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仲礼虽然嘴上说的不在意,但还是派遣军队屯驻漴头,前锋推进至随郡一带,号称大军三万。
杨忠听闻,先暂时屯驻在襄阳一带,侦测柳仲礼部动向。
投降西魏的藩属萧察见此情况,本打算袭击杨忠等部,却被杨忠等人侦测到。
杨忠自然不会让萧察得逞,杨忠让大军多制造军旗,在行军途中,不停的更换大旗,以此来震慑萧察。
萧察听闻斥候报告,误以为宇文泰对付完柳仲礼,定会回师进攻自己,赶忙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并为杨忠提供粮草支援。
高岳和斛律金二将则从东豫州汝南郡一带疯狂向前推进。
独孤信心领神会,传令大军制作可携带干粮和水袋,不停的派遣骑兵运送。
慕容绍宗聚集大军至弘农一带,前锋向华州一带缓慢推进。
宇文泰听闻,就恼怒道:“这个无耻小儿,前次占了便宜,这次还打算继续吗!”便派遣王思政和豆卢宁屯驻华州,自己亲领禁军前往莲芍。
杨忠到达随郡,高岳尾随其后,为防止被杨忠侦测到,就在桐柏山一带悄然驻防。
桓和听闻杨忠前来,深知野战是自己大军的短板,就休整城墙,向安陆求援。
杨忠和泉仲遵、长孙俭等人探查过随郡周围地势后,也犯起了难,此次出征本就兵少,柳仲礼又占尽地利,后路也随时会有被截断的风险,这让进攻难度加大。
杨忠回到营帐,和众将商议道:“我认为,当今之际,我们应该放弃攻打随郡,而是转而寻找柳仲礼的大军决战,只要能击破柳仲礼在安陆方向的主力军团,随郡定会不攻自破!”
代理荆州刺史泉仲遵听闻,就反对道:“柳仲礼毕竟是名将,况且此地靠近涢水,柳仲礼水师可以凭借河流快速支援,若是我们难以攻克他的主力,只怕我们会全军覆没啊!”
杨忠则指着随即说道:“若是进攻随即,只怕才是真的腹背受敌。”
长孙俭则劝解二人道:“二位将军莫要吵架,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攻破随郡,完成丞相的任务,萧察已经对我们的人数有些怀疑了,不能让他后知后觉,不然我们才是真的腹背受敌啊!”
二人听闻,也只好沉默。
杨忠也明白攻克随郡的重要性,就妥协道:“既然如此,那就进攻随郡!”
泉仲遵听闻,喊道:“是!”
第二日,杨忠带着全军猛攻随郡,泉仲遵身披坚甲冲在最前面,西魏军蜂蛹至城头上。
桓和此时带领预备队冲上城头支援。
柳仲礼听闻军报,认为这是杨忠的诡计,诱使自己前往增援,好攻占安陆,就并未增援。
驻扎在随郡的梁军难以支撑,纷纷后撤,随郡城门被攻破,桓和被俘。
战后,泉仲遵则拔去盔甲上的箭矢,对杨忠说道:“杨将军,现在,我们该找柳仲礼算账了。”
杨忠点点头,让人将泉仲遵带下去疗伤。
柳仲礼在漴头听闻桓和兵败被俘,就慌张起来,担心安陆会有损失,赶忙拔寨而起,准备撤回安陆。
长孙俭和王悦等人向杨忠建议道:“将军,我们应该乘胜追击,抢在柳仲礼前,拿下安陆,扩大战果。”
杨忠听闻就反对道:“我们如今刚刚拿下随郡,士卒疲劳,人员损失也较为严重,若是此时进攻,只怕会全军覆没,不如利用柳仲礼部不擅长野战的短处,在后方追击,只要能击败柳仲礼,安陆自会不攻自破。”
众将听闻,也认为能行,就按照此计行动。
杨忠留下负伤的泉仲遵和一百名士卒,用于防守随郡,随后率领主力,直扑漴头。
柳仲礼虽然准确判断出杨忠下一步的动向,但也仅仅是传令大军做准备,并未迅速行动,这给了杨忠很多的时间。
杨忠号令上下,马歇人不能歇,向柳仲礼部赶去。
在经历一夜的急行军后,终于,在巳时看到柳仲礼的后军。
这位所谓的名将,自从青塘遭遇战后,就颇颓废,在军中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每日都搂着美人,喝酒赌博,这次只因喝醉,就下令推迟向安陆方向靠拢。
梁军本就缺少整顿,此时遇见杨忠大军,顿时慌乱起来,杨忠见状,更是一马当先,生擒柳仲礼,其部下皆被俘虏。
就在杨忠认为此战大胜时,一直在桐柏山上休整的高岳大军,直扑随郡。
随郡此时皆是伤兵和残兵,日常稳定,都要靠投降的梁军,高岳大军突然出现在随郡,让梁军陷入惊慌。
泉仲遵此时正在疗伤,听闻高岳前来,依靠剑鞘吃力起身,率领众人准备抵抗。
守门梁军此时已经逃散,城门未关,高岳飞驰进入。
泉仲遵强撑着病躯迎敌,斛律金抢在高岳前面,一箭射穿泉仲遵的身体。
随郡丢失,但高岳和斛律金二人并未立刻宣扬,而是封锁消息,斛律金再率骑兵两千尾随杨忠。
而杨忠却此时尚不得知,随郡丢失的情报,依然向安陆方向推进。
柳仲礼被擒的消息传出,安陆、竟陵等地大为震动。
安陆守将马岫见此情况,深知难以抵挡,就率领守军投降。
竟陵守将王叔孙本欲打算投降,孙皓却阻止道:“王将军,为将者,岂可如此没有骨气!我们应该据城死守,等待主公前来。”
王叔孙本就不服孙皓,听闻此话,就假意允准,当夜就带兵冲入孙皓府中,将其杀死,随后向杨忠投降。
萧绎听闻柳仲礼大败,大骂柳仲礼,认为其辜负了自己的重望。
就在杨忠沾沾自喜时,斛律金领兵到达其身后,仓促之下,裴侠领兵抵抗,大败而归。
此时,传来了随郡丢失的消息,杨忠十分惊慌,赶忙把柳仲礼押来,让其招揽旧部,协助进攻高岳。
柳仲礼认为有机会逃跑,就假装答应下来。
斛律金抢占漴头,杨忠死守安陆,宇文泰听闻,就准备派遣达奚武前去支援。
高澄翻阅情报后,重重的将布摔在桌子上说道:“不要脸,实在是不要脸!既然你宇文泰派援兵,那我也派!”
高澄下令,将军李远领新军一万驰援高岳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