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60土鳖刨食党的四合院岁月

第100章 除夕(二)

  他这边差不多做好了,二凤也过来招唤吃饭。

  蒋大杰就一手拎着食盒,一手掐着几瓶黄橙橙的“北冰洋”,和楼晓娥一起往后院去。

  这时候家家都一派热闹景象,香飘四溢。

  不管怎么困难,各家都会想尽办法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这就是我大种花几千年来的风俗。

  经过中院与后院之间的角门时,正碰见何雨水领着聋老太太过来,应该是往易宗海家去,好一起过年。

  也真是难为他们了,三家人才凑齐老中青三代,属于抱团取暖吧。

  蒋大杰、楼晓娥向聋老太太问好,之后,何雨水和他们打招呼。

  聋老太太显然对楼晓娥很感兴趣,笑容格外亲切。

  蒋大杰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自己媳妇儿既漂亮又有钱,不想和她拉近关系才是傻子。

  当然老太太要是敢怂恿何雨柱往前凑合,那他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

  这会儿,蒋大杰正特别留意何雨水呢,因为她是第一次出场嘛。

  姑娘今年16,古人称二八年华、碧玉年华。

  正是从女孩走向女人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最青春靓丽的时候。

  何雨水皮肤略黑,身材苗条,但绝不是同人文中描述的吃不饱饭、弱不禁风的样子。

  大概是读书的关系,姑娘很爱笑,显得落落大方。

  一撇之间,给蒋大杰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姑娘有一个大大的鼻子。

  据说女人鼻子大,和那方面兴趣有正比关系,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反正楼晓娥鼻子小小的,还有点翻鼻孔,上了床以后很辣鸡。

  何雨水倒是对他提着的汽水很感兴趣,偷偷咽了口口水。

  蒋家的年夜饭已经摆上了:红烧鱼、酱肉、羊肉片炒洋葱、鹌鹑炖萝卜、还有菠菜、白菜两样素的。

  蒋大杰一进屋,小孩子们立马围了上来,都知道他肯定会带来好吃的。

  蒋大杰故弄玄虚的只将食盒打开一道缝,手伸进去,嘴里还做着音效:“当当当当——”

  “哇!”小孩子惊叫,“丸子!油炸的!”

  ……

  大人们则都看向笑呵呵的楼晓娥,心里无不感慨资本家的豪横,都什么年头了,居然还敢这么吃油?

  傻娥子压根不知道,自己又成背锅侠了。

  自从嫁进来,但凡家里搞出点好东西,她就理所当然的背锅,殊不知好多都跟她没关系。

  自从楼振华离开燕京,许多对他的特殊照顾,要么取消要么转到楼晓飞身上了。

  楼晓娥作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可不会像过去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不过谁让姑娘命好呢,前半辈子托生了好父母,后半辈子嫁了个好老公,妥妥的人生赢家。

  等蒋大杰把菜全拿出来,蒋妈可就不满意了。

  这又是为毛呢?他带来的可都是硬菜,这年头家里没有一定身价可淘换不来。

  原来不是菜本身的问题,而是蒋大杰带来了五个菜,而蒋家预备了六个菜,这下可就出单了。

  “嗐,这还不简单嘛。”蒋大杰见便宜老妈纠结,就将炸丸子和千子直接装成一盘。

  十一道菜秒变十道,这下王兰芳终于满意了。

  一般来说蒋德财作为户主应该讲两句,不过这位一贯秉持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所以简简单单一句趁热吃吧,就宣告了年夜饭的开始。

  小孩子们叽叽喳喳起来:“哇!这个白薯真好吃。”

  “对、对,好吃,唔……”

  “要、要!”这下杜冬儿可急了,伸手就要抓。

  一帮孩子一起吃饭,碰见好吃的,肯定手快有手慢无,蒋家又不像闫家,会按粒分配。

  “哎呦,祖宗!”坐在她旁边的蒋王氏赶忙拦住,“太奶给你夹,多夹两块。”

  杜二杆子听到下面这么热闹,也夹起一块,点头道:“哟,大杰,你这丝儿拔得不错呀,地道!”

  “这得多少糖啊?”王兰芳不合时宜地小声抱怨。

  楼晓娥劝道:“妈,这不是过年了嘛,你看他们吃得多高兴啊。”

  王兰芳看看跟五只小猪似的孩子,叹气说:“行,你也吃一块,眼瞅就没了。”

  “妈,您吃吧。”楼晓娥说着夹了一块白薯放进王兰芳碗里,“杰子不让我吃太多糖,说对孕妇不好。”

  我特么比你肚子大!王兰芳简直无语了,都说一孕傻三年,这个年纪轻轻的怎么比自己还傻。

  楼晓娥见婆婆表情古怪看着自己,使劲儿想了半天才想明白问题所在。

  赶忙找补说:“没事的,妈,吃一块两块的没事儿。”

  王兰芳犹豫一下,还是把白薯夹进了三凤的碗里。

  杜二杆子见下面那桌的拔丝白薯秒光,就让大凤过来,把炕桌上这一盘端过去。

  蒋大杰捻起酒盅和杜二杆子一碰,两人都干了。

  五钱的小酒盅,干得起。

  蒋大杰用烫热的酒壶给杜二杆子斟满酒:“师傅,我一下得了两张自行车票,给你买一台呗。”

  “不不不。”杜二杆子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还是走路舒坦,整天在车上已经颠得够受了。”

  这年头的货车司机可真是个苦差事:方向盘没有助力,全凭力气抡;

  夏天驾驶室里热得像蒸笼,冬天如冰窖;

  好多司机一到三伏天后背、卡巴裆里全是痱子,而冬天则脸上耳朵上生冻疮。

  这时候货车的减震堪比没有,碰上路况不好,能被颠得怀疑人生。

  不然为毛给司机定这么高的工资?还不是因为条件差活不好干嘛。

  蒋大杰解释说:“您要不喜欢骑,那也以您名义买回来,不然肯定有人惦记,麻烦。”

  杜二杆子不以为然说:“那就把票卖了呗,怎么也值100块钱。”

  蒋大杰眼神示意正老神在在“品酒”的蒋德财:“违反政策的事儿,我爸可不能让干。”

  杜二杆子笑着点点头:“行吧,那挂我名下吧,给我大孙子留着也好。”

  “嚯,您可想的真长远,就他没有横梁高,成天穿开裆裤的小毛头,您都把车给预备上了?”

  “那还不快?十来年就蹿起来了。”

  “嘿,您还真这么想啊?等东子用车的时候,物资早就极大丰富了,买辆自行车根本就不叫事儿。”

  杜二杆子笑笑,显然也认可了蒋大杰的话:“一台车挂我名儿,不是还有一台吗?你怎么办?”

  “给我媳妇儿啊。”

  杜二杆子十分诧异:“你媳妇儿都怀上了,还能骑?”

  蒋德财也憋不住了:“你小子别胡闹啊,万一有个闪失可不得了!”

  蒋大杰哑然失笑:“嗐!您二位想哪去了,我媳妇儿不可能总怀孕呀。”

  “我准备等她生完了,就找个班上,年纪轻轻不能待在家里,会和社会脱节的。”

  在这一点上,老二位倒是都同意,也就没再多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