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面临的就要分科,这对于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来说,就是大事了。
平时月考的时候,文理优劣势就会很直观的体现在成绩单上,高一下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老邢对我们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同学们选文选理的意向。有一次班会上,老邢也向更擅长文科的同学提出了转科的建议。可是建议仅仅是建议,都在叛逆的边缘,谁会全听老邢的?
很荣幸,这次我也是被老邢建议转科的其中一员。语文、数学、英语一如既往的好,但是物理和化学始终没开窍,高一理化及格的次数太少了。转文我才有机会在高考中冲出重围。
李潇驰,他更擅长的是理科,成绩优异,平时也是标准的理科男形象,干净利落,解疑难题小能手。一直以来成绩稳定的也惊人,始终是班上前三。我选文选理主要的参考意见的依据应该是,我到底要不要和李潇驰分开。眼看犹豫期只有一个月了,暑期放假回家的时候,就要给班主任一个答复,高二开学来了就要分班。貌似很紧迫。但我依然不显露声色。
那几天我分明看见李潇驰闷闷不乐的,我还好,我总感觉在自己学术上不会有多大建树了,所以自然就是随遇而安的态度。因为我很有自知之明,我并适合高考这个长期项目,我的爱好就是写一些零碎,偶尔投个稿。所以,我早就定了,李潇驰在哪个班,我就在哪里。他呢,一直都没有和我提起分科的事,很奇怪。
又有谁不惧怕分离呢?总之我是很讨厌那种感觉,所以,我没有问他分班的事。他的不安里我就看到了他有多不愿意面对分离。
李潇驰是独生子,从小在奶奶家,他父母在老家工作,从小由于上学的原因,不得不在城里,他说过,每次他妈送他来奶奶家,都会很舍不得妈妈走。再坚强的外表下都有这些心酸,牵扯内心的小情绪。只是碍于面子,从来没和父母提起过这些。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家的一本小经书啊。原生家庭给我们的性格的影响是有的,有时候,很清楚的能感觉到李潇驰缺乏安全感。看到他的这一面,就忍不住想去关心他。不想让他陷入这种选择里。
有一天早上来到教室,桌子上多了一张纸条,是李潇驰的字,他的字是真的难看。写着:“你在哪个班我就在哪个班”。
我家里条件其实还不错,那会因为自己太早熟就认为,好好学习,考出更好的成绩,去更好的学校,最终都是为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对于选文选理我并没有看那么重。
对于这些我一向都是很随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