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功法,等下一定要请一诺她吃饭!
王凡内心很是激动。这么好的功法自己之前居然没有听说过。
.
一家肠粉店内,一男一女两人正在坐在一张小桌子上,对着眼前的两份肠粉大快朵颐。
不过来两人却没有过多的交流,想必是吵架了。
刚才‘牵手、放开;又牵手、又放开’的整个过程,都看在肠粉店的老板眼里。所以他自然而然的把王凡和杨一诺两人认为是闹矛盾的小情侣。
甚至在上菜的时候,贴心的只准备了一份汤。
自认为很聪明地为两人创造机会。毕竟这种事情自己在家里没少干,每次和老婆吵架的时候,都默默地将家里的各种瓶盖拧得很紧很紧...
不过眼前这两人似乎没有和好的意思,到现在都在各吃各的。
.
然而现实是,王凡和杨一诺都在考虑着刚刚小陈老师说的话,也就是关于期末考核的事情。
根本没有关心到肠粉店老板,尽心尽力所做的这些细枝末节。
话回到国教中心,学院每学期末都会举行一场考核。
参赛的人员包括全体的国教中心学生,不管是总院还是外院,都必须参加。
因为这关系到这学期的成绩,毕竟期末考核占了学期总分数的七成。
对于学生来说,一学期的分数,就是这学期自己努力的意义所在。
分毫必争的情况,才是正常的。
当然不排除一些高喊着‘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口号的咸鱼们。
他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对于学业,他们的目标仅仅是——能够正常毕业。
.
而关于考核内容,一般来说会有两大类。
一是与机器人对战,确定实力的等级;
二是同等级间的排名比试。
根据国教中心多年来的经验和惯例,一般大一的学生都要达到心动期,这是最低的要求。
没增长一个年纪,实力要求提升一个等级。达不到的会被要求留级持续学习。
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学生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对于国教中心下属的学院来说,这是硬性要求!
何况也经常有个别优秀的学生,大一的时候就可以到达胎息期,甚至下一等级。
.
胎息期。
也就是现在杨一诺现在的‘硬实力’所达到的等级。
虽然她现在也有了大量的‘升仙灵石的能量’,修行提升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前。但是还是比不上王凡‘一步登天’的变态速度。
不过这已经满足了学校考核的基础要求了。
而且距离比试还有两个月时间,很有可能考核的时候进入下一级别。
所以说,不管是王凡还是杨一诺,两人的硬实力都是满足当前国教中心的要求的。
哪怕总院的学生,要求可能会高一些。
两人在‘硬实力’上,也有足够的冗余来面对这种情况。
.
绝大多数学生,从大一到大四。
基本上都是一年一个等级的提升。
所以国教中心的毕业生,至少都是炼气等级的。
虽然级别看着不高,然而这已经是华夏国举国之力,所能大批次培养出来最优秀的学生了。
当有会有个别黑马在大四毕业前进入筑基期。
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人。
而且还有个硬性条件,就是家里很富有,不然一般的是承担不起高额的‘升仙灵石’或者灵气的购买费用。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华夏国的发展道路,选择的是优先发展科技,而不是修真。
培养一修真个人才所带来的效果,是远远不如科技投入带来的。
当然这种评判的标准是从守护城市的角度上来说的。
巨大威力的火炮,甚至核弹带来的对异兽的攻击,比一个筑基期的修士好的多了。
.
回到王凡和杨一诺身上,二人的短期目标——通过这次考核,基本上是达到了。
但是不知道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排名。
很显然的是,陈老想要看到二人在比试中的表现。
所以两人都需要争取一个好的名次。
但是按照这种比试的规则,不同年级的学生是一定会碰在一起的。
因为高教中心是拥有研究生的,他们的实力肯定很强大。硬实力不输于王凡的都大有人在。
所以具体能获得的名次是很难以估计的。
这也是这次考核的挑战所在!
而且甚至会出现王凡对战小陈老师的局面。
.
虽然规则看起来不太合理。
不过还是那句话,质疑现有规则的,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再不合理的规则,存在即是真理。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面对不合理的规则。
他们都是力求将‘不合理’中的优势,变为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才是成熟的人的思考方式,这才是真正成年人的行为。
.
所以,现在王凡和杨一诺需要做的是,在修炼提升自己硬实力的同时。清楚的了解接下来自己可能会面对的对手,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提升获得高排名的几率。
就个人来说,杨一诺目前最重要的当然是将从‘七将军墓’得来的能量尽快的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实力提升。反而不是过多的了解对手。
杨一诺本身有特殊的天赋,如何最大程度的兑现天赋才是更重要的。
.
对于王凡来说,他的重点可能要放在‘了解对手’上面。
因为他特殊的修炼模式,再加上短期内没有获得大量‘升仙灵石’的机会。
所以要提升自己实力的话,只能寻找更加优秀的吸收天地灵气的功法。
或者寻找灵气浓郁之地。
而这对于处于燕京城的王凡来说,人生地不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
而且优秀的功法也不是能够轻易得到的。
所以在提升‘硬实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如果想在考核的时候获得高排名。
最优解就是整天呆在小陈老师身边,多打听一些“有价值”的消息。
最好是将整个高教中心的筑基期的学生的详细信息都弄到手,逐一分析他们的特点。
避开强点,重击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