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玉华真仙

第139章 玄景

玉华真仙 别夏迎秋 3545 2025-07-11 12:21

  天澄地澈,万象生辉。

  一番酣畅淋漓的辩经论道后,守宫飞舟内一片静谧。

  甫怀道人阖目沉思,面上无喜无悲,唯有美髯偶尔微颤,显是心神仍沉浸于方才玄妙义理之中。

  顾惟清也静坐一旁,默默揣摩此次论法所得。

  片刻,甫怀道人缓缓睁眼,目中神采奕奕,湛然有神。

  他面朝顾惟清,一拢宽大袍袖,郑重执一道礼,声音沉厚:“多谢少郎慷慨传法,今日论道,贫道获益匪浅。”

  顾惟清连忙躬身还礼:“道长折煞晚辈。晚辈蒙道长不弃,得聆清虚玄音,更蒙厚爱,得授贵派五雷正法精要,已是感激不尽。此番不过投桃报李,若此微末心得能有助道长旧伤早愈,晚辈便心满愿足。”

  他心思细腻敏锐,虽甫怀道长从未提及,但举止言谈间,气息偶有微滞,法力运转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

  种种不谐之举,已让顾惟清看出甫怀道长暗伤颇重,且与周师情形有几分相似。

  于是,他便将《云月还真妙解》一篇修心妙法,连同周师所作注释解悟,毫无保留地口诵而出。

  这门心法立意精微,讲究“以内主外,盈虚相生”,乃是以心念神识为根本,观想自身臻于至善至美之境,以此圆满神意,调和肉身创伤。

  此法乃是周师为医治自身沉疴所创,独取精义而自成一家,并未涉及《云月还真妙解》的根本道统,传给甫怀道长这等温厚长者,自然无虞外泄之患。

  况且清虚派乃万载玄门,道统源远流长,祖师功参造化,历代高人辈出,自有堂皇大道,无需觊觎他途别径。

  甫怀道人初闻口诀,尚显平静,待顾惟清将那洞悉关窍、直指核心的注释道出,他目中骤然闪过一丝惊异。

  待聆听完毕,他缓缓舒出一口气,由衷赞叹:“善哉!贫道早在玄府时,便常有耳闻,周真人明彻诸法,涉猎极广,乃不世出的奇才。今日得闻此疗伤圣术,始知传言非虚!”

  甫怀道人出身名门,眼界极高,自然听出顾惟清口述的法决,其精微奥妙,绝非仅限疗伤之用,当另蕴高明。

  只是顾惟清修为未至,尚不能窥其全豹。

  甫怀道人虽知此法不凡,却也恪守本分,并未深究别家法门的核心要义。

  对他而言,此法最珍贵之处,恰恰在于其对弥补道基损伤有着惊人奇效,仿佛专门为此而创。

  清虚派也有修补道基的秘传,但门槛极高,唯有修至金丹境界,方能勉强施展。

  如今得此妙法,正解他燃眉之急!

  待回转玄府,便可静心闭关,依循法门施为。所谓不破不立,经此一番劫难,他于神形相合一道,更加洞达了然,正可借机一窥金丹大道!

  念及此处,甫怀道人那颗古井无波的道心,亦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顾惟清见甫怀道长面上微透喜意,显然此法极为合用,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欣喜。

  守宫飞舟疾驰如电,仅一夜功夫,行程已然过半,待到天明时分,当能抵达天门关。

  若顺利越过天门关,再东行千余里路,便是灵夏城。

  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此刻只需静心等待。

  顾惟清忽地忆起一桩往事。

  当初于静湖之畔,甫怀道长施展灵符之术,将五雷正法传授于他。

  而他在心神识海中参悟神通之际,眼前曾浮现出一幅恢宏盛大的玄妙异景。

  云锦天章铺展,五色道箓轮转,其间仙山巍峨、洞天清幽,日月星辰交相辉映,亿万灵箓如游鱼穿梭,更有正大庄严的道音久久回荡,连绵不绝。

  彼时正值强敌压境,无暇细问,随后又为东行诸事劳碌,险些将此事遗忘。如今舟行平安,无事可做,正好向甫怀道长问个明白。

  顾惟清遂将当时所见奇象,巨细靡遗地向甫怀道人讲来。

  甫怀道人初闻之时,脸上先是一阵茫然,紧接着便大惊失色,霍然站起身来,双目圆睁,直直地盯着顾惟清,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急迫:“少郎......少郎此言当真?”

  话刚出口,他似觉自己失态,赶忙摆了摆手,面带歉意:“贫道乍闻此等异事,一时情难自禁,举止失礼之处,请少郎见谅。”

  “无妨,此事千真万确。”顾惟清神色坦然,心中却是诧异万分。

  他从未见过素日里宽厚沉静的甫怀道长如此失态。当下也不催促,只静静望着对方,等待解释。

  甫怀道人缓缓落座,沉吟良久,面色前所未有地凝重肃穆,悠悠开口道:“少郎有所不知,你在心神识海中所见之景,乃是我清虚派弟子授箓礼时的景象,可又绝非寻常授箓礼所能比拟。”

  这倒并未出乎顾惟清的意料,当时他便有此猜测,只是那场面太过恢宏壮阔,而自己非是清虚派门人,却能得见此景,实感莫名其妙。

  甫怀道人见顾惟清疑惑更甚,便细细解释起来。

  清虚派中,宗门师长为低辈弟子传法授艺,皆采用灵符之术,此术能直指道法真意,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门人弟子修至筑基境后,便要举行授箓之礼。

  此礼通常只由授业恩师主持,数位同门观礼,重其意而非其形,无论身份高低,皆不会大肆铺张。

  唯有当元婴真人攀渡至神照上境之时,方由掌门真人亲自主持,举行庄重肃穆的授箓大礼!

  依照本门礼制,众修穿红着紫,举派同庆,更会广发请柬,邀请交好的外派同道前来观礼,其场面隆重盛大,数百年难得一见。

  顾惟清听闻此言,愈发惊异。原来自己心神所见,竟是某位清虚派得道上真举行授箓大礼的景象,借由甫怀道长所传灵符之术,在他识海中重现出来。

  如此看来,莫非自己与清虚派的符箓之道,竟有某种未可知的奇妙缘法?

  甫怀道人凝视顾惟清,目光深邃,沉声道:“少郎只猜对了一半。”

  他停顿片刻,一字一句道:“少郎昔日所见,那篇云锦天章,乃是我清虚派秘典《至正冲虚天符经》的总纲要旨!”

  “那座承载着山水江海、日月星辰,亿万灵箓游弋的仙山地陆,并非别处,正是我清虚派山门重地,空明穹陆!”

  “而那五色道箓,分别是我清虚派供奉万载的五支承道玉简!”

  “至于那正大庄严的道音......”甫怀道人声音微微发颤,“正是我清虚派开派祖师所遗真言妙谛!”

  顾惟清心头剧震,纵使他心性沉稳,此刻也不禁面露愕然。

  但凡能目睹此等煌煌玄妙之象者,皆为清虚派中得祖师垂青眷顾,注定在符箓一道大放异彩,有望问鼎此道的真传弟子。

  然而此等异象,却偏偏出现在一位从未修习过符箓法门的派外修士心神之中,着实令甫怀道人百思不得其解。

  “符者,合也。”

  “天衍五符,地载六爻。”

  “太初符种,藏之玄冥。”

  “九宫既合,乾坤治也。”

  甫怀道人喃喃自语,反复念诵着祖师的道音真言。

  祖师早在万年前那场灵劫之中合道而去,消逝于天地之间。

  然而祖师神意,藉由那五支承道玉简,万载以来,于冥冥之中,仍在庇护着空明穹陆,福佑着万千清虚弟子。

  据甫怀道人所知,近五百年来,清虚派中唯秋真人一人曾得受祖师垂象,获此无上殊荣。

  秋真人亦不负众人所期,如今已臻至元婴三重境,距那神照上境,也仅有一步之遥。

  与他同入玄府的封师侄,天资卓绝,修道不过三十载,便已迈入金丹境,堪称这一辈中的佼佼者,却也未能有幸得此缘法。

  如今,这般玄象竟莫名显化于顾惟清的识海之中,不知祖师究竟有何深意?

  甫怀道人看向顾惟清的目光复杂难明,有惊疑,有探寻,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他微微摇头,苦笑一声。

  顾惟清垂眸看着自己的右手手掌,在那识海中的玄异景象里,曾有一枚古拙云篆落于掌心,而后便融入骨血,再也未见。

  那位清虚派祖师,修为当已臻至不可思议之境。

  这般超凡入圣的人物,一言一行,皆有天机意旨,待时机成熟,自然会水落石出、真相显现。在此之前,他只需随心而行,不必为外界纷扰所动。

  甫怀道人这边,心中已打定主意,顾惟清能得七绝赤阳剑认主,已非寻常炼气修士,定怀有不为人知的玄奇之处。

  倘若顾惟清有意,自当诚邀他前往中州空明穹陆一行,再向师尊禀明原委,由师尊出面,或许能探知祖师用意。

  月移星转,东方天际渐渐泛起一抹鱼肚白。

  未多时,旭日东升,曙光倾泻,广袤原野尽染绚烂金红,万物沐光,焕发出灼灼生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