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青囊医馆。
一大早,华佗在宫医院的属吏朋友便神色匆匆地赶来。
几句低语后,华佗的面色也跟着凝重起来,似乎是出了极为紧要之事。
华佗本来打算关了医馆随属吏一同离去,可就在转身之际,目光扫到了一旁的高盛。
华佗沉思片刻,开口道:“小高盛,你也跟了老夫许久。
在老夫带的徒弟里,你虽说资质不算上乘,可对付些基础病患,倒也足够了。
今日老夫有事外出,你便接替老夫坐馆。
宫医院派你来跟老夫学习,老夫自然不能不教你些本事。”
拜师华佗已有月余,这段时间里,常见药草已认识个大概,医书也翻看了好多遍,像风寒感冒这类基础病症,已能应对自如。
高盛神色淡定,不慌不忙地应道:“无所谓,反正看死人,算你的!”
华佗匆忙间扔下一句话:“小高盛,虽说你整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可为师能感受到,你内心向善!”
高盛撇了撇嘴,没好气地回道:“赶紧滚吧!”
华佗离去后不久,医馆外便陆陆续续来了病患,队伍越排越长。
人群之中,孔奇玉和侍女青梅也在其中。
孔奇玉轻声说道:“听说败家子现在跟着华神医学习医术,难道从良了?”
青梅疑惑道:“败家子会心甘情愿做个郎中?小姐你不是说再也不搭理他了吗?”
孔奇玉皱着眉头,看向医馆内的高盛,说道:“为何华神医不在,竟是高盛在坐诊?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高盛才学了几天,连庸医都算不上,咱们可不能让百姓受骗!”
孔奇玉刚要抬脚上前戳穿高盛这个“庸医”,却被青梅一把拉住:
“小姐,华佗都不管,这事咱们还是别插手了。”
两人便在一旁,暗中观察着。
高盛站正坐在高椅之上,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道:“我乃是华佗高徒,别紧张!”
首位病患,一脸疑惑地说道:“大夫,我不紧张。”
高盛尴尬地笑了笑:“我是说让我自己别紧张。”
孔奇玉、春梅齐声道:“庸医!”
“有请下一位!”
......
女病患急切地说道:“大夫,求你给开点药吧!”
高盛一脸严肃:“我真不能给你开药,莫要强词夺理!”
女病患眼眶泛红,焦急地解释道:“她对我很重要,这些日,发色都白了,希望大夫开药啊。”
高盛无奈地说道:“这个中药是给人吃的,我又不是兽医。
而且狗子需要运动,你每日带它晒晒太阳,多跑跑,自然就健康了。”
“谢大夫!”女人感激地抱着狗离开。
高盛清了清嗓子:“下一位。”
一位书生坐在椅子上,模样有几分像钟毓,却少了钟毓的那股秀气。
书生神色慌张:“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父亲。”
高盛挥了挥手:“那你闪开,让你父亲过来坐!”
高盛仔细地用望闻问切之法观察着老头,老头忧心忡忡地问道:
“我是不是病得很重?需不需要忌口?”
高盛不紧不慢地说道:“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父子俩一听,瞬间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书生哭喊道:“爹,孩儿不孝,不能尽孝了。”
父亲悲叹道:“儿子,爹命有此劫,儿子无需过多自责。”
高盛满脸无奈:“你就是风寒感冒了,怎么搞得像交代后事一样?等会我给你开点药。”
书生满脸泪水,疑惑道:“想吃点啥就吃点啥,难道不是时日无多,要好好伺候的意思?”
高盛随手将开好的药方丢到一旁,没好气道:“你俩一看就是亲生父子,都有病!”
书生一听,哭得更凶了:“爹,我也病了啊!”
高盛长叹一声:“真是什么病患都能遇到。”
此时,孔奇玉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拨开人群,大步冲进医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声说道:“大夫,我有病,帮我看看!”
高盛一眼便认出了孔奇玉,心里骂了一句冤家路窄。
然后面露浅笑,学着华佗的口气道:“孔大小姐,孔北海及其家眷若有病者,可差宫医院治理,何必占用老百姓的机会?”
孔奇玉也是不卑不亢道:“大夫,医者仁心,您若不是庸医,便说说小女子经常盗汗是怎么一回事?”
高盛勤练五禽戏,身体素质早已今非昔比,轻轻一推便将孔奇玉推离座椅,并且随口道:
“这位姑娘,偷汉子请去衙门自首,本大夫不治疗心理疾病!”
“下一位!”高盛喊号。
孔奇玉刚想大喊高盛是个庸医,一位身着华丽绸缎衣服的女子,坐上了椅子:
“公子,小女子这次是专程感谢公子的!”
高盛认出了这女人,是前些日子未婚先孕的那位,便问道:
“想必那王员外,得知孩子是本公子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吧?”
女子感动行礼:“彩礼已退还,感谢公子大恩!”
一旁的孔奇玉听傻了:“姑娘,你是中邪了吗?高盛玩弄你的感情,你不守妇道竟然还大恩不言谢?”
女子有苦难言,又想维护高盛名誉道:
“夏虫不可语冰!”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华佗匆匆赶回。
华佗认出眼前女子便问道:“孩子怎么样?”
女子躬身行礼:“请华神医放心。”
孔奇玉无语,拉着侍女青梅甩头便走。
高盛看出华佗脸上的阴晴不定,便询问起来:
“臭老头,发生什么事了?去了一趟宫医院就跟欠了人家几万钱一样。”
华佗喝口茶压压惊道:“小高盛,今日清晨传来消息,许都南苑的村落,来瘟了!”
高盛心中感到一丝不妙:
“臭老头,许都南部村落不多,具体是哪个村落?”
“临颖村!”华佗不假思索道。
“王德发!”高盛顿时觉得就如吃了苍蝇一般:
“朝廷怎么安排救瘟的?不会是自生自灭吧?”
在高盛原主记忆中,凡是生了瘟疫的村落,大多是将村子围堵起来,然后将尸体焚烧,以杜绝一切传染为主要手段。
华佗忧心忡忡道:“目前来看,是采取围堵的政策。这村子里,可有几百户人家。”
高盛已经心急如焚,直接向华佗作揖:
“师傅,实不相瞒,我有一干部名曰王平,便是临颖村人,而且他受本公子之命回村执行任务至今未归。
本公子一生不想亏欠任何人,若我让他遭受瘟疫,那本公子便要将他救出来!
否则,夜不能寐!
此去临颖村,生死未卜,若高盛不能平安归来......”
高盛顿了顿道:“那您赶紧找个师娘吧!”
这是高盛第一次称呼华佗为师傅,也算是谢了师恩。
高盛转身便走,却被华佗叫住:
“小高盛,都学会和师傅抢功了!
就算去临颖村除瘟,你也是作为我华佗的副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