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37章 鲜有人知福克纳

  “那你要尽快给我答复,因为下个礼拜天就要评选了。年底了,大家想放假前把这事给了了。”

  “那我下午就去一趟编辑部……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今天不是休息么?”

  “我不行,今天家里面有点事情,不然我就不来找你,直接去编辑部了。”陈凯歌摇摇头,又提醒道,“如果答应当评委,是要去我们学校的。”

  “还要去你们学校么?不能把剧本拿过来?”

  “评委不止你们,张会君他们另外找了不少评委,大多都是各系的老师。”陈凯歌解释道。

  徐晓点点头,她刚才还想问,怎么评剧本要找他们,不找学校的老师,看来找他们,只是为了增加评委会的文学属性,或者是为了增加客观性。

  “你们这弄得挺正规,我还以为就是学生们自己闹着玩。”

  “嗐,本来确实是咱们自己闹着玩的,不过投稿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就重视了起来。这么多同学投稿过来,不能随随便便地就结束了啊,那不是浪费大家的心血?后来张会君他们就去找了老师,想要组建一个比较权威的评委团队。没想到老师们也挺支持,这事就做起来了。”

  说起“《山民》电影剧本征集活动”的开创,陈凯歌也觉得挺有意思,本来不过是他们在宿舍里面临时起意弄的一个活动,没想到后来规模发展这么大。

  张会君他们在学校里面找了四个评委老师,导演系两个、美术系一个、摄影系一个,田壮壮又在燕京电影制片厂里面找了黄建中跟王军正两位副导演加入评委会。

  如果再加上《今天》这边两三个人,评委会的规模也挺大。

  听陈凯歌这么说,徐晓也觉得挺有意思,“行,我会跟北岛还有芒克说的。”

  “好。”

  陈凯歌确实家里有事,也没有跟徐晓多聊,事情说完,就骑车走了。

  ……

  傍晚的时候,徐晓去了趟刘念春家,把《山民》电影编剧征集活动跟北岛还有芒克说了。

  北岛还没说话,芒克撇撇嘴,“电影剧本,我们去评个什么?”

  “电影剧本跟小说形式上虽然不同,但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再者说了,《山民》是从我们杂志首发,凯歌找我们参加评委小组,可以理解。”北岛笑道。

  “第七期快要出了,我们这么忙,哪有时间?”

  北岛点点头,“确实没有时间,而且他们电影学院很远,去一趟不容易。”

  徐晓来之前,大概就已经猜到北岛跟芒克没时间参加。

  北岛每周就一天休息时间,因此编辑部的工作,他也大多放在周末,现在第七期的工作又很忙,他肯定去不了。

  至于芒克,就算有时间,他也不愿意掺和这种事情。

  “徐晓你去吧,凯歌都开口了,要是一个人都不去不合适。”北岛说道。

  “行,我去。”徐晓点点头,也没说她准备把杨翊也喊去的事。

  倒是北岛,等芒克不在的时候,先问起了杨翊,“木羽最近有新作么?”

  徐晓笑了起来,这个问题北岛每次必问。

  “没有,他最近挺忙的,恐怕也没时间创作。”

  杨翊从传达室调到了资料室的事情,前几天徐晓就跟北岛说过。

  “哦,资料室的工作应该是繁杂一些,他刚调过去,肯定也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北岛点点头,又说,“芒克的诗集《心事》一切都已谈妥,过些天北新桥那边开印,月底就能发售。现在民主墙没了,还是要靠各校的负责人多费心。”

  “行,这段时间我去各个学校跑一跑,跟负责人们说说。”

  ……

  徐晓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七点多钟,想着时间晚了,也就没去找杨翊。

  第二天一早,上班之前,她去敲了杨翊的门。

  杨翊正在刷牙,叼着个牙刷就来开门了。

  “徐少,你肿么来了?”

  听杨翊说话含糊不清,徐晓笑呵呵地举了举手里的饭盒,“杨老师,有件事情要跟你说,顺便给你带了早饭。”

  “进来吧。”杨翊让徐晓进门,然后他又跑去了卫生间,“你坐会儿,我马上就好了。”

  一分多钟后,杨翊洗漱完毕,回到客厅。

  “有什么事情,一大早就跑来?”

  徐晓一边开饭盒,一边说,“电影学院的陈凯歌杨老师你还记得么?昨天他来找我,说他们电影学院的学生自己弄了个《山民》电影剧本征集活动,马上活动截稿,要开始评选,想请我们去当评委?”

  “我们?”杨翊有些疑惑,不知道徐晓口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他想请我、北岛还有芒克。”

  “那你找我干什么?”

  徐晓已经把两个饭盒打开,一个饭盒里面装了白米粥,另一个饭盒里面装着一块糍粑,一个鸡蛋,还有一个乌龟盒子。

  乌龟盒子据说是从南边传来的一种早饭,就是面糊里面加点胡萝卜丝、南瓜丝放到油里面炸,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油香”,只是炸出来像龟背,所以师大的学生给它起了个外号叫乌龟盒子。

  这种乌龟盒子比油条还要紧俏,因为它用油量挺大的。

  徐晓将饭盒推到杨翊面前,又给他拿了筷子,“我是想着,你是作者,去这种活动也挺有意思的。他们评选会应该是周日进行,杨老师你有时间么?”

  杨翊看了看饭盒里面的乌龟盒子,咽了口口水,“我要是不同意,这早饭还能吃么?”

  徐晓一下子笑出声来,“杨老师,你以为我是要拿这早饭收买你啊。放心,你去不去,早饭都是我这个做学生的孝敬你这个老师的。”

  “那我就吃啦。”

  “嗯,你吃吧。”

  杨翊没再说话,专心地开始吃早饭。

  平常早饭,他都是随便对付一口,很少有今天这样丰盛。

  杨翊吃饭的时候,徐晓也不作声,就安安静静在旁边看着。

  等到杨翊吃完,徐晓才问,“杨老师,怎么样?”

  “好吃。”

  “我是问,去电影学院当评委怎么样?”

  杨翊笑了笑,“可以,不过我就不以作者的身份去了。”

  “没问题,你就跟我一样,以《今天》代表的身份过去。”

  “这样行。”杨翊点点头。

  “那就这样说定了。”徐晓笑眯眯地起身,将饭盒收拾好,“杨老师,我先走了。”

  她走得挺急,像是担心杨翊反悔。

  ……

  因为早饭是徐晓准备的,杨翊省了不少时间,他到资料室的时候,才七点十分。

  这一次,秦文海到了,林莹没到。

  杨翊笑了笑,不错,今天终于不是最后一名了。

  林莹来的时候,看到杨翊已经到了,还蛮惊讶,“杨老师今天来这么早。”

  杨翊笑了笑,“昨天休息的比较好,今天就起早了。”

  秦文海在一旁笑道,“周一来早点也好,昨天休息一天,工作就堆了不少。”

  “能做完的,也就不叫工作了,不过今天中午有几个学生过来,稍微能够帮我们减轻一点压力。”

  林莹笑眯眯地点头,“嗯,上周六,那几个学生帮了不少忙。秦主任,你请杨老师,不只是请了一个人,而是请了一个团队嘛。”

  “是啊,学生们比我想象的要更有激情。”

  “确实。”

  三人趁着上班之前闲聊了几句,随即很快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后面的两个小时时间里面,杨翊都没有抬过几次头,全神贯注地在处理资料。

  一直到九点半,一只手在杨翊面前的桌面敲了敲。

  杨翊抬头,看到了手的主人——袁田笑眯眯地看着他。

  “袁老师。”看到袁田,杨翊也挺高兴,“你来找资料?”

  杨翊能来资料室,袁田居功至伟,不过这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里,他倒是一次没见到袁田,就连感谢的话都没有找到机会说。

  “不是找资料,是想找你帮个忙。”

  “什么忙?”

  袁田另一只手又伸到了杨翊面前,手里捏着一份英文文件。

  杨翊拿过去看了看,随后笑道,“是毛姆的《教堂司事》。”

  “这个单词是教堂司事的意思么?”

  “嗯,就是在队列里面为主教啊、教士长啊持权杖的人,有的语境下也能翻译成司仪。”

  “哦,原来是这样,这个单词我不认识,但是我知道是毛姆的小说。”袁田舔了舔嘴唇,问道,“杨老师你能不能帮忙翻译出来?当然,我只是自己看,不会传播的,也不会妨碍你投稿之类的。”

  杨翊看了看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你不急着要吧?”

  “不急,不急……最好能快点。”

  杨翊看了看小说的篇幅,说道,“那我后天给你。”

  “啊?”听杨翊说明天给他,袁田愣了一下。

  “不行?”

  “没有,后天可以,后天可以。那这英文稿子就给你了,后天我再来找你。”

  “好。”

  袁田刚走,秦文海从旁边的房间回来。

  “我刚才好像听到袁田的声音了?”

  “嗯,袁老师刚才来了。”

  “他有什么事情?要借资料?”

  “不是。”杨翊指了指手上的《教堂司事》稿子,“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毛姆的短篇小说《教堂司事》,让我帮忙翻译一下。”

  秦文海看了看稿子,“这翻译出来挺花时间吧?”

  杨翊听出秦文海话中有话,笑着说道,“秦主任放心,我下班之后再给他翻译。”

  “没事,没事。”秦文海在旁边坐下,又笑着问道,“小说翻译出来之后,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杨翊笑着回道,“没问题。”

  《教堂司事》篇幅不长,翻译成中文大概三千多字,杨翊又看过好几版译文,正好能够取长补短。

  以他的速度,《教堂司事》他加加班,一个晚上其实就能弄出来。

  他之所以跟袁田说后天拿,也是给自己一点余地。

  当天下班之后,杨翊简单吃了个饭,然后就开始翻译《教堂司事》。

  《教堂司事》这个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小说名字叫《教堂司事》,但其实大部分故事并不发生在教堂里面。

  主角福尔曼是教堂司事,但是他不会读写,新来的牧师希望他能够在三个月内学会读写,不然就要滚蛋,福尔曼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离开教堂,因为走错路,福尔曼到了一个陌生街道,心烦意乱的他想要找个卖香烟糖果的店铺,但走遍了整条街也没找到。

  这让他发现了商机,决定在这里开个店,没想到店开了之后大获成功,后来的一些年里,他连着开了很多家分店,逐渐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最后,在福尔曼存钱的银行,经理劝说他投资来获得更大利润,却发现福尔曼不会读写,根本不能签合同。

  那个经理感慨,福尔曼连读写都不会,竟然闯出如此家业。

  要是他会读会写,那该是多么有成就的一个人物。

  福尔曼听了,笑着跟银行经理说,他如果会读会写,将会是一名教堂司事。

  这部小说的首尾呼应,并没有点明任何主题,毛姆跟大家讲了一个颇为幽默的故事,但是在当时英国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就有了一点宿命论的味道了。

  在那样的社会,人们的命运,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杨翊当天晚上就把《教堂司事》翻译完,然后他又在下面写了一段“译者注”,将毛姆创作这篇小说的背景写了上去。

  他倒也没有对此进行任何主观的解读,只是把创作背景写出来,让阅读这篇小说的人自己去思考。

  ……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袁田又来了。

  见袁田来了,杨翊挺意外,“不是说明天才来么?”

  袁田摆手道,“我就是过来看看,不是来催小说的。”

  “哦,那你今天要看么?”杨翊笑盈盈地问道。

  听到这话,袁田一脸诧异,“你已经翻译出来了?”

  “嗯,翻译出来了。”杨翊起身把挎包从门后取下,又从包里拿出《教堂司事》的稿子,“呐,给你。”

  “真翻译出来了啊。”袁田兴奋地接过稿子,迅速翻了翻,随即朝杨翊竖起大拇指,“杨老师,你真快!”

  “主要是比较短……”杨翊挠了挠脑袋,总觉得这对话有些不对劲。

  袁田倒是没想那么多,问:“手稿就这一份吧?”

  “嗯,就这一份。”

  “好,那我回头誊抄一份,手稿还给你。”

  “不急。”

  “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我先回去了。”

  袁田拿着稿子往外走,他着急回去看小说。

  ……

  回到中文系办公室,袁田一屁股坐在自己工位上,开始看《教堂司事》。

  袁田这边刚看一半,同事蒯风从外面进来,见他埋头看稿子,随口问了一句,“看什么呢?”

  “毛姆的《教堂司事》。”袁田回道。

  “毛姆的小说?你从哪儿看到的?”蒯风奇怪道。

  他平时也关注英美两国的小说,毛姆也是重点关注对象,但是奈何毛姆的作品翻译太少了,而且一些翻译已经有些落后了。

  “我……”

  袁田刚要回答,蒯风一拍脑袋,“我知道了,你找杨翊翻译的。”

  自从上次慢班学生们知道杨翊在《世界文学》上发表过翻译作品之后,这事在学校也渐渐传播开了。

  蒯风看到袁田看的是一份手写稿,便一下子猜到了杨翊身上。

  虽然蒯风不知道杨翊能去资料室是袁田促成的,但是他知道袁田跟杨翊关系不错,中文系那几个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都是袁田送到杨翊班里面去的。

  袁田笑着点头,证实了蒯风的猜测,“没错,一个朋友弄来一份毛姆小说的稿子,我就拿给杨翊帮忙翻译了。”

  “啧啧。”蒯风忍不住感叹,“你这是找了个专业的翻译啊,我家也有几篇英美作家的小说,能不能拿给杨翊看看?”

  袁田撇撇嘴,“杨老师很忙的。”

  蒯风笑着掏出烟盒,给袁田让了支烟,“袁老师你跟杨老师关系好,帮帮忙嘛。”

  袁田笑着接过烟,“回头帮你问问。”

  “好嘞。”蒯风又伸头去看袁田面前的稿子,“这篇小说有意思么?”

  袁田一把将蒯风的头给推开,“我跟杨老师保证过,只有我自己看,不会传播的。”

  “我也保证,不传播。”

  “不行。”

  “再给你一支烟。”

  “不行。”

  “中午请你吃饭。”

  “还是不行。”

  ……

  袁田把稿子看完,就誊抄了一份,然后将杨翊的手稿还给了他。

  还稿子的时候,蒯风也跟去了。

  蒯风带着两篇短篇小说,先将小说递给了杨翊,紧跟着又给杨翊让烟,“杨老师,你看能不能帮帮忙?”

  杨翊接过烟,然后看了看蒯风送过来的这两篇小说。

  一篇是福克纳的《烧马棚》,另外一篇是毛姆的《珍珠项链》。

  看到这两篇小说,杨翊有些意外,他挺好奇蒯风他们都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英文小说。

  据杨翊的这半年来的观察,像毛姆、福克纳这些作家,他们的作品介绍在国内几乎是空白,连知道他们名字的人恐怕都寥若晨星。

  特别是福克纳,知道他的人非常少。就连袁田这样的中文系老师,都不知道福克纳何许人也。

  因此,现在看到福克纳的作品,杨翊很惊讶。

  作为长篇小说大师,福克纳有很多经典的长篇巨著,以至于,大家对他的短篇小说印象不深。

  但福克纳的这篇《烧马棚》绝对值得一提,因为它发表之后获得了欧亨利奖,能获得如此荣誉,可见确实有过人之处。

  杨翊挺乐意翻译《烧马棚》,不过同样是短篇小说,《烧马棚》的篇幅得是《教堂司事》的好几倍。

  就在杨翊犹豫的时候,蒯风已经划着一根火柴,将火递到杨翊跟前。

  火都到了跟前,杨翊便凑过去将烟给点着。

  砸吧口烟,沉吟片刻,杨翊点头道,“可以,不过这两篇加起来篇幅有点长,我得花些时间。”

  “完全没问题,杨老师你什么时候弄完都行。”蒯风立马说道。

  只要杨翊愿意翻译,他哪还有其他要求?

  “既然如此,你把这两篇小说留下来吧,等翻译好了,我去跟你说。”

  “好嘞,谢谢你啊,杨老师。”蒯风搓了搓手,又笑着说道,“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嗯,你说。”

  “就是你给袁老师翻译的《教堂司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他不是誊抄了一份,你看就是了?”

  蒯风朝着旁边的袁田翻了个白眼,“袁老师说,跟你保证过,只他自己看,不传播。”

  杨翊也看了眼袁田,暗道这家伙果然是个守信的人。

  他笑了笑,“无妨,让蒯老师也看看吧。”

  “我就说了,杨老师不会在意的。”蒯风笑道。

  “给你看可以,不要传播啊。”

  蒯风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好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