这一瞬间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放下酒杯,李浪主动找起了话题,他微微倾身,眼神中带着几分关切。

  “二大爷,今天的工级考核,您考得如何啊?”

  刘海中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嘿,考了六级。明后两年内,虽然不敢说能升到八级锻工,但七级锻工嘛,应该不是啥难事儿。”

  李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笑意。

  “那可真要恭喜二大爷您了。六级锻工,在咱们红星轧钢厂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刘海中嘿嘿一笑,摆摆手:“好说,好说。都是干出来的活儿,没啥大不了的。”

  李浪轻轻点头,眼神中闪过一抹深思。

  他话题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建议:“对了二大爷,我听说抡大锤可是个体力活儿。您如今手艺精湛,就没想过在红星轧钢厂谋求个组长之类的差事儿吗?这样一来,既能发挥您的手艺,又能有个更好的前程。”

  刘海中一听这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

  他可不是个糊涂蛋,尤其在说到当官这事儿上,他精明着呢。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副主任,您的意思是?”

  李浪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真诚与鼓励。

  “我这么跟您说吧。这要搁在解放前,学徒工几乎都是三年打杂,三年学艺。而且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老师傅们总会凡事留一手。但现在是新的国家,新的社会,新的观念。如果刘师傅您有意进步的话,不妨主动向车间主任提出申请,每天工作之余多花点时间指导工人们。时间长了,不说车间副主任之类的,当个班长或组长之类的,那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刘海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神色。

  他点了点头,似乎在认真消化李浪的话。

  李浪见状,继续补充道:“其实啊,您当个小官并不难。只不过您是身在宝山却不知宝。今儿我提点您,可不是因为感激您啥,而是因为您在教导徒弟方面确实很有一手。相比之下啊,咱们厂里的易中海师傅,那可真是难以言述啊。”

  刘海中一听这话,脸上露出几分自得之色:“哈哈,李副主任您过奖了。我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会抡大锤。教导徒弟嘛,那也是应该的。”

  李浪微微一笑,举起酒杯:“来,二大爷,咱们再喝一杯。”

  刘海中连忙端起酒杯,两人再次一饮而尽。

  夜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降临,整个小院被月光和灯光交织出一片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许大茂带来的茅台已经见底,李浪又从卧室里拿出两瓶西凤酒。

  三人继续畅饮,谈笑风生。

  三瓶酒下肚,刘海中、马大拿和许大茂都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他们的脸上泛着红晕,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满足。

  李浪看着三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来,从卧室里拿出两份事先备好的谢礼:“二大爷,马师傅,这是一点小礼物,您二位一定要收下。大茂啊,我这事先也没想到你,这两个罐头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味道。”

  刘海中和马大拿见状,连忙推辞:“哎呀,李副主任,这可使不得啊。咱们就是来喝喝酒聊聊天,哪能要您的礼物呢?”

  李浪微微一笑,将礼物放在桌上:“二大爷,马师傅,您们今儿可是帮了我大忙啊。如果不是您们及时出现,我还不知道会惹出啥祸事来呢。咱们礼尚往来嘛,越走越近不是?”

  刘海中和马大拿一听这话,也不好再推辞了。

  他们相视一笑,将礼物收下。

  许大茂也连忙将罐头揣进怀里:“嘿嘿,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李副主任啊。”

  李浪笑着点了点头:“不客气。大茂啊,以后有啥事儿尽管来找我。”

  三人又寒暄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了。他们踉跄着走出小院,消失在夜色中。

  李浪回到家中后,打水洗漱了一番。

  他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那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这个禽兽们的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洗漱完毕后,李浪回到卧室。

  他坐在书桌前,翻开那本陈氏御医传承的医书。

  这本医书是他最近刚刚得到的宝贝,里面记载着陈氏御医家族数百年来积累的医学精华。

  他仔细翻阅着医书,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书中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病症及其治疗方法。

  但遗憾的是,关于药材的介绍却寥寥无几。

  李浪轻轻叹了口气:“唉,这陈氏御医家族可真是够吝啬的。这么好的医术传承下来,却不介绍药材。这让后人怎么学啊?”

  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他明白:陈氏御医家族这么做,自有他们的道理。

  如果后来者有意继承陈氏医术的话,寻常药材完全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重要的是掌握那些独特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想到这里,李浪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他继续翻阅着医书,将那些重要的内容一一记在心里。

  与此同时,在阎埠贵家的小院里,阎埠贵和三大妈正收拾着碗筷。

  他们的脸上带着几分不满和嫉妒的神色。

  阎埠贵冷哼一声:“哼,这个李副主任可真是大方啊。给刘海中和马大拿送了那么多东西,还给了许大茂两个罐头。咱们咋就没占到便宜呢?”

  三大妈也撇了撇嘴:“就是啊。白天给了他们一人100元,现在又送这么多东西。这李副主任可真不小气。”

  阎埠贵瞪了三大妈一眼:“哼,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整天念叨着要占便宜,咱们能这么眼红吗?”

  三大妈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嘿,你这话说的可不对。我啥时候念叨着要占便宜了?我这不是心疼咱家的东西嘛。”

  阎埠贵不再理会三大妈,他气呼呼地坐在凳子上抽起了旱烟。

  三大妈也嘟着嘴坐在一旁生闷气。

  两人就这么默默地坐着,谁也没有说话。

  整个小院被一片沉闷的气氛所笼罩。

  过了好一会儿,阎埠贵才开口打破了沉默:“算了,咱也别在这儿生闷气了。那李副主任既然能给刘海中和马大拿送东西,那说明他手里有的是好东西。咱以后多跟他接触接触,说不定也能捞点好处呢。”

  三大妈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嘿,你说得对啊。那咱以后可得好好巴结巴结这个杨副主任。”

  阎埠贵点了点头:“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咱以后多跟杨副主任套近乎,说不定哪天他就能给咱点好处呢。”

  说完这话后,阎埠贵和三大妈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

  而此时的李浪却并不知道阎埠贵和三大妈的这些心思。

  他正沉浸在陈氏御医传承的医书中无法自拔。

  他一边翻阅着医书一边思考着其中的内容。

  晚上九点的钟声悄然敲响,四合院内一片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易中海轻手轻脚地背起聋老太太,动作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与谨慎。

  他的眼神在夜色中闪烁,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生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安宁。

  李浪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翻阅过半的书,但他的注意力显然并不在书页上。

  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敏锐地捕捉到了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离开的背影。

  李浪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的心中快速盘算着。

  “这两人深夜外出,目标无疑是杨厂长等人。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易中海想要借助外力翻身,其难度之大,犹如登天。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了过硬的本领和群众的认可,一切皆是空谈。”

  夜色渐浓,四合院内的一切都沉浸在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

  李浪静静地等待着,他的耐心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无垠而深邃。

  直到时针悄然指向十点半,易中海才背着聋老太太缓缓归来。

  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每一步都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王翠兰早已等候在门边,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她轻轻地打开门,让易中海和聋老太太进屋,没有多问,也没有多言。

  她知道,有些事情,自己无需多问,也无需多管。

  而另一边,阎埠贵房间的灯光却始终未熄。

  他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账本,眼神却时不时地透过窗缝,窥视着四合院内的动静。

  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但面上却不动声色,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然而,李浪那敏锐的五官却早已捕捉到了阎埠贵的举动,他的心中不禁暗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阎埠贵,倒是个心思深沉之人。”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第二天。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给这个古老的四合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李浪穿上整洁的工作服,精神抖擞地走出房间,径直朝着五食堂走去。

  五食堂内,后厨的员工们正忙碌地准备着早餐。

  李浪的到来让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打招呼。

  李浪微笑着点头回应,随即走到灶台前,手把手地教导起员工们来。

  他的动作娴熟而流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烹饪的热爱与执着。

  与此同时,在三车间内,一场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车间主任站在众人面前,神色凝重地宣布:“大家伙儿暂时放下手头上的活儿,有件事情要宣布。”

  话音刚落,只见杨厂长带着一身中山装的易中海走进了车间。

  杨厂长的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而易中海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他时不时地抬头看向四周,仿佛在寻找着某种支持或认可。

  “我宣布一个事情,”杨厂长的声音在车间内回荡,“即日起,由易中海担任三车间的‘技术指导员’。具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以后啊,由易师傅负责指导大家技术相关的难题。”

  杨厂长的话语刚落,车间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哗然之声。

  有人忍不住开口质疑:“杨厂长,我就问一句,您是不是眼睛不好使啊?”

  杨厂长的笑容微微一僵,他看向说话之人,问道:“什么意思?”

  在这个时代,工人是社会的脊梁,他们拥有着无比的尊严和地位。

  因此,即便是面对厂长这样的领导,工人们也敢于直言不讳。

  “杨厂长。”

  说话之人语气坚定。

  “如果您不是眼瞎,您就不会让易中海担任三车间的技术指导员。从解放前开始,我就认识易中海了。这十几二十年来,他也带了不少徒弟,可有一个4级工吗?”

  “就拿贾东旭来说吧,那小子进厂八年了,结果至今还是个1级工。呵~今儿您要是不收回这个任命,您要么立即同意让我换车间,要么立即把我调走。”

  这番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车间内炸响,瞬间引发了众人的共鸣。

  他们纷纷附和道:“杨厂长,换谁都成,易中海不成。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心里面都跟明镜似的。说得难听点,如果不是他有意藏私,贾东旭现在至少是个3级工。”

  “对!如果易中海担任三车间的技术指导员的话,大不了我不干了!”

  “我也是!”

  面对工人们几乎一致性的反驳与不认可,杨厂长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他看向易中海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易中海则更是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耷拉着脑袋,不敢与众人对视。

  就在这时,易中海终于开口了:“大家伙儿听我说几句。以前吧,我确实在某些方面得罪了大家。可我在这里向大家伙儿保证,这以后啊,我保证不藏私。”

  然而,易中海的话语并未能平息众人的怒火。

  一名年轻气盛的工人当即走上前来,指着他的鼻子说道:“易师傅,类似的话语您过去几年时间里没少说过吧?结果每次都跟放屁似的。今儿我把话放在这里了,你要是担任三车间的技术指导员的话,我丫的随后就去部里告状!”

  “算我一个!”

  “还有我!我就不相信这偌大的四九城就没有一个说理儿的地方!”

  工人们的话语如同潮水一般汹涌澎湃,他们的情绪也愈发激动起来。

  易中海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无血色,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车间主任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大家伙儿都冷静一下。易师傅啊,这人在做天在看呐。您还真怨不得大家伙儿对您有意见啊。您说呢?”

  车间主任这番话语也是说给杨厂长听的。

  他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平息这场风波,让车间重新回归平静。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未如他所愿。

  面对工人们几乎一致性的反对声音,杨厂长终于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看向易中海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失望、有愤怒、也有无奈。

  “工人兄弟们。”杨厂长的声音在车间内回荡着。

  “这事儿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了。我向大家道歉,对不起。”

  说完这番话后,杨厂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身影在车间内显得格外孤独和落寞。

  易中海则更是如同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低着头不敢言语。

  工人们见状,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说道:“杨厂长也是个明白人啊,知道这事儿办得不地道。”

  “是啊,易中海这人确实不咋地。现在让他当技术指导员?这不是瞎胡闹嘛!”

  “就是!”

  “咱们可不能让这种人坏了咱们车间的风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