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南卿、贺函、高登三人围坐在桌前,神色凝重,正商议着重民社往后该如何谋发展。说难听一点,是要想办法谋如何生存下去。
刘南卿面上满是歆羡之色,长叹一声道:“想那大同社,在压着米脂一众大族减租减息之后,声望如日中天呐!如今这整个米脂之地,众人只知有大同社,却鲜少提及我们重民社,实在是让人无奈!”
米脂大族减租减息这一事,影响堪称巨大,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米脂城,众人讨论的热情高涨。如今这米脂城内,无论是酒馆还是茶馆,皆是议论纷纷,而那徐晨之名,毫无意外地成了众人讨论的绝对核心。这等情形,怎能不让刘南卿满心羡慕。
他才是米脂的青年才俊。这个位置不应该是他的,现在却被徐晨这个外乡人霸占了。
贺函闻言,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景明兄啊,当下可不是只盯着大同社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设法让我们重民社得以存续,寻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是关键呐。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咱们这重民报怕也是难以维持下去。”
高登听闻,苦笑着接话道:“唉,只可惜某耗费心血所著的那部《袁绍传》,竟是无人问津呐。”
原来,他们见徐晨凭借写小说吸引读者,提升了报纸销量,便也纷纷效仿。高登更是自告奋勇,以徐晨为模板创作了这一部《袁绍传》,满心期待能有所成效,可谁料结果却是反响寥寥,重民报的销量并未因此有丝毫提升。
贺函见状分析道:“徐晨所著的那《英雄记》,虽文风略显粗鄙,然而正因如此,只要略识文认字之人皆能看懂,故而大受欢迎。高兄的小说虽文采斐然,却写得太过高深,普通百姓难以领会其中精妙,自然是应者寥寥。在这等话本小说的创作上,徐晨确实堪称专业,我等实难与之相比啊。”
当初他们想到的开源办法,因为重民报发展不起来,基本上全没有用处。
刘南卿心有不甘,握紧拳头道:“难道我等就只能这般被大同社死死压制,永无出头之日了不成?”
贺函沉思片刻,缓缓道:“某倒是忽生一计,或许能解我等当下之困境。”
“哦?是何方法?快说来听听!”刘南卿与高登二人齐声急切问道。
贺函不紧不慢地说道:“依我之见,可将重民报迁至延安府或是省城那般繁华之地。如今这米脂县,大同报已然占尽先机,我们在此怕是难有作为。而大城市人口众多,读书识字之人亦不少,且能避开大同社的强势压制,不失为一条出路。”
刘南卿等人听了这话,却不禁面露迟疑之色。在这米脂,他们好歹是高贵的举人老爷,又有刘家势力作为后盾,行事也算顺遂。可若是前往西安城,那等王公贵族、举人进士云集之地,他们不过如同乡野间的土鳖,实在是心中没底。
正说着,忽有社员来报:“社长,您家的管家前来寻您。”
刘南卿心中疑惑,暗自思忖:“近日我也未曾动用家中财物,管家此时寻我所为何事?”当下便起身离席。
不多时,刘南卿归来,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声音却仍难掩兴奋:“父亲已然应允,往后每月会给我们重民社二十两银子!”
高登听闻,顿时面露喜色,大声说道:“如此一来,我们重民报一半的难题便算是解决了!”
刘南卿亦是激动不已,感慨道:“父亲终究还是体谅我等苦心呐。”
贺函微微点头,思索一番后说道:“这些银子足够我们刊印四期重民报。往后,我们不妨每七日出版一期。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坚信,咱们这重民报定能与那大同报一般兴旺发达!”
许是重民报时来运转,次日,贺人俊竟派人送来三十两银子支持重民报。他唯一的要求便是,重民报要多多宣扬贺家修桥铺路的诸多善举,务必要让整个米脂城的百姓都知晓,贺家乃是乐善好施的善良人家。
不仅如此,贺人俊还不忘蛊惑道:“贤侄啊,你亦是我米脂的英年才俊,万不可被徐晨那外来之人比了下去。”
刘南卿赶忙应道:“叔父放心,某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让徐晨专美于前。有叔父这般大力支持,我重民报必定能压过大同报!”
接下来的几日,又有几个士绅家族相继给重民报投来银钱。他们所求与贺人俊并无二致,皆是希望重民报能为自家宣扬好人好事,彰显家族高尚品德。
原来,这米脂的地主士绅们如今也算是回过味儿来了。往昔,他们凭借自身地位,牢牢掌握着地方的舆论大权,可如今却被大同报打破了这一局面,甚至可以说是被无情夺走。
这段时日,米脂的百姓们固然对那些愿意减租减息的大族夸赞有加,可与此同时,像贺家这般不愿减租减息的家族,却被众人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饱受诟病。
贺人俊这段时间听到最多的便是众人指责贺家为富不仁,这对苦心经营家族上百年,珍视威望名声的贺家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家族积累的声誉竟就这样被大同报轻易地打得粉碎。
他们心中如鲠在喉,坐立不安。然而面对报纸这等具有降维打击威力的利器,他们惯用的传统手段却根本找不到反击的方向。
一番寻觅之后,这些士绅终于发现,米脂还有重民报这一存在。重民社自成立之初,便与大同社针锋相对,双方的辩论从未停歇。
更为关键的是,重民报所提倡的减税、不与民争利,以及地方无为而治、圣天子拱垂而治等主张,与米脂士绅们的利益需求高度契合。
如此一来,这些士绅仿若找到了反击大同报的有力利器,纷纷慷慨解囊投资重民报,迫切要求重民报为他们发声,全力维护他们的威望与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