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天启1620

第71章 利益交换

大明天启1620 岁月无糖 3192 2025-04-03 03:49

  朱由校突然脑子灵光一闪。

  官学与私学存在矛盾。

  这里面是不是有文章可以做。

  大明的学子选择私学而非官学的原因很多。

  第一官学通常招收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贵族、官宦家庭或者富裕家庭的孩子。

  严格的入学资格使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无法进去官学。

  第二点是名额相对有限,这里面可不是你有才学就能进的来的。

  第三官学的管理通常比较严格,学生需要遵守严格的作息时间和纪律要求,这也让很多的学生并不适应。

  再一个就是官学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更广阔的农村地区却覆盖不到,对于偏远的学生来说,长途跋涉,经济和时间因素也是一大制约。

  实际上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经济压力。

  官学的学费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

  既然官学与私学存在矛盾,那么就直接取消掉一部分私学,直接由国家成立学校,直接对这部分孩子进行义务教育,不是可以达成自己心中所想吗。

  “不妥!”

  朱由校将心中的想法说了一遍,孙如游老脸一红,这点他确实没想到。

  “陛下,是臣思虑不周了。臣下去再仔细想想。”

  “朕倒是有一个办法。”

  孙如游眼睛亮了一下,难不成陛下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他站直身子,支起耳朵,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不妨将部分私学合并,由朝廷出资,大肆兴建学校。”

  孙如游大失所望,还当是什么好的办法。

  这不扩建官学吗。

  现在的官学都缺少资金,朝廷哪有钱再去兴建别的。

  更何况官学的师资力量有限,哪有精力去教更多的学生。

  “陛下,臣不赞成。”

  “怎么?”

  “陛下,既然这些学生选择了私学,就证明他们不符合官学的标准。即便是兴建官学,他们依旧还是达不到官学要求。”

  “那就降低标准!”

  “陛下,万万不可!能进入官学的学子无一不是翘楚,徒然降低标准,让更多的人进入官学,非但起不到好的教育,还会破坏原有的学习环境。

  另外官学的师资有限,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得不偿失。”

  孙如游振振有词,却惹恼了朱由校,他阴沉着脸。

  “按你的意思是这部分学子朝廷就放弃了吗?”

  “臣方才说可以让学子去其他的私学,也是不放弃他们的意思。”孙如游辩解道。

  朱由校沉默片刻,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做甚,还不是怕这部分学子挤占教育资源。

  “若是担心这些,那更应该兴建学校,朕不能让这部分孩子没有书读。”

  “可是陛下,朝廷真的没有那么多经费!”

  “如果朕解决了这部分经费呢?”

  “嗯?”

  孙如游愣住了。

  怎么可能呢。

  虽然他不管户部,但也知道户部有多少钱。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户部没钱,他才让朱由校想办法。

  突然他想到一个可能,于是问道:

  “陛下是打算从内帑出这笔经费吗?”

  见朱由校没回答,他马上开口:“如果这样的话,陛下要优先解决的是官学经费问题。”

  朱由校瞪了他一眼。

  心说,朝中诸臣的心都坏了,一个个的都掉进钱眼里了,成天的惦记朕手里这三瓜俩枣,良心能安吗。

  “经费问题当然不能从内帑出。”

  孙如游大失所望,不从内帑出钱,从哪里出,钱又能凭空生成。

  “朕是出不来这笔钱,但是朕可以让宗藩出啊!”

  孙如游眼睛猛的一亮。

  合着陛下在打宗藩的主意。

  这笔钱让宗藩出再好不过了,反正只要不是朝廷出钱,怎么着都行。

  “但是吧,都是朕的族亲,贸然让他们出钱,他们又该说朕薄情寡义。终有一天朕要去下面的,到时候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孙如游瞅了朱由校一眼,心里合计,你杀福王、罪责秦王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他算是听出来了,朱由校这是准备讲条件了。

  既然讲条件,就说明陛下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不知道陛下如何让宗藩出钱呢。”

  “朕打算....算了,不妥,不妥。”朱由校一个劲的摇头。

  孙如游着急啊,这话说一半最让人难受。

  “陛下有何不妥啊。”

  “朕想来想去,没什么能给他们补偿。”

  孙如游焉能不明白,朱由校无非玩的是欲擒故纵的把戏。

  不就是想建学校吗,咱同意了还不行吗。

  虽然那部分学生质量不怎么样,但保不齐有美玉没有发掘的呢。

  只要是能出头的学子,如何能逃过士绅的掌心呢。

  “陛下不妨将内阁六部的大臣都召见过来一同商讨。”

  “那就依孙爱卿所言。大伴,去把阁臣们都叫来,就说朕有事相商。”

  看着魏朝离去,朱由校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左右逃不过一个利字。

  “孙爱卿,徇私舞弊的事情,该如何解决?”

  “关于徇私舞弊的行为,应完善考试制度,增加考试的透明性。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臣建议成立独立的教育检查部门,负责监督教育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另外要鼓励公众对教育系统中的舞弊行为进行举报,要给予举报者一定的保护和鼓励。

  第三,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参与舞弊的个人或者其他严肃进行处理,取消考试资格。”

  “嗯,这个监督部门,你是打算由礼部出人组建,还是交给其他的部门。”

  “臣以为还是交给礼部,其他部门并不熟悉,很难清楚其中的门道。”

  朱由校点点头:“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事朕准了。”

  教育系统徇私舞弊的问题,两人商讨的接近尾声。

  诸臣陆续赶到。

  朱由校吩咐上茶。

  “人到齐了,咱们就开始吧。孙爱卿你先详细的介绍介绍。”

  孙如游清了下嗓子,把两人的对话说了一遍。

  诸臣听罢,心中都了然。

  宗藩问题最让朝廷头痛。

  他们巴不得朱由校将人统统砍了。

  如今朱由校自己提起来,让人精神一震。

  “陛下的意思是削藩?”

  和平削藩。

  这是最近朱由校定下的基调。

  他原本的打算是将宗藩全砍了。

  方才孙如游给了他一个很大灵感。

  建立学校是需要海量的人力资源。

  当然并不是大明的读书人少,原因为大部分读书人思想与孙如游一般无二,思想固化严重,转变起来困难。

  而宗藩人口基数庞大,最重要的是宗藩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就教育而言,他们并不比天下的学子差。

  他们缺的只是机会而已。

  他就打算解放这帮远房亲戚,准许他们做生意,也可以考科举。

  他要利用这群亲戚组建一个新的读书阶层,来对抗士绅阶层。

  让他们学习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物理、化学等等,然后在从他们之中组建一支庞大的师资力量,去组建的学校教育更多的穷困人家的孩子。

  随着这部分孩子成长,必然能形成一股新的势力,一股可以抗衡士绅阶层的势力。

  同时还能减轻国家负担,可谓是一举多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